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面耳土赤

成语面耳土赤

发布时间: 2021-01-27 08:25:41

⑴ 面()耳()成语

面()耳()成语 :面红耳赤、面命耳训

⑵ 面什么耳什么打一成语颜色

面红耳赤

读音:miàn hó抄ng ěr chì]释义: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出 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造句

1、他们总是为一件小事争辩得面红耳赤。

2、为了这道问题,我和同桌争得面红耳赤。

3、别看他俩这会儿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肯定是哈哈一笑,啥事都没有。

4、小刚上课做小动作,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他面红耳赤,侧目而视,回答不出来。

5、火终于扑灭,但妻子却成了面红耳赤的泪美人。

⑶ 我发现上题给的三个成语中,“面、耳、心、胆”而“红”与“赤、“提””

这三个成语是:
面红耳赤,
提心吊胆,
赤胆红心。

⑷ “面什么耳什么”的成语是什么填颜色

是“面红耳赤”。

⑸ 成语面()耳()

面红耳赤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面命耳提 不仅是当回面告诉他,而且是答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面红耳热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⑹ 面( )耳( ) 成语

词 目 面红耳赤
发 音 miàn hóng ěr chì
释 义 脸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涩而内脸色发红。
出 处 《朱子语类》容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词 目 面红耳热
发 音 miàn hóng ěr rè
释 义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出 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⑺ 面什么耳什么的成语

面红耳赤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面命耳提回 不仅是当面告诉答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面红耳热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⑻ 面耳四字成语

【成语】: 方面大耳
【拼音】: fāng miàn dà ěr
【解释】: 方面:方脸。方脸盘,大耳朵。旧时形容富贵之相。
【出处】: 《宋史·太祖记三》:“帝王之闪,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也。”
【举例造句】: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拼音代码】: fmde
【近义词】: 方头大耳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长相
【英文】: a square face with large ears
【词语】: 面命耳训
【解释】: 命:训诫。提着耳朵当面告诉他。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要求严格。
【成语】: 耳提面命
【拼音】: ěr tí miàn mìng
【解释】: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举例造句】: 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 ★清·李渔《曲话·结构》
【拼音代码】: etmm
【近义词】: 谆谆告诫、苦口婆心
【反义词】: 旁敲侧击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长辈对晚辈
【英文】: din exhortations into somebody's ears

【成语】: 面红耳赤
【拼音】: miàn hóng ěr chì
【解释】: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出处】: 《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举例造句】: 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拼音代码】: mhec
【近义词】: 羞愧满面
【反义词】: 面不改色
【歇后语】: 灌血的猪头
【灯谜】: 喝醉酒红脸
【用法】: 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羞愧的样子
【英文】: as red as a turkey cock
故事】: 清朝时期,一浪子决心痛改前非,给自己取别号“死里逃生”,他在街上遇到一汉子拿着一本小说要卖,他好奇地看到是“九死一生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看后不住面红耳赤,意往神驰,他把这本书改作章回小说发表

⑼ 面什么什么面的成语

没有面什么什么面的成语。
没有面什么什么面的词汇,面开头的成语:面目全非、面红耳赤、面面相觑、面不改色、面面俱到、
1、面目全非
读音:miàn mù quán fēi
解释:非:不相似。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手则面目全非。”
2、面红耳赤
读音:miàn hóng ěr chì
解释:脸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
白话释义:现在的人有点小利小害,就脸比耳朵都红了。
3、面面相觑
读音:miàn miàn xiāng qù
解释: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六卷:“毕钵岩中面面相觑。”
白话释义:菩提岩中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4、面不改色
读音:miàn bù gǎi sè
解释: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5、面面俱到
读音:miàn miàn jù dào
解释: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⑽ 成语面什么耳什么

成语为:面红耳赤、面命耳训、面红耳热。

成语解释:

1、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解释: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出自: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译文:现在的人有些小利益损害,就变得头红耳赤;子文却心胸开阔,对作官和罢官都不在意,几乎没有喜怒。

2、面红耳热[ miàn hóng ěr rè ]

解释: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3、面命耳训[ miàn mìng ěr xùn ]

解释:命:训诫。提着耳朵当面告诉他。

出自:郭沫若《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评》:“而对于秦始皇,也俨然就像在面命耳训的一样。”

(10)成语面耳土赤扩展阅读

面红耳赤的反义词有:

1、面不改色[ miàn bù gǎi sè ]

解释: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粗壮: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2、神色自如[ shén sè zì rú ]

解释: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出自:近代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四章第六节:“潘怡如心里一惊,可是表面上仍神色自如。”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