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拒付文人

成语拒付文人

发布时间: 2021-01-28 15:23:27

1. 讽刺那些背信弃义,没有好下场的人可什么成语或俗话来形容

口惠而实不至、言而不信、 食言而肥、空头支票、一纸空文
一、口惠而实不至
【解释】:惠:恩惠。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译文】:人口惠而实不至,抱怨发生到他们身上。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二、言而不信
【解释】:说话不讲信用。
【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译文】:施舍而不,言而不信,怒而不威,这是因为外貌为的方法。
【近义词】食言而肥、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反义词】言而有信
三、 食言而肥
【解释】: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译文】:这食物说多了,能不胖吗?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自食其言、言而无信、空头支票、出尔反尔、言而不信
【反义词】言而有信、信誓旦旦、一诺千金
四、空头支票
【解释】:空头:有名无实的。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出自】:茹志娟《在果树园里》:“我知道会上根本没研究她的什么事,心里有些怪黎凤乱开空头支票。”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一纸空文、食言而肥、口惠而实不至、自食其言、言而无信
五、一纸空文
【解释】:空头:有名无实的。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出自】:茹志娟《在果树园里》:“我知道会上根本没研究她的什么事,心里有些怪黎凤乱开空头支票。”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反义词】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2. 形容不文明的人的成语

出言不逊
chūyánbùxùn
[释义] 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说版话不客气;没有权礼貌。也作“出口不逊。”
[语出] 《三国志·魏志·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巖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逊;不能读作“sūn”。
[辨形] 逊;不能写作“训”。
[近义] 出口伤人 血口喷人 出言无状
[反义] 谦厚有礼 彬彬有礼
[用法] 含贬义;用来指说话傲慢无礼;出口伤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你把我的书弄脏了;不但不道歉;反而~;对吗?
[英译] speakrudely

3. 讽刺人的文言文成语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 zì xiāng máo dùn ]

  •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出 处

    《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例 句

    一篇文章的观点要前后一致,不能~。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格格不入漏洞百出前后抵触首尾乖互相互抵触鬻矛誉盾

    反义词

    并行不悖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顺理成章自圆其说言行一致无懈可击

    典 故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4. 形容两个相互看不惯的文人的成语

文人相轻
wén rén xiāng qīng
【解释】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出处】三国魏专·曹丕《典论·论文》:“属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轻;不能写作“清”。

【例句】旧知识分子有一个很大毛病;那就是~。

【英译】Twoofatradeneveragree。

5. 形容一步步紧逼,让人不得不反的成语或者典故有些什么不要太难听的,文雅点的,不要“狗急跳墙”这样的

1、官逼民反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广西事情一半亦是官逼民反。正经说起来,三天亦说不完。”
【示例】朱自清《论雅俗共赏》:“ ‘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想望的。”
【有关的作品】《水浒传》
【例句】 《水浒传》揭示了在封建统治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2、逼上梁山
【释义】逼;被迫,不是自愿。被逼上梁山做土匪。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示例】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3、揭竿而起
【解释】揭:高举;竿:竹竿,指旗帜。原形容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后泛指人民武装起义。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示例】清·范文《沈华阳传》:“张献忠屡出没于楚、蜀之交,所在残破,揭竿而起者,不可制。” 《清史稿·戴鸿慈传》:“俄灭波兰而用严法以禁其语言,今揭竿而起要求权力者,即波兰人也。” 鲁迅《而已集·谈激烈》:“愤激便有揭竿而起的可能,而'可叹也夫'则瘟头瘟脑,即使全国一同叹气,其结果也不过是叹气。”
4、迫不得已 【解释】:被逼得不得不这样做。迫:逼迫。 【出自】:《汉书·王莽传上》:“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示例】:吾之言爱国也,得毋为名乎,得毋为利乎,是毋为事势~乎。(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结论》)
5、铤而走险
解释 铤:快跑。走险:奔赴险处。多含贬义。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褒贬意义皆可(根据《中华成语大词典》例句推断) 示例 峻青《海啸》第四章:“而且大部分都是遭受压迫~逼上梁山的人。” 近义词 见义勇为、孤注一掷 、无路可走 反义词 畏缩不前 .勇往直前 歇后语: 赤脚踩钢丝;大肚子踩钢丝——铤(挺)而走险 ;叠肚皮过独木桥。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6. 形容一个人很有文笔文采但是偏偏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去做坏事欺负人的人,用什么成语形容这类人

斯文败类!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

7. 成语故事奉公守法的白话文是什么

奉公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褒义
出 处
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韩公平昔奉公守法;廉于公谨。”
例 句
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允许了,只要~做生意,国家就会支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安分守己
反义词
作奸犯科 无法无天 为非作歹 违法乱纪
典 故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官列上卿。
赵奢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他对赵王一片忠心,收税时大公无私,一视同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戏弄赵奢,拒付税款。赵奢并不怕赵胜的权势,他毫不客气地,果断地处理了这件事,且依照赵国法令杀了那些无事生非的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一定要赵奢抵命,以显示他的权势。赵奢得知赵胜的想法后,马上去找了赵胜,真心诚意的对他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依靠您的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但是,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赵胜听了这番话,惭愧万分。继而转怒为喜,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了他一个掌管整个赵国税收的官。赵奢上任后,没有仗着权势欺压百姓,仍然公正、无私的处理一切事务。后来,赵奢又被赵王任命为大将,为赵国建立了很多战功。

8. 不想请别人吃饭怕花钱抹不开面子 别人看出来不去反而怪别人不识抬举这样的人怎么用成语或者古文来形容

装腔作势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解释】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内明·容西湖居士《郁轮袍·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辨形】势;不能写作“式”。

【近义词】虚张声势、装模作样、装聋作哑

【反义词】神情自若、落落大方

【例句】有些文章真是~;令人难以卒读;实该大扫此种不良文风。

9. 一个外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国人外国人低头哈腰手拿条约公文给外国人是什么成语

【成 语】崇洋媚外
【拼 音】 chóng yáng mèi wài
【含 义】 推崇除了自己国家以外的所有人或版事物,向外国人献媚。权
不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中是各有利弊,会根据自己的缺失或喜好选择性得无视他国的弊端,有双重标准之嫌。形容人没有民族自尊心,属于逆向种族主义的一种。

10. 表示人苛刻的成语

【惨礉少恩】:惨:严酷;礉:核实,引申为苛刻;恩:恩情。形容用法严酷苛刻专。

【刁钻属刻薄】:刁钻:狡猾奸诈。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自:自己;薄:少。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他人不苛刻要求。

【亟疾苛察】:指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苛捐杂税】:苛:苛刻、繁重;杂:繁杂。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

【冷酷无情】: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深文罗织】: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罗织:虚构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诬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深文周纳】: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深文周内】: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手下留情】:下手的时候留点情面。比喻处理事情不要太苛刻。

【水清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