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茕茕孑立

成语茕茕孑立

发布时间: 2021-01-28 21:06:33

1. 茕茕孑立的成语解释

【解释】: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出自】:专晋·李密《陈情表属》:“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示例】:我凑着~的小油灯,尽情享受秋灯夜读的乐趣。
◎何为《小灯》

2. 茕茕孑立的成语典故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晋灭东吴,所谓“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结束了几十年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一统,采取了有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广揽贤能”,着重于西蜀与东吴的遗老故臣,凡有声望的、有本事的,都极力笼络;笼络不成,就设法除去,以达到不为我用就不许为我害的目的。同时,把“以孝治天下”作为其伦理总纲,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抚恤孤寡。
在“广揽”中,西蜀的一个故臣引起了司马炎很大的关注。此人姓李名密,又名虔,字令伯,武阳人。生下六个月时丧父;四岁时,其母何氏改嫁;靠祖母刘氏扶养成人。西蜀时,官居尚书郎,是个不大不小却很重要的官。
蜀归晋后,蜀地的先后两名的地方官都曾推荐李密做官,可李密却故国难忘,不肯致仕,都借故谢绝了。司马炎格外看重他,特地下了一道诏书,要李密任职于宫廷的郎中,李密未允。后又改为显要的太子官属洗马,李密仍借口推辞。司马炎火了,又亲手下令,指责李密傲慢。地方官日夜严逼,声称如再迟缓,就要逮治下狱,甚至按律问斩了。这使李密很为难:出去做官吧,仍怀恋故国,而且这么出去,也将大丢脸面;不出去吧,是会被杀头的。经过深思,他就写了一篇《陈情表》,呈给了司马炎,文中以“以孝治天下”为主旨,说他幼时,“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至于成立。”多亏了老祖母把他抚养长大。没有老祖母,就没有他的今天。“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臣四十有四,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而今,老祖母已九十六岁,又长年卧病在床,没有他,祖母怎么度过晚年!他才四十四岁,报效国家的日子还长,而孝敬祖母的时间已不多了。恳请司马炎体谅他的苦衷,让他先尽孝再尽忠。
司马炎看了很感动“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无法怪罪,又为了笼络人心,派了不少仆人帮他侍奉老祖母,并且说可以等到他祖母去世后他再出来做官。

3. 用100字概括茕茕孑立这个成语的故事

【成语】:茕茕孑立
【拼音】:qióng qióng jié lì
【解释】: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版依无靠,孤苦伶仃。
【成权语故事】: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及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他为郎中。李密不愿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自己的祖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相依为命,待终养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4. 茕茕孑立的成语释义

【汉语文字】茕茕抄孑立 【汉语拼音】qióng qióng jié lì
【词语解释】 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孤身一人,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示例】我真的怕他离开,刚刚摆脱了恐惧凄凉的感觉,再也不想品尝这茕茕孑立的滋味了。
——乔·辛 普森《生命之线》
【成语性质】中性词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 孤苦伶仃、举目无亲 、孑然一身、形单影只、阒无一人
【反义词】 四世同堂、儿孙绕膝

5. 关于感伤凄美的词语或成语 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形单影只
晓风残月
寂寞寒窗
雨打芭蕉
落花流水
英落缤纷
花谢花飞
孑然一身
月缺花残
依稀往梦
泪雨如飞
……

6. 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分别应该怎麽读,什麽意思

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é lì,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

(6)成语茕茕孑立扩展阅读

1,茕茕孑立

【拼音】jǔ jǔ dú xíng

【释义】形容非常孤独。 踽(jǔ)踽:孤零的样子。

【出处】宋·张柞《祭程伊川文》

7. 茕茕孑立成语故事

公元二六三年,魏国攻灭了蜀国。不到两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了西晋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笼络蜀国旧臣,征召他们到朝廷做官。李密也是被征召的一个,晋武帝要他当太子洗马。
李密主观上是愿意为晋王朝服务的,但客观上因为需要克尽孝道,终养祖母刘氏。因此上表陈情,辞不赴召。他所上的《陈情表》,辞语恳切,笔调婉曲动人。
李密在表中首先陈诉了自己的悲惨的身世:“由于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了,祖母怜恤我这个孤儿,才抚养我长大,我没有叔伯。也无兄弟,门庭衰微,自己得子又很迟。可以说外无可以来往的近亲,内无照应门户的僮仆。只有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无依无靠。
经常形影相伴。但祖母又一直疾病缠身,时常睡在床上,需要我侍奉汤药。晋朝建立后,我被举为孝廉,后来又被举为秀才。我都因无人供养祖母而推辞不去。后来下了诏书,拜我为郎中,不久又让我当洗马。郡、县的官府都催我赶任,但祖母的病很重,使我进退两难。
圣朝以孝治天下,凡是孤老,都受到朝廷哀怜抚育。如今祖母年事已高,日薄西山(像太阳要没入西山一样),气息奄奄(连呼吸也很困难),能活多久很难预料。我没有祖母,也就没有我今天;祖母没有我,也不能终天年。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
我为陛下尽忠的时间还很长,但给祖母尽孝的时间已经很短了,所以恳请陛下允许我终养祖母。”
晋武帝读了《陈情表》以后,深为感动,不再催李密上任。为嘉勉他的孝心,赐给他两个奴婢,并责成郡县供养他的祖母。刘氏去世后,李密守丧服终,才去担任洗马等官职。

8. 茕茕孑立成语题

茕茕孑立
qióngqióngjiélì
[释义] 孤独无依的样子。
[语出]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正音] 孑;不能读作“zǐ”。
[辨形] 孑;不能写作“子”。
[近义] 孤苦伶仃 举目无亲
[反义] 四世同堂 儿孙绕膝
[用法] 用作贬义。多与“形影相吊”连用。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①他没有亲人;~;十分可怜。
②老人很早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多年来;~;一个人过着艰难的生活。

[英译] aloneandhelpless
[成语故事]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晋灭东吴,所谓“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结束了几十年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一统,采取了有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广揽贤能”,着重于西蜀与东吴的遗老故臣,凡有声望的、有本事的,都极力笼络;笼络不成,就设法除去,以达到不为我用也不许为我害的目的。同时,把“以孝治天下”作为其伦理总纲,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抚恤孤寡。

在“广揽”中,西蜀的一个故臣引起了司马炎很大的关注。此人姓李名密,又名虔,字令伯,武阳人。生下六个月时丧父;四岁时,其母何氏改嫁;靠祖母刘氏扶养成人,西蜀时,官居尚书郎,是个不大不小却很重要的官。

入晋后,蜀地的先后两名的地方官都曾推荐李密做官,可李密却故国难忘,不肯出仕,都借故谢绝了。司马炎格外看重他,特地下了一道诏书,要李密做供职于宫廷的郎中,李密未允。后又改为显要的太子官属洗马,李密仍借口推辞。司马炎火了,又亲手下令,指责李密傲慢。地方官日夜严逼,声称如再迟缓,就要逮治下狱,甚至按律问斩了。这使李密很为难:出去做官吧,仍怀恋故国,而且这么出去,也将大丢脸面;不出去吧,是会被杀头的。经过深思,他就写了一篇《陈情表》,呈给了司马炎,表中以“以孝治天下”为主旨,说他幼时,“伶仃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多亏了老祖母把他抚养长大。没有老祖母,就没有他的今天。而今,老祖母已九十六岁,又长年卧病在床,没有他,祖母怎么度过晚年!他才四十四岁,报效国家的日子还长,而孝敬祖母的时间已不多了。恳请司马炎体谅他的苦衷。

司马炎看了很感动,且无法怪罪,又为了笼络人心,索性派了两个女仆帮他侍奉老祖母。

9.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同类成语。

孤苦伶仃
【拼音】:gū kǔ líng dīng
【解释】:伶仃:孤独,没有依版靠。孤单权困苦,没有依靠。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示例】:头里有老太太,到底还疼我些;如今也死了,留下我孤苦伶仃,如何了局?★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近义词】: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影只
【反义词】:儿孙满堂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无依无靠

形单影只
【拼音】:xíng dān yǐng zhī
【解释】:形:身体;只: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出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示例】: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影单形只,备极凄凉。★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近义词】:形影相吊、孤苦伶仃、形单影单
【反义词】:前呼后拥、门庭若市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孤独

10. 什么什么什么立成语

柴毁骨立、遗世独立、功成名立、兵以诈立、誓不两立、毛发悚立、长身鹤立、哀毁骨立、三足鼎立、金鸡独立、茕茕孑立、巍然挺立、三十而立,等等。
成语解析:
一、金鸡独立
【解释】:指独腿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势。后也指用一足站立。
【出自】:现代茅盾《子夜》十七:“你站在这桌子上,金鸡独立,那一条腿不许放下来。”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用一足站立
二、茕茕孑立

【解释】: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出自】:现代何为《小灯》:“我凑着茕茕孑立的小油灯,尽情享受秋灯夜读的乐趣。”
三、三十而立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白话文:“我十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指三十岁

四、柴毁骨立
【解释】: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出自】:北宋李延寿《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白话文:“在郡素食斋居,早晚哀哭,每一个发出的声音,没有不大笑,形容枯槁,看见的人悲哀的。”
五、遗世独立

【解释】: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白话文:“飘飘然如遗世独立,如同神仙生了羽翼,飞上仙境。”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