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专题前后矛盾

成语专题前后矛盾

发布时间: 2021-01-30 06:32:44

Ⅰ 形容“说话前后不一致”的成语有什么

1、自相矛盾复[zì xiāng má制o dùn]

【意译】: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意为说话前后抵触,不一致。

【出处】: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观孟坚(班固)《纪》、《志》所言,前后自相矛盾者矣。”

Ⅱ 容易造成前后矛盾的成语例释

顶针续麻
拼音:
dǐng
zhēn


简拼:
dzxm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等。
出处: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Ⅲ 前后矛盾成语 前后矛盾是成语吗

【出尔反尔】: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Ⅳ 指人前后行动矛盾的成语

关于矛盾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丑话说在前头】:不中听的话先说出来以免发生矛盾。

【出尔反尔】: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从中斡旋】:斡旋:扭转,调整,引申为调解矛盾和争端。在矛盾的双方之间周旋,从中调解争端。

【大处着眼】:从大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大相迳庭】:指彼此相差极远或矛盾很大。

【翻脸不认人】:比喻不从长远考虑,稍有矛盾,立刻翻脸。

【反目成仇】:反目:翻脸了。翻脸而变成仇敌。一般指夫妻不和,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函矢相攻】:指自相矛盾。

【后院起火】:比喻内部闹矛盾,发生纠纷。

【祸结衅深】:灾祸接连不断,矛盾巨大深重。

【揭盖子】:比喻揭开矛盾或揭开秘密。

【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驴唇马嘴】: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面和心不和】: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面和意不和】:意:心意。表面上很和气,心里却有矛盾。

【食宿相兼】: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世路风波】:世路:生活道路;风波:各种矛盾。指生活中充满各种矛盾。

【似非而是】:看来与常识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实上却可能是正确的。

【势不并立】:势:情势;并立:同时存在。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势不两立】: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势不两全】:势:情势;两全:双方均得益。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势不两雄】:势:情势。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首尾乖互】: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

【添油炽薪】:犹言火上加油。比喻人为地激化矛盾,使事态严重。

【调剂盐梅】:盐、梅:调味品。比喻协调、平衡不同的力量和因素,多指宰相职责。后也指调解家庭矛盾。

【想前顾后】:顾:看,视。想着前面,又顾虑后面。形容犹豫不决、矛盾重重的状态。

【言行相悖】: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一分为二】: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以毒攻毒】: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性病。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以骨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同“以肉去蚁”。

【以火去蛾】: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以肉驱蝇】: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以肉去蚁】: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以夷伐夷】: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以夷制夷】: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以夷治夷】: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以鱼驱蝇】:鱼腥能招来苍蝇,用鱼驱赶苍蝇,苍蝇更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因隙间亲】:因:利用;间:离间。利用对方之间的矛盾,离间其亲密关系。

【与人无争】: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与世无竞】:世:世人,周围的人。不跟社会上的人竞争。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与世无争】:世:世人,周围的人。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鬻矛誉盾】:鬻:卖;誉:赞美。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鬻矛誉楯】:指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自厝同异】:指自找矛盾,互相不和。

【自家撞著】:自家:自己;著:着。自己的言行前后矛盾。

【坐收其利】:坐:不动。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Ⅳ 言论前后矛盾打一成语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注释】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
《韩非子·难一》版:“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权,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举例】
这些理论~。

【近义词】
格格不入、杆格不入

【反义词】
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谜语】
类;开封;尺短寸长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Ⅵ 偏重于语言上的前后矛盾打一成语

自相矛盾复
zì xiāng máo dùn

【注释制】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举例】
这些理论~。

【近义词】
格格不入、杆格不入

【反义词】
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谜语】
类;开封;尺短寸长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Ⅶ 指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的成语

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专就会得到怎样的属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贬义
出 处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例 句
既然你已经答应帮助他,就应该尽力而为,不能~。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复不定 言而无信 食言而肥 翻云覆雨 三反四覆 自食其言 言而不信 朝三暮四反复无常 口中雌黄
反义词
言而有信 说一不二 一言为定 始终如一 言出必行 言行一致

Ⅷ 容易造成成语前后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说两个不是太有关系的例子吧:
成语接龙到了“为所欲为”就死循环了
以前刚听到“暴殄天物”这个词时,我以为是抱着“天物”在那儿舔····

Ⅸ 言语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的成语

言语前后矛盾,反复无常的成语
出尔反尔chūěrfǎněr
[释义] 尔:你;反:同“返”专;回。原指你属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