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成语
① 关于处事的成语
爱理不理 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安安分分 为人规矩老实,做事不敢越轨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倘使他安安分分的画了出来,写了个老老实实的上下款,未尝不过得去。”
暗中作梗 暗自从中阻挠、破坏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四回:“殊不知地主是贤大夫,早知成邑本届田赋收不到,必然是公克在暗中作梗争权,便令他的庶兄敬叔密往调查。”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三八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秉公任直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出处:明·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出处:宋·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不轻然诺 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处事谨慎。也形容人守信用。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不徇私情 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操之过激 指处事过于激烈。
出处:文公直《辛亥革命运动中这新军》:“鄂督瑞澄操之过激,捕杀民党无虚日。”
操之过切 指处事过于急切。
出处:闻一多《论文艺的民主问题》:“我个人看来,目前的民主运动的确战斗性不够,也许有些老辈人认为操之过切,反而不好。”
② 有关待人处事的成语
因循苟且
【注释】因、循,都是沿袭遵循,不求改变的意思。苟且:凡是只求差不多,得过且专过,不求进步。属
【用法】有些人碰到事情总是以应付的心态,不肯用心去作,力求改进。这种得过且过、不求振作的心态与作法,就可用「因循苟且」来形容。
因势利导
【注释】整句是说:顺著形势的演变与发展,而做出最有利的引导与应付。
【出处】司马迁
③ 为人处事的成语
人情练达
【词语】人情练达 【注音】rén qíng liàn dá 【释义】人情:人情世故;练达:指阅历丰富,回通晓世故人情。指通答晓待人处事 的经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实事求是
八面玲珑
敬终慎始
胸无城府
一意孤行
杯弓蛇影
克己奉公
光明磊落
安贫乐道
左右逢源
一诺千金
瞻前顾后
一言九鼎
见利忘义
见异思迁
善解人意
循规蹈矩
患得患失
不分皂白
④ 形容人会处事成语
七拼八凑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引申为胡乱凑合。
奇耻大辱 奇:异常。极大的耻辱。
前无古人 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
掐头去尾 除去前头后头两部分,也比喻除去没有用的部分。
蜻蜓点水 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求同存异 求:寻求;存:保留;异:不同的。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秋风过耳 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歧路亡羊 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敲门砖 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强颜欢笑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欺软怕硬 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
骑驴觅驴 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前所未有 从来没有过的。
去粗取精 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千真万确 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清心寡欲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清规戒律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巧立名目 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轻举妄动 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求大同,存小异 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
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弃短就长 谓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
骑牛觅牛 见“骑驴觅驴”。
弃若敝屣 亦作“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清静无为 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趋吉避凶 趋:奔向。吉:吉利,平安。走向吉利美好的方面,避开凶祸灾难。亦作“趋吉逃凶”、“避凶趋吉”。
趋利避害 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去危就安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全身远害 远:离。保全生命,远离灾害、危害之地。亦作“远害全身”、“全身远祸”、“潜身远祸”。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求道于盲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剖腹藏珠 破开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过甚
匹夫有责 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披麻救火 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偏听偏信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破罐破摔 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平流缓进 本指船在缓流中慢慢前进。后比喻稳步前进。
破天荒 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裒多益寡 裒:减少;:增补。拿多余的一方,增加给缺少的一方。比喻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
抛砖引玉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破旧立新 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泼油救火 救火时用油浇洒。比喻事情处理不得法,反而使事态更严重。
逆来顺受 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牛刀割鸡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牛鼎烹鸡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涅而不缁 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⑤ 形容人会处事的成语
人情练达_成语解释
【拼音】:rén qíng liàn dá
【释义】:人情:人情世故;练达:熟悉通达。指通晓待人处世的经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⑥ 有关为人处事的成语有哪些
1、箕山之节
【拼音】: jī shān zhī jié
【解释】: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
【出处】: 《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举例造句】: 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
2、韬光养晦
【拼音】: tāo guāng yǎng huì
【解释】: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举例造句】: 他急于韬光养晦,不想出山。
3、韬光晦迹
【拼音】: tāo guāng huì jì
【解释】: 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举例造句】: 单说这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泥土之中。
⑦ 表示为人处事的成语
【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内
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容
【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
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饱谙世故】: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
【饱经世故】: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饱练世故】: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同“饱谙世
故”。
【悲观主义】: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
【避世绝俗】: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
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不懂人事】:不懂得为人处世。
【不经世故】: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
验。
【不通人情】:通:通晓,了解;人情:旧指人心、世情。不懂得人情世故。
指不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
【不修小节】: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⑧ 描写为人处事的成语
人情练达
【词语】人情练达 【注音】rén qíng liàn dá 【释义】人情:人情世故专;练达:指阅历丰富属,通晓世故人情。指通晓待人处事 的经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实事求是
八面玲珑
敬终慎始
胸无城府
一意孤行
杯弓蛇影
克己奉公
光明磊落
安贫乐道
左右逢源
一诺千金
瞻前顾后
一言九鼎
见利忘义
见异思迁
善解人意
循规蹈矩
患得患失
不分皂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⑨ 形容人处事好的成语
中立不倚—抄— 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择地而蹈—— 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宅心忠厚—— 宅心:居心。忠心而纯厚。亦作“宅心仁厚”。
左右逢源—— 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仰不愧天 —— 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无偏无党 —— 偏:不公正;党:偏私。形容处事公正,没有偏向。
简要清通—— 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
敬终慎始 —— 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平波缓进—— 水流平稳,缓慢前进。指水面风平浪静,行船从容安稳。比喻处事不急躁,不冒进。
谨重严毅—— 谨:慎重小心;严:威严;毅:坚强。处事事情谨慎持重,严峻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