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不达意的成语
⑴ 词不达意的成语解释
成语词条:来 词不达意
成语源发音: cí bù dá yì
成语释疑: 词: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意:意思。泛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备注: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查词一字(P221),在基本释义的第一个义项中的举例中可见~不达意。但在辞这个字中始终不能找到(也未能找到单独的有关该成语的词条)。如果认为应当使用辞,请出具更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佐证。对于高考来说,只有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可以作为标准资料,其他任何考证出处皆没有其有效。
⑵ 词不达意类似成语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 词不达意:泛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⑶ 表示“词不达意”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言不尽意[ yán bù jìn yì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 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例 句:由于时间所限,他虽讲了好半天,还觉得言不尽意,很想继续讲下去。
2、断章取义[ àn zhāng qǔ yì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 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例 句:~,无限上纲,是一种恶劣的文风!
3、囫囵半片[ hú lún bàn piàn ]: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 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例 句:这才~地听出点意思。
⑷ 词不达意 的成语
词不达意
发音 cí bù dá yì
释义 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内情。
出处 《容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示例 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近义词 言不尽意 拐弯抹角
反义词 酣畅淋漓 言必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