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什么什么蛇

成语什么什么蛇

发布时间: 2020-11-18 08:32:59

㈠ 这个成语是蛇什么

斗折蛇行[ dǒu zhé shé xí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 dǒu zhé shé xíng ]

  •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 出 处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近反义词

    反义词

    一泻千里

㈡ 成语:什么什么什么蛇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岁在龙蛇 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㈢ 成语什么口什么蛇

答案是
佛口蛇心
释 义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 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㈣ 蛇什么九什么的成语

舍己救人shě jǐ袭 jiù rén
[释义]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近义] 舍己为人;
[结构]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 ~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说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老舍《老张的哲学》)

㈤ 成语什么蛇什么鸡

没有什么蛇和鸡的成语。
带鸡的成语:
闻鸡起舞、牝鸡司晨、鹤立鸡群、鸡鸣狗盗、内鸡犬不宁、呆容若木鸡、杀鸡取卵、杀鸡儆猴、金鸡独立、鸡飞狗跳、鸡犬相闻、鸡零狗碎、鸡飞蛋打、小肚鸡肠、鸡犬升天、鸡毛蒜皮、杀鸡吓猴
带蛇的成语:
画蛇添足、杯弓蛇影、虚与委蛇、人心不足蛇吞象、牛鬼蛇神、笔走龙蛇、虎头蛇尾、
打草惊蛇、斗折蛇行、蛇头鼠眼、打蛇打七寸、

㈥ 什么蛇什么什么的成语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杯蛇幻影: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杯蛇鬼车: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春蛇秋蚓: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打蛇打七寸: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毒蛇猛兽: 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画蛇著足: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龙蛇飞舞: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龙蛇飞动: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灵蛇之珠: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贪蛇忘尾: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握蛇骑虎: 比喻处境极险恶。
枭蛇鬼怪: 比喻丑恶之徒。
一蛇两头: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画蛇着足:
三蛇七鼠: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为蛇添足: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为蛇画足: 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引蛇出洞: 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㈦ 什么什么蛇什么的成语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虎头蛇尾、
龙屈蛇伸、
蝉蜕蛇解、
豕分蛇断、
蜩腹蛇蚹、
佛口蛇心、
弓杯蛇影、
壁间蛇影、
佛心蛇口、
行行蛇蚓、
膝语蛇行、
斗折蛇行

㈧ 什么什么什么蛇的成语

春蚓秋蛇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 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 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 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 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字长蛇阵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长虺成蛇 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 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骇龙走蛇 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㈨ 什么什么蛇成语有哪些成语

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杯影蛇弓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杯中蛇影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壁间蛇影
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打草蛇惊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佛心蛇口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行行蛇蚓
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龙鬼蛇神
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
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头蛇尾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豕分蛇断
比喻支离破碎。
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㈩ 蛇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蛇头鼠眼
[shé tóu shǔ yǎn]
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肠
[shé xiē xīn cháng]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入鼠出
[shé rù shǔ chū]
比喻行动隐秘。严复《原强续篇》:“於是深怒积怨,退而治兵,蛇入鼠出,不可端倪。”
蛇口蜂针
[shé kǒu fēng zhēn]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毛马角
[shé máo mǎ jiǎo]
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章炳麟《五无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蛇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
蛇珠雀环
[shé zhū què huán]
同“蛇雀之报”。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妄》:“小人之说不止蛇珠雀环之可笑也。”
蛇行鼠步
[shé xíng shǔ bù]
形容胆小谨慎。清 新 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虽小道亦有可观,但我见贤弟蛇行鼠步,鬼鬼马马,无文无气,不过想你学些正经啫。”
蛇欲吞象
[shé yù tūn xiàng]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蛇雀之报
[shé què zhī bào]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 高诱 注、晋 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杨宝 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
蛇蟠蚓结
[shé pán yǐn jié]
比喻互相勾结。明 宋濂《题司马公手帖後》:“当是时,章惇、蔡确、黄履、邢恕 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
蛇行鳞潜
[shé xíng lín qián]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汪东《刺客校军人论》:“刺客者,怀弹丸,淬匕首,蛇行鳞潜,如螳螂之捕蝉,恐其有警而飞翔。”
蛇蝎为心
[shé xiē wéi xīn]
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灰蚓线
[shé huī yǐn xiàn]
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词亦文之一体。昔人名作,亦有理脉可寻。所谓蛇灰蚓线之妙。”
蛇螫断腕
[shé shì àn wàn]
喻小害能坏大事。清 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叹者也。”
蛇盘鬼附
[shé pán guǐ fù]
比喻相互勾结。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五·诗文论于肃愍是非》:“呜呼!自昔权奸将有所不利于忠勋之臣,则必内置腹心,外张羽翼,蛇盤鬼附,相与无间,而後得以逞焉。”
蛇头蝎尾
[shé tóu xiē wěi]
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唐 卢仝《忆金鹅山沈山人》诗之一:“暂时上天少问天,蛇头蝎尾谁安著。”宋 邵雍《感事吟》:“蛇头蝎尾不相同,毒杀人多始是功。”
蛇鼠横行
[shé shǔ héng xíng]
喻恶人得势、胡作非为。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