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愿钩的成语
① 带钩愿成语有哪些
铁画银钩、
钩心斗角、
提要钩玄、
钩深致远、
银钩虿尾、
钩章棘句、
钩金版舆羽、
钩辀权格磔、
钩玄猎秘、
摄魄钩魂、
钩深索隐、
研精钩深、
钩深极奥、
银钩玉唾、
窃钩窃国、
探赜钩深、
钩元摘秘、
钩深图远、
锯牙钩爪、
窃钩盗国、
规矩钩绳、
盗玉窃钩、
钩元提要、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② 有钩愿的成语
愿者上钩
出自《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③ 什么钩什么愿成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读音: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释义:姜太公:姜尚,字子牙,西周初年帮助武王伐纣的功臣之一。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用法: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相近词:心甘情愿
同韵词:百岁千秋、万古千秋、雨散云收、见好就收、一叶扁舟、山梁之秋、呶呶不休、骑马乘舟、微显阐幽、豆分瓜剖
示例: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贾老爷若是爱厚我,我就不留他,他也不走;若是不爱厚我,我就再留他些,他也不在这里。”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六章:“据传说他[姜太公]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的饵,那是鱼自己的过错。普通说‘~’便是此意。 ”
典故
姜太公又称姜尚,字子牙,东海上人。他是周倾商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周师齐祖”“百家宗师”,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
姜尚的钓法奇特,短干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子牙钓出的可谓是一条“王候大鱼”。
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源于此。
④ 带愿钩字的成语有哪些
根据成语,猜猜看,
愿者上钩
就是这个成语。
⑤ 有钩和愿字的成语有哪些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
基本释义
[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
太公专:指周初的吕尚,属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出 处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
⑥ 关于钩,愿的成语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解释】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回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答愿地上当。
【出处】《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负命者上钩来!’”
【结构】复句式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近义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例句】这有何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⑦ 带愿和钩的成语有哪些
带愿和钩的成语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⑧ 有钩和愿的成语有哪些
愿者上钩
⑨ 疯狂猜成语一个钩子上挂着个愿字是什么成语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释义]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回喻心甘情答愿地上当。
[语出] 《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用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例句] 这有何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⑩ 愿什么钩的成语
愿者上钩
词目:姜复太公钓制鱼,愿者上钩
读音: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释义:姜太公:姜尚,字子牙,西周初年帮助武王伐纣的功臣。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用法: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相近词:心甘情愿
同韵词:百岁千秋、万古千秋、雨散云收、见好就收、一叶扁舟、山梁之秋、呶呶不休、骑马乘舟、微显阐幽、豆分瓜剖
示例: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贾老爷若是爱厚我,我就不留他,他也不走;若是不爱厚我,我就再留他些,他也不在这里。”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六章:“据传说他[姜太公]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的饵,那是鱼自己的过错。普通说‘~’便是此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