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得而得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意思

得而得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2-04 11:33:27

㈠ 什么而什么得成语

一蹴而就、显而易见、不辞而别、脱口而出、从天而降、戛然而止

㈡ 得成语有哪些

〔 多多少少 〕或多或少
〔 积少成多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 少见多怪 〕少见:见识专少。见识太少属;遇到事情就以为奇怪。多形容见闻浅陋。
〔 多谋少断 〕谋:计谋,计策;判:判断。富于谋略,但缺少决断。
〔 辞多受少 〕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 以少胜多 〕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以弱小战胜强大。
〔 人多阙少 〕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 多许少与 〕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 狼多肉少 〕供不应求
〔 聚少成多 〕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 会少离多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僧多粥少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立少观多 〕指略一作为而影响很大 详细»
〔 凶多吉少 〕估计事态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趋势不妙。凶:不吉利。
〔 争多竞少 〕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㈢ 得而成语是什么

不得而知、
不得已而为之、
人人得而诛之、
不得已而用之、
不得已而求其次、
欲得而甘心、
唾手而得、
不得其门而入、
得而复失

㈣ 成语 得什么意思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版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权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汉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㈤ 什么什么得什么的成语 答案

傲睨得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拔十得五 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成败得失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出手得卢 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穿井得人 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吹弹得破 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春风得意 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动辄得咎 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旱苗得雨 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鸡虫得失 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蛟龙得水 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利害得失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盲者得镜 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迫不得已 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旗开得胜 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乞浆得酒 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求浆得酒 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如鱼得水 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探骊得珠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淘沙得金 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万不得已 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亡戟得矛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亡羊得牛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小己得失 小己:个人。指个人的得失。

洋洋得意 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扬扬得意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一索得男 旧时指头胎生子。

因祸得福 变坏事为好事。

有一得一 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自鸣得意 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钻火得冰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佐雍得尝 比喻助人为善,自己也分享光荣。

班师得胜 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逼不得已 指迫不得已。

必不得已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得尺得寸 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得寸得尺 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涸鲋得水 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涸鱼得水 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鸡虫得丧 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同“鸡虫得失”。

买王得羊 ①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剖蚌得珠 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同“剖蚌求珠”。

情非得已 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如虎得翼 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同“如虎傅翼”。

塞翁得马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是非得失 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忘象得意 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小人得志 小人: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人取得了权势。

渔人得利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渔翁得利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造因得果 指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佐饔得尝 比喻助人为善者得善报。

㈥ 成语得什么意思

得薄能鲜

得病乱投医

得不补失

得不偿丧

得不偿失

得不酬失

得步进步版

得财买放

得尺得权寸

得寸得尺

得寸进尺

得寸入尺

得寸思尺

得寸则寸

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而复失

得风便转

得风就是雨

得过且过

得江山助

得君行道

得隽之句

得窥门径

得陇望蜀

得马生灾

得马失马

得马折足

㈦ X得而X的成语都是没做什么而却得到什么的意思,不得而知的内容为什么不同

关键在“而”字的理解上,“而”字在古文中有多种用法。1、表示转折关系,版相当于权“然而”、“可是”、“却”。其中不劳而获 不期而遇中就有转折的意思;2、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其中不得而知 其中的“而”在这里作语助词,无意,只起承接作用。

另外还有的用法有:
3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5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秦师轻而无礼。
6、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7、通“尔”,你,你的。例:①而翁归。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

根据语境判断而字的含义,而不应该拘泥于一种。

㈧ 两个得有什么成语是什么


【拼音】:dé cùn dé chǐ
【释义】: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版多少。
【出处】:《战国策权·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例句】:惟须认定主见,中外一意,合力坚持,~,相机筹办,必可循序就范。 ★清·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
寸得尺

得尺得寸
【拼音】:dé chǐ dé cùn
【释义】: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例句】:然后更易而少进焉,则~,虽少而皆为吾有矣。 ★宋·朱熹《答朱朋孙书》

㈨ 而得成语是什么

  • 而得成语是什么 :

  • 不得而知、

  • 唾手而得、

  • 得而复失_成语解释

  • 【拼音】:版dé ér fù shī

  • 【释权义】: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㈩ 成语因什么而得

而得成语是什么 :
不得而知、
唾手而得、
得而复失_成语解释
【拼音】:dé ér fù shī
【释义专】:复:属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