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描写普通人的成语

描写普通人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2-06 19:46:09

1. 形容一个人很普通、平凡的词有哪些

俗人、凡庸、平庸、凡俗、等闲。
一、俗人
世俗的人;一般人(对僧、回尼、道士等出家答人而言)。
引证解释: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 中国 的雅俗之分就在此:雅人往往说不出他以为好的画的内容来,俗人却非问内容不可。”
二、凡庸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多形容人):才能~。~之辈。
引证解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绪言:“ 明朝皇帝,除了明太祖和 明成祖 ,一般是凡庸贪婪的皇帝。”
三、平庸
寻常而不突出;平凡:才能~。相貌~。~的一生。
引证解释:何其芳 《梦中道路》:“我曾在一日夜间以百余行写出一个流利的平庸的故事。”
四、凡俗
平凡庸俗;平常:不同~。流于~。
引证解释: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他的模样是颇难形容的,有些儒雅,有些朴质,也有些凡俗。”
五、等闲
平常:~之辈。~视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引证解释:毛泽东 《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 形容普通人的成语

丁俗客——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布袜青鞋——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同“青鞋布袜”。
布衣芒屩——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布衣芒屏——芒屏:草鞋。穿布衣,和草鞋。古代平民的衣着。指平民百姓。
布衣雄世——布衣:平民。一个平常的人成为人世间的英雄。
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朝野侧目——朝野:旧指朝廷与民间,不论官吏还是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形容权势极大。
村哥里妇——指平民百姓。里,里巷。
村野匹夫——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大家小户——大家:高门望族;小户:平民百姓。指各种社会地位的人家。
短衣匹马——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贩夫俗子——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瞽言刍议——瞽:瞎眼;刍议:草野平民的言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瞽言萏议——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黄冠草服——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黄冠草履——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黄冠野服——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3. 形容人很普通的成语

平民百姓
píng mín bǎi xìng
【解释】指普通百姓。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回第三卷:“假如桀是个平答民百姓,还造得许多恶业否?”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普通百姓

【近义词】平头百姓

【反义词】达官贵人

【例句】孙犁《小说杂谈》:“对于一般的事物,即平民百姓,惩劝时可以直抒胸臆,用不着忌讳。”

4. 形容人普通的成语

【成语】:复 等闲之人
【拼音】:制 děng xián zhī rén
【解释】: 等闲:寻常,一般。指普通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举例造句】: 女人听了,重新把闯王浑身上下打量一眼,看相貌不是等闲之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四章
【拼音代码】: dxzr
【近义词】: 等闲之辈
【反义词】:
【歇后语】:
【灯谜】:
【用法】: 作宾语;多用于否定句

5. 形容普通民众的成语

布衣黔首 布衣:称呼平民;黔首: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闾阎安专堵 指平民安属居乐业
白丁俗客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村野匹夫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短衣匹马 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匹夫匹妇 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匹夫无罪 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
青鞋布袜 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6. 说自己是普通人的词语

【超凡入圣】: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等闲人物】:等闲:寻常,平常。指普通人。

【等闲之人】:等闲:寻常,一般。指普通人。

【凡偶近器】:指平庸之辈;普通人才。

【匹夫沟渎】: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

【入圣超凡】: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蝇附骥尾】:骥:千里马。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指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蝇附骥尾而致千里】: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踊贵屦贱】:踊:古代为受过刖刑的人制作的鞋;屦:用麻、草制成的鞋。受刖刑者穿的鞋价钱比普通人穿的鞋还要贵。比喻社会现象不正常。

【贞高绝俗】: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众人役役】:役役:劳作不息。普通人都辛勤劳动不息。

【众人重利】:众人:普通人。普通人看重利益。

【状貌不及中人】:壮貌:容貌;中人:一般人。容貌不如普通人。

7. 形容人平凡普通的成语

不咸不淡 ①平平淡淡;普普通通。②指冷言嘲笑。
超凡入圣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出处:唐·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淡而无味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
二缶钟惑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凡偶近器 指平庸之辈;普通人才。
出处:《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使让生在唐虞,则元凯之次,运值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俗之凡偶近器已者哉!”
凡胎浊骨 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和这等愚眉肉眼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
凡胎浊体 指人间普通的,平庸的人。同“凡胎浊骨”。
出处:元·昊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浊体,怎敢和仙子陪奉?”
凡桃俗李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出处: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目不识丁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匹夫沟渎 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
出处:《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匹夫小谅 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
出处:语出《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汉书·皇甫嵩朱俊传论》:“故梁衍献规,山东连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
匹夫之谅 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同“匹夫小谅”。
匹妇沟渠 指拘守普通妇女的小节。
平淡无奇 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出处:郭沫若《涂家埠》八:“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平澹无奇 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同“平淡无奇”。
入圣超凡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出处:唐·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菽水承欢 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承欢: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出处:《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询于刍荛 询:问;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向普通老百姓了解情况,征求意见。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芸芸众生 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出处:《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张王李赵 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出处:《梁书·儒林传·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张王赵李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出处:《梁书·范缜传》:“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贞高绝俗 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众人国士 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8. 形容众多的平常人的成语

平淡无奇、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平平常常 、淡而无味
一、平淡无奇 [ píng dàn wú qí ]

【解释】: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出自】:郭沫若《涂家埠》八:“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二、平平淡淡 [ píng píng dàn dàn ]
【解释】:质量中等或低于中等水平;普普通通。
【出自】:钱钟书《围城》:“像现在平平淡淡,情感在心上不成为负担这也是顶好的,至少是顶舒服的。”

三、普普通通 [ pǔ pǔ tōng tōng ]
【解释】:平常的,一般的。
【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十章:“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能有多少本事呢!”
四、平平常常 [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
【解释】:
1、不值得注意。
2、普普通通。
3、缺乏魅力。
【出自】: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五、淡而无味 [ dàn ér wú wèi ]

【解释】: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

9. 形容平凡人生的成语

形容平凡人生的成语有:
1、平淡无奇:(píng dàn wú qí),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内、出色的容或奇特的地方。 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2、平平常常:(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3、不咸不淡:(bù xián bù dàn),(1)平平淡淡;普普通通。(2)指冷言嘲笑。
4、凡夫俗子: ( fán fū sú zǐ ),泛指平庸的俗人;也有指只看中钱或利益的人。

5、碌碌无为
6、平平庸庸
7、默默无闻

10. 形容平凡人的成语

凡夫俗子 默默无闻 不见经传 普普通通 雅俗共赏 其貌不扬
常鳞凡介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