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望洞庭湖的成语
① 望洞庭湖描绘的意境的秋水、秋月、君山的四字成语
秋月:月白风清、月明星稀
秋水:秋水盈盈、双瞳剪水
君山:层峦叠嶂、连绵起伏
② 语文猜成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成语】: 临渊羡来鱼
【拼源音】: lín yuān xiàn yú
【解释】: 渊:深潭;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汉书·董仲书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空想
③ 描写洞庭湖成语
鱼米来之乡 [yú mǐ zhī xiā自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褒义
出 处
唐·王晙《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娘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例 句
我的家乡苏州就是~。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洞天福地
反义词 穷山恶水 不毛之地
④ 望洞庭湖 古诗
望洞庭湖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⑤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壮阔的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壮阔的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意思: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⑥ 望洞庭第一句可以用成语来形容洞庭湖面
望洞庭第一句可以用成语月光如水来形容洞庭湖面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⑦ 描写望洞庭的四字成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临渊羡鱼),现在的意思是(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⑧ 用什么词语形容洞庭湖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可以从中选取很多。。。
⑨ “望洞庭”的诗前两句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山明水秀、湖光山色、山光水色、青山绿水、水天一色
⑩ 描写望洞庭古诗的优美词语
望洞庭
(唐)刘禹锡抄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