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重力盗跖是成语吗

重力盗跖是成语吗

发布时间: 2020-11-18 09:03:40

『壹』 成语 枝木之冠 出处

枝木之冠

【拼音】:zhī mù zhī guān

【解释】:冠:帽子。冠多华饰,好像树木的繁枝。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

【语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贰』 摇()鼓() 成语

摇唇鼓舌
摇唇鼓舌 ( yáo chún gǔ shé )
解 释 鼓舌:诡辩。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泛指卖弄口才。
出 处 先秦·庄周《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之外,实在也没有多幺大的本领。”
近义词 拨是弄非、花言巧语、巧舌如簧
反义词 哑口无言、沉默寡言、默不做声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盗跖》。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群雄四起。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鼓吹其仁义之道。庄子对孔子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在《盗跖》这篇文章里,以编造的盗跖批孔子的故事来攻击孔子。跖指着孔子讥笑道:“这人就是鲁国的巧伪人孔丘,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全凭‘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惑天下的君主,使天下的学士忘其求学之根本,而一心巴望侥幸于君主能封侯显贵。”这正是对孔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有力嘲讽。

“摇唇鼓舌”用来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叁』 盗亦有道是成语吗

【成语】:抄
盗亦有道
【拼音】:
dào
yì袭
yǒu
dào
【解释】: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出处】:
《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举例造句】:
尝举以告姚安公,谓盗亦有道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近义词】:行不得也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小偷也有偷盗的道义

『肆』 强盗的盗可以组什么成语

盗 成语 :
掩耳盗铃、
欺世盗名、
鸡鸣狗盗、
开门揖盗、
江洋大盗、
盗亦有道、
监守自盗、
男盗女娼、
监主自盗、
盗食致饱、
诬良为盗、
盗钟掩耳、
鼠窃狗盗、
盗泉之水、
盗憎主人、
偷猫盗狗、
主守自盗、
穿窬之盗、
借寇赍盗、
盗名暗世、
盗嫂受金、
赍盗粮,借贼兵、
盗贼公行、
借贼兵,赍盗粮、
绿林大盗、
迎门请盗、
大盗窃国、
盗玉窃钩、
要利盗名

『伍』 一公鸡和一顶帽子打一成语

【成语】: 怒发冲冠
【拼音】: 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释】: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举例造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宋·岳飞《满江红》词
【近义词】: 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反义词】: 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
【故事】: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得到赵国的和氏璧,便允诺赵惠王以15座城池交换。迫于秦国势力,赵王派蔺相如带和氏璧去交换,秦王闭口不谈城池的事,蔺相如用计夺回和氏璧,并怒发冲冠地说:“如果不以城池交换,我就与和氏璧同归于尽。”

『陆』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成语故事的大致意思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成语故事的大致意思?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意思是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

成语典故
最早说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是柳下跖。

原文
《庄子·盗跖》:孔子复通曰:"丘得幸于季,愿望履幕下。"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人物
柳下跖 相传姓展,名雄,因家居柳下(今新泰西宫里镇柳里村),奴隶主诬称为"盗跖",于是称他为"柳下跖"。春秋后期,社会矛盾激化,以致出现"盗贼公行"的局面。在众多劳动者反抗斗争中,柳下跖领导的起义是北方规模较大的一次。在莱芜南部与新泰交界的地方有展雄寨、习武山、将山、鼓山、旗山等遗迹,是柳下跖起义的发源地。《庄子·盗跖》说他"从卒九千,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到之处"大国入城,小国入保(堡)"。"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而他在劳动人民心中却有很高威望。《荀子·不苟》说:"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不息"。《吕氏春秋·当务》篇记载了他论述的五条起义之道,即:"中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时,智也;分均,仁也"。《史记》称:"其徒颂义无穷"。他对奴隶主恨之入骨,誓"死而操金锥以葬","下见六王、五伯,将敲其头矣",反映了其革命精神。

『柒』 一棵草一棵树两顶帽子是什么成语

一草一木
出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意思是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平常的东西。

『捌』 指什么为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指()为()”成语有7个:
1、指腹为婚
zhǐ fù wéi hūn
【解释】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2、指皂为白
zhǐ zào wéi bái
【解释】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3、指天为誓
zhǐ tiān wéi shì
【解释】誓:发誓。指着天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4、指腹为亲
zhǐ fù wéi qīn
【解释】孩子尚未出生,在母腹中即由双方家长订立婚约。
5、指树为姓
zhǐ shù wéi xìng
【解释】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
6、指皁为白
zhǐ zào wéi bái
【解释】指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7、指鹿为马
zhǐ lù wéi mǎ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玖』 关于抢劫的成语

【趁火打劫】: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打家劫盗】:劫:抢夺。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盗跖之物】: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奸掳烧杀】: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

【江洋大盗】:在江河湖海抢劫行凶的强盗。

【拦路抢劫】:在路上或路附近抢劫。特指对行人的抢劫。

【没本营生】:不需本钱的生意。指抢劫。

【明火持杖】: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明火执械】: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明火执仗】: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明抢暗偷】:公开抢劫,暗中偷盗。

【犬吠之警】:指抢劫、偷窃之类。

『拾』 描写生气的成语

怒发冲冠
【拼音】: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示例】:~,凭栏处,潇潇雨歇。 ★宋·岳飞《满江红》词
【近义词】: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反义词】: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