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有哲学的四字成语

有哲学的四字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2-15 04:38:27

㈠ 中国四字成语及哲学道理

清静无为 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生生不息 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
生生不已 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形容一切生物新陈代谢,永无停止。
无边风月 无边:无限;风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修齐治平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一分为二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㈡ 有关哲学的四字词语

清静无为 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回必强为。
生生答不息 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

生生不已 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形容一切生物新陈代谢,永无停止。

无边风月 无边:无限;风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修齐治平 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一分为二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㈢ 哲学的四字成语

有哲理的四字词语很多,如知足常乐、有容为大、无欲则刚、上善若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盈、前后相随、有志事成、大器晚成、大智若愚等等,都是哲学名词.

㈣ 有哲理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哲理四字词语“按图索骥”: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内事机械、容死板。
哲理四字词语“呆若木鸡”: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哲理四字词语--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哲理四字词语--曲高和寡:比喻知音难得。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哲理四字词语--涸辙之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哲理四字词语--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㈤ 有“哲”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明哲保身

【拼音】: míng zhé bǎo shēn

【解释】: 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出处】: 《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 哲人其萎

【拼音】: zhé rén qí wěi

【解释】: 指贤人病逝。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靡哲不愚

【拼音】: mǐ zhé bù yú

【解释】: 靡:没有;哲:哲人。没有一个哲人不出现愚蠢的时候。比喻任何人都会犯错误。

【出处】: 《诗经·大雅·抑》:“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 往哲是与

【拼音】: wǎng zhé shì yǔ

【解释】: 往哲:先哲,前贤;与:赞许。古代圣贤所赞许的。

【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知人则哲

【拼音】: zhī rén zé zhé

【解释】: 指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即可谓之明智。

【出处】: 《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曾运乾正读:“哲,智;官,任……言知人则能器使。”

㈥ 有哲理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拔苗助长[bá miáo zhù zhǎng]: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刻舟求剑[kè zhōu qiú jiàn]: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5、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㈦ 含有哲理的四字成语

哲理四字词语“按图索骥”: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哲理四字词语“呆若木鸡”: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哲理四字词语--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哲理四字词语--曲高和寡:比喻知音难得。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哲理四字词语--涸辙之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哲理四字词语--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㈧ 有哲理的四字成语

哲理四字词语“按抄图索骥”:按照图袭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哲理四字词语“呆若木鸡”: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哲理四字词语--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哲理四字词语--曲高和寡:比喻知音难得。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哲理四字词语--涸辙之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哲理四字词语--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㈨ 含有哲学意义的四字成语

有舍有得、积少成多、刻舟求剑、盲人摸象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