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描写很多人的成语有什么成语有什么成语

描写很多人的成语有什么成语有什么成语

发布时间: 2021-02-28 01:23:00

① 描写人多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人多的成语有: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门庭若市
1、人山人海
拼音:rén shān rén hǎi
解释: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明末冯梦龙《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这寺中每日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布施的财物不计其数。
译文:这寺庙每天人群如山似海,好不热闹,不是的钱财物品也不计其数。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定语、宾语;用于公共场所
近义词:川流不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人来人往
反义词: 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例句:节日的公园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2、熙熙攘攘
拼音:xī xī rǎng rǎng
解释: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译文:天下的人和乐,都为了利益的到来,天下的人纷乱你都为了利益的失去。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喧闹。
近义词:门前冷落、门可罗雀
近义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例句:庙会上,人们熙熙攘攘,节目各式各样,物品五花八门。
3、人头攒动
拼音:rén tóu cuán dòng
解释::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
出处:现代岁惟《你是长夜,也是灯火》:”她喜欢他身陷茫茫人海,人头攒动,烟熏火燎,菩萨
低眉颂,红尘万户侯。

近义词:熙熙攘攘,人流如潮,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反义词:人烟稀少,人迹罕至。
例句:测试发射的指挥大厅里灯火辉煌,人头攒动。
4、摩肩接踵
拼音: mó jiān jiē zhǒng
解释:肩碰肩,脚碰脚。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出处:2002 年 5 月 5 日《文汇报》谢大光《走进周庄》“小心踏上拱桥,周庄顿时立在面前:街
楼古屋参差着,逶迤着,摩肩接踵地向你涌来,倒显得桥下的水流淌得如静止一般。“
用 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
近义词: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接踵比肩、人头攒动
反义词:门可罗雀
例句: 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5、门庭若市
读音:mén tíng ruò shì
解释: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车水马龙、车马盈门 、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例句:老舍《四世同堂》:“粉妆楼有许多朋友,一天到晚门庭若市。”

② 形容"人多"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1、人山人海

读音:[ rén shān rén hǎi ]

释义: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专明·施耐庵《水浒全传属》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2、络绎不绝

读音:[ luò yì bù jué ]

释义: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3、熙熙攘攘

读音:[ xī xī rǎng rǎng ]

释义: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③ 形容人多的成语都有哪些。

人来人往、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接踵而至、络绎不绝
一、人来人往 [ rén lái rén wǎng ]

【解释】: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译文】:这两人来人去三天,我瞧着那些人都照不到响应,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拿点心里儿才好。
二、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释】: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译文】:每天有那一般打分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可能是唱歌,人聚集得非常多。
三、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

【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译文】: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四、接踵而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自】:战国 刘向《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译文】:你来,我听到的,千里有一人,这是并肩站着,百世而一个圣人,如果随脚跟而来的,现在你一下子就看到七人,那人不也是人啊
五、络绎不绝 [ luò yì bù jué ]

【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出自】: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译文】:逃入塞外的人接连不断

④ 表示“人很多”的成语有哪些

1.人山人海

【拼音】: rén shān rén hǎi

【解释】: 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举例造句】: 节日的公园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2.摩肩接踵

【拼音】: mó jiān jiē zhǒng

【解释】: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举例造句】: 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3.熙熙攘攘

【拼音】: xī xī rǎng rǎng

【解释】: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举例造句】: 共青团员都打扮成去远足的样子,每人提了个提包,有的是挂包,熙熙攘攘的会集在厂里的球场上。

4.水泄不通

【拼音】: shuǐ xiè bù tōng

【解释】: 泄: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

【举例造句】: 热心的读者除邮局汇捐款络绎不绝外,每天到门口来亲交捐款的,也挤得水泄不通。

5.风雨不透

【拼音】: fēng yǔ bù tòu

【解释】: 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

【举例造句】: 里三层,外三层,把老爷和公子围了个风雨不透,都挤着要听听这到底是怎么一桩事。

⑤ 形容人很多的成语有哪些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人满为患,人来人往,比肩接踵。

⑥ 形容人多的成语有什么

万人空巷、
人山人海、
纷至沓来、
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
摩肩接踵、
门庭若市、
人声鼎专沸、
人头攒动、
水泄不通属、
人满为患、
熙来攘往、
人多势众、
成千盈百、
人流如潮、
项背相望、
挨肩擦背、
亚肩迭背、
屯街塞巷、
踵趾相接、
比肩迭踵、
连接不断、
填街塞巷、

⑦ 描写人非常多的成语有哪些

人山人海
rénshānrénhǎi
[释义]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专的人特别多。
[语出属] 《西湖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正音] 山;不能读作“sān”。
[近义] 川流不息 人头攒动
[反义] 荒无人烟 人迹罕至
[用法] 多用于公共场所。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形容人多的程度;像大山大海一样;而“摩肩接踵”既形容人多;同时也写出人的感觉;即“摩”和“接”;强调人拥挤程度。而~不强调人的感觉和拥挤程度。
[例句]

⑧ 描写人的成语有哪些

一表有才,风度翩翩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