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2至狐狸成语故事

2至狐狸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18 10:26:38

⑴ 请搜一下跟狐狸有关的成语故事

【豺狐之心】: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城狐社鼠】: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归正守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归正首丘】: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狐奔鼠窜】:像狐狸和老鼠那样东逃西窜。形容狼狈逃窜的样子。

【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狐狸精】: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狐媚惑主】:传说狐狸能用媚态来迷惑人。比喻做出各种媚态来讨好迷惑主人。

【狐媚猿攀】: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狐凭鼠伏】: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狐潜鼠伏】: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狐死首丘】: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狐疑不定】: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狐疑不断】: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狐疑不决】: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狐疑未决】: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集腋为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同“集腋成裘”。

【简落狐狸】: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狼顾狐疑】: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镒:古时重量单位,合二十两;白:狐狸腋下的白毛皮。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用一只狐狸的毛制成的。比喻治国需要众多人才的力量。

【社鼠城狐】: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首丘夙愿】: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夙愿:久已怀着的愿望。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首丘之念】: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首丘之情】: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首丘之思】: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首丘之望】: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久有怀念故乡或归葬故土的愿望。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

【宵狐之腋】:宵:通“小”;腋:腋窝。小狐狸腋下的毛皮。比喻珍贵的东西。

【一狐之腋】: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一丘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与狐谋皮】:谋:商量。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与狐谋裘】: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与狐议裘】: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⑵ 和狐狸有关的成语故事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2至狐狸成语故事扩展阅读:

与狐狸相关成语:豺狐之心、城狐社鼠、归正守丘、狐奔鼠窜、狐虎之威

1、豺狐之心: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材(豺)狐之心,诛妾家破芒(亡)消。”

翻译:最近听说楚王无道,于是发材(豺)狐狸的心,被我家破芒(亡)消失。

2、城狐社鼠: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翻译:那是把木头而涂的,老鼠因而拜托了,薰的恐怕就烧毁木头,浇水就害怕失败的道路。这是老鼠不能被杀死的,以社原因。

3、归正守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翻译: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

4、狐奔鼠窜:像狐狸和老鼠那样东逃西窜。形容狼狈逃窜的样子。

出处:宋书·《索虏传》:“或有狐奔鼠窜,逃首北境,而辄便苞纳,待之若旧,资其粮仗,纵为寇贼。”

翻译:有狐狸跑老鼠窜,逃避首北境,而就包容接纳,待他如旧,凭借其粮食武器,即使是敌人。

5、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出处 :现代 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我已经逃到厦门,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

⑶ 狐假虎威的经典成语故事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在深山里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专抓住了它。狐狸就编出一个属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狐狸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于是老虎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森林中的小兽们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夺路逃命。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这个故事告诫孩子们,要善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弄清真相。同时也说明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盲目信从,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⑷ 改编成语故事

一天,狐狸饿了,它去森林里找食物吃。
它走进了森林,不幸的是它碰上了凶猛的老虎。狐狸刚想跑,老虎却说:“我不吃你,听说每个动物都怕你是吗?”狐狸连忙点头,因为他怕老虎。老虎又说:“我倒要看看,到底谁怕谁?”狐狸带路走在前面,他和老虎来到动物的面前,老虎对着动物们说:“你们都怕狐狸是吗?”动物们因为都怕老虎,所以异口同声地说:“是。”老虎信以为真,就对狐狸说:“那好吧!今天我就放过你,但下次我如果还碰见你的话,你就没那么好运了!”
第二天,狐狸又碰上了那只老虎,老虎不像上次那么好说话了,它猛扑上去,想吃狐狸。狐狸却忙说:“老虎大哥,这次我要带你去一个地方。”老虎梗着狐狸再次出现在百兽面前,动物见到了老虎,撒腿就跑。狐狸嘲笑地对老虎说:“这次,我用实际告诉了你,动物们都怕我。“老虎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它想:既然动物们那么怕它,谁也不敢惹它,那么我吃它又有什么用,假如我吃了它,百兽一定会找我算账的。
老虎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从此,它再也不吃狐狸了,也不再吃其他动物了,它改为吃素食,成为了人见人爱的老虎。
这篇改编的文章告诉我们:只要面对困难,不向困难低头,勇敢面对,你就是一位勇敢的人了。所以,我希望阿加能够从现在开始,变得勇敢起来,做一名勇敢的少先队员。

⑸ 成语故事小狐狸借尾巴

一个很冷的冬天,饥饿的狐狸来到河边钓鱼,在寒风中举着鱼杆的手都快冻僵了,却一条鱼也没钓上来。这时,一只胖墩墩的黑熊走了过来,说:“狐狸兄弟,这么冷的天,竹杆怎么能钓得到鱼呢,得用你自己热乎乎的尾巴才能钓着鱼。”狐狸听信了黑熊的话,咬咬牙把自己的尾巴放进了冰冷的河水里,不一会儿,河水结冰了。狐狸的尾巴被冻在了河里,拔不出来,狐狸用力一挣扎,尾巴断了,半截在身上,半截在冰冻的河水里,狐狸只好拖着半截断了的尾巴回到了家里。
森林里就要召开一年一度热闹无比的化妆晚会,没有尾巴多难看啊。于是,狐狸找到小兔子想借尾巴。小兔子正在吃早饭,看见断了半截尾巴的狐狸来了,捧腹大笑:“狐狸先生,你不是要来抢我的早饭吧?”狐狸尴尬地笑笑,说:“别误会,我来是想找你借尾巴的。”小兔子说:“狐狸先生,你的尾巴又红又长,我的尾巴却又白又短,哪配得上你这一身红色的皮毛呢。”说完便微笑着将狐狸请到了自己的家门外。狐狸想:不借就不借,我还有好多朋友呢!
狐狸又找到小松鼠。狐狸说:“小松鼠,我的尾巴被冻在河里了,能把你的尾巴借我用用吗?”小松鼠说:“你还好意思说,你以前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又是把小兔子的冬粮偷走啦,又是把绵羊婶婶家的宝宝骗丢啦,我才不会把尾巴借给你这样的坏蛋呢!”狐狸又被赶到门外。
狐狸着急了,再找不到尾巴,晚会上就要成为朋友们的笑柄了,没办法,只好再去找自已的好兄弟狼了。谁知狼说:“嘻嘻,我的好兄弟,我总共只有这么一条尾巴,借给你后,我怎么去参加化装晚会啊?再说,没有尾巴的狐狸不是更漂亮了嘛!哈哈哈哈……”狐狸气得浑身发抖,可惜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灰溜溜地走了。狐狸想:我以前不是对狼挺好的嘛,他竟然这么忘恩负义,不借尾巴给我。
狐狸正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老牛伯伯正好走过,看见狐狸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问道:“狐狸,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啊?”狐狸便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牛伯伯,老牛伯伯听完后,语重心长地说:“狐狸,你以前坏事做得太多了,现在朋友都不理你了,你要做些好事,让大家都喜欢你才行啊,赶快行动吧。”

⑹ 关于老虎和狐狸的成语故事

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 hú jiǎ hǔ wēi ]

  • 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出 处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例 句

    1. 他哥哥当还乡团团长,他~仗着他哥哥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⑺ 动物狐狸的成语故事

豺狐之心 城狐社鼠 董狐之笔 董狐直笔 篝火狐鸣 狗党狐朋 狗党狐群 狗走狐淫
狐奔鼠窜 狐不二雄 狐唱枭和 狐虎之威 狐假鸱张 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 狐狸尾巴

⑻ 狐凭鼠伏成语故事

狐凭鼠伏 hú píng shǔ fú [释义] 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语出] 《三元里平夷录》:“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像狐狸、老鼠那样潜伏藏匿 狸、老鼠一样凭借掩体潜伏着。凭,依据。“狐”与“鼠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