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瓯瓢饭饮成语

瓯瓢饭饮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18 10:54:47

A. 夸茶好的词语,比如说成语,或者诗句都可以

以下是关于夸茶的诗:


1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2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3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4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5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6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7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以下是关于夸茶的词语:

碧绿清澈,清香扑鼻,一旗一枪,清新爽人,嫩绿透亮 人间极品 回味悠长

拓展资料: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茶树品种

从分类上认定,它们分属于四个系:

1 五宝茶系:广西茶、大苞茶、广南茶、五室茶、疏齿茶;

2 五柱茶系:厚轴茶、五柱茶、老黑茶、大理茶、滇缅茶、园基茶、皱叶茶、马关茶、哈尼茶、多瓣茶;

3 秃房茶系:勐腊茶、德宏茶、突肋茶、拟细萼茶、假突房茶、榕江茶、紫果茶、多脉茶;

4 茶系:茶、苦茶(变种)、白毛茶(变种)、普洱茶、多萼茶、拟细萼茶,元江茶、高树茶。

B. 宪、饮、桑、和、瓢、饭、唳、瓯、尘、风、同、鹤、原、声、枢、光组成成语,

风声鹤复唳

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释义制] 唳:鹤叫声。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谢玄传》:“余众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

  • 瓯饭瓢饮

    编辑

  •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瓯:小盆,指瓢勺之类的饮器。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原指以瓢勺饮水。后用来比喻生活简朴。

    原宪桑枢、

    和光同尘、

C. 瓯字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瓯字成语 相关的成语:
金瓯无缺
冰瓯雪椀
雪碗冰瓯
百二金瓯

D. 分别用水高光义恩和山金饭宪瓢枢漫饮桑尘同厚原瓯组成喻指安贫乐道的成语

原宪桑枢,
就是这个成语,
指的是安贫乐道,

E. 瓯开头的成语

瓯饭瓢饮

成语解释

瓯:小盆。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生活清苦

F. 和农业有关的成语

安居乐业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出处:《汉书·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比年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出处:《晋书·傅玄传》:“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
比岁不登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出处:《汉书·成帝纪》:“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
不稼不穑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崇本抑末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出处:《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风调雨顺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出处:《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服田力穑 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耕耘树艺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出处:《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G. 和厚同华饭金水山义风光恩瓢漫正尘饮高茂的成语做成成语

1、水漫抄金山

2、风华正袭茂

3、和尘同光

4、瓯饭瓢饮

5、恩高义厚

瓯饭瓢饮

ōu fàn piáo yǐn

【解释】瓯:小盆。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生活清苦

【近义词】箪食瓢饮

H. 形容不要脸成语

1、厚颜无耻

【拼音】hòu yán wú chǐ

【释义】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反义词】高风亮节;忠厚老实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贬义。

【出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见《文选》卷四十三):“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拓展资料

造句:

一、厚颜无耻:

1、那个叛徒贪生怕死,厚颜无耻的嘴脸,令人厌恶。

2、日寇厚颜无耻,妄想侵占整个中国。

3、主人已经下了逐客令了,他还在厚颜无耻地说个不停。

4、他年纪一大把了却做出这种事情,真是厚颜无耻。

5、光天化日之下,还睁着眼睛说瞎话,真是厚颜无耻!

二、恬不知耻:

1、自己国内种族岐视泛滥,反而指责别国不讲人权,真是恬不知耻。

2、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恬不知耻地冤枉别人。

3、他做出那些丑事后,竟然还恬不知耻地到处张扬。

4、这个村长常常得意地谈起他花天酒地的生活,真是恬不知耻!

5、有些人穿得挺时髦,貌似很有身份,却恬不知耻地在公共场所乱扔果皮。

I. 关于瓯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瓯饭瓢饮、冰瓯雪椀、金瓯无缺、百二金瓯、雪碗冰瓯

瓯饭瓢饮
【成语拼音】:ōu fàn piáo yǐn
【拼音代码】:ofpy
【成语解释】:瓯:小盆。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冰瓯雪椀
【拼音】: bīng ōu xuě wǎn
【解释】: 瓯:水盂;椀:水碗。晶莹透亮的水盂,纯净洁白的水碗。指质地纯净的洗涤毛笔的工具。
【出处】: 《有宋嘉话》:“杨徽之诗,太宗写其警句十联于御屏上,僧文宝云:‘必以天池浩露,涤笔于冰瓯雪椀中,方与此诗相副。’”
金瓯无缺
【拼音】: jīn ōu wú quē
【解释】: 金瓯:盛酒器,比喻国土。金瓯没有残缺。比喻国土完整。
【出处】: 《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百二金瓯
【拼音】: bǎi èr jīn ōu
【解释】: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出处】: 宁调元《壬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雪碗冰瓯
【拼音】: xuě wǎn bīng ōu
【解释】: 瓯:盆碗之类的器皿。形容碗、盆器皿洁白干净。也比喻诗文清雅。
【出处】: 宋·范成大《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诗:“葛中羽扇吾方健,雪碗冰瓯子句清。”

J. 饮,同,水,光,漫,山,成,瓢,饭,水,金,瓯组成的成语

瓯饭瓢饮,
水漫金山,
有这俩成语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