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语文试题成语题七年级下册

语文试题成语题七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 2020-11-18 17:08:04

⑴ 我要七年级下册语文选择题,选用错成语5题,选病句5题,选用错标点符号5题。

病句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无扎实的基础是提高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前提。
B.李老师找我谈话,怂恿我努力学习。
C.我们必须及时改正、随时发现工作中的错误。
D.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没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是评定好文章的标准之一。
B.听到殷雪梅老师去世的噩耗,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C.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文艺节目、舞蹈、相声等。
D.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尽力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想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通过“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
C.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D.食品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成语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3.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 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市短小精悍的民俗节目《鼓盆歌》,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亮相。
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新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首府大跨越,我们怎么干?”乌鲁木齐人已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当做实现首府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
B.6月11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开赛以来,球迷们天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场比赛结束后仍对球星的表现评头论足,强聒不舍,尽情享受着体坛的“豪门盛宴”。
C.今年年初以来,大蒜、绿豆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D.面对我市多年来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据2009年环境监测显示:优级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

标点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 )
A.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梳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
C.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了。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长期以来,我们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B.只要掌握解题技巧,你就会懂得如何解答同类问题了?
C.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汉子也流泪了。
D.为什么我会进步如此神速呢?因为我得到了名师的指点。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你好好思考一下,说说一面句子中加点的字为什么用得准确?
B.友善待人,表明人的胸怀宽广;精神境界纯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C.“怠慢了时间,也就怠慢了生命,”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要珍惜现在。
D.刘庄党支部从多年来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创造更多的财富,既要靠政策,也要靠科学。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C.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D.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这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西?
B.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C.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达到了与艺术家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D.新疆的胡杨,甘肃的火炬树,黑龙江的暴马丁香,西藏的高山松,广东的大王椰……真可谓四海奇树、五洲绝品都汇聚在世博园内。

⑵ 初中语文试卷成语选择题,越多越好

试题: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答案:A
A. 袖手旁观 xiù shǒu páng guān
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B. 雨后春笋 yǔ hòu chūn sǔn
解释: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C. 妙手偶得 miào shǒu ǒu dé
解释: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D.根深蒂固gēn shēn dì gù
解释: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2下列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 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答案:B 处心积虑为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
A.流连忘返 liú lián wàng fǎn
[解释] 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B.处心积虑 chǔ xīn jī lǜ
[解释] 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为贬义词。)
C.赏心悦目 shǎng xīn yuè mù
[解释]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D.死灰复燃 sǐ huī fù rán
[解释]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为贬义词。)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目是:( )
A. 诸如此类的句子,委实不胜枚举。
B. 这是一篇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
C.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 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答案:D 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本句中方法得当,应该是“事半功倍”。
A. 不胜枚举 bù shèng méi jǔ
[解释] 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B. 雅俗共赏 yǎ sú gòng shǎng
[解释]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C. 沧海一粟 cāng hǎi yī sù
[解释] 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4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农村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信息,让农民们获益匪浅。
B.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C.谎言让他感到惴惴不安,终于,他鼓足勇气,走到了老师面前。
D.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答案:B 解析: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没有商品畅销的意思。在此可替换成“供不应求”。
A. 获益匪浅 huò yì fěi qiǎn
[解释] 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其中“匪”是“不”的意思。 误写:获益非浅
B. 炙手可热 zhì shǒu kě rè
[解释]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C. 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解释]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D. 望文生义 wàng wén shēng yì
[解释]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误写:望文生意

⑶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1-2单元所有成语(急用)

争妍斗艳:争抢着展现自己的美丽、艳丽。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积伶积俐:非常伶俐。

空空如也:空荡荡的样子。

三眼一板:比喻有条理,合规矩。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络绎不绝: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无可言喻:无法用语言来说明。

优哉游哉: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

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拿不出办法解决。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怒不可遏:怒气冲冲,难以抑制。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指国家的兴盛、灭亡,每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对待。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

轻举妄动: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不解之缘:难以分开的缘分。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流连忘返:留恋景色或某种事物,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去。

嗯,这些是从七下的课本中找的,不知对你有用么?

⑷ 初一下语文成语运用60题

虽然有的题目比较费时间,但是也只能 这样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多和老师交流,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老师是很乐意学生去问问题的,问多了 老师也会给很多学习上的建议

⑸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字,词,成语,句子习题集锦及答案 试题 有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第一讲:现代文
一、字词扫描
1.会读会写
第一课

痴想(chī xiǎng)
隐秘(yǐn mì)
铁青(tiě qīng)
凝成(níng chéng)
诱惑(yòu huò)
喧腾(xuān téng)
一瞬间(yī shùn jiān)
大事渲染(dà shì xuàn rǎn)
宣泄(xuān xiè)
寒暄(hán xuān)
水泄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
一泻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第二课

训诫(xùn jiè)
耸立(sǒng lì)
迂回(yū huí)
凝视(níng shì)
啜泣(chuò qì)
啜茗(chuò míng )
笔耕不辍(bǐ gēng bú chuò)
点缀(diǎn zhuì)
纳罕(nà hǎn)
瘦骨嶙峋(shòu gǔ lín xún )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
头晕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
故弄玄虚(gù nòng xuán xū)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

第三课

零落(líng luò)
断续(àn xù)
收敛(shōu liǎn)
宽恕(kuān shù)
卑微(bēi wēi)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
聒聒(guō guō)

第四课

嚷(rāng)
穗(suì)
舱(cāng)
绽(zhàn)
沉淀(chén diàn)
凑(còu)
酿(niàng)
发端(fā ān)
终极(zhōng jí)
迸溅(bèng jiàn)
挑逗(tiǎo dòu)
繁密(fán mì)
伫立(zhù lì)
凝望(níng wàng )
笼罩(lǒng zhào)
伶仃(líng dīng)
稀零 (xī ling)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
仙露琼浆(xiān lù qióng jiāng)[来源:学。科。网Z。X。X。K]
蜂围蝶阵(fēng wéi dié zhèn)
盘虬卧龙( pán qiú wò lóng)
浮想联翩(fú xiǎng lián piān)
甘拜下风(gān bài xià fēng)
羁绊(jī bàn)[来源:学+科+网Z+X+X+K]
挑衅(tiǎoxìn)
澎湃(péng pài)

2.会译会用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3) 纳罕:惊奇,诧异。
(4)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5) 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心烦
(6) 宽恕:宽容饶恕
(7)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来源:学科网]
(8)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来源:学.科.网Z.X.X.K]

二、文句采撷
课内积累
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3、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 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4、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5、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课外拓展
吟咏花木的诗句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B.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E.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F.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G.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H.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I.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J.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三、文学资讯[来源:学,科,网Z,X,X,K]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 的胜利。
3、《短文两篇》(蝉)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贝壳)作者席慕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四、基础演练
1.下面的注意有误,请改正。
痴(chí)心 隐(yníg)秘 绽(diàn)开 瀑(bào)布 凝(líng)成[来源:Zxxk.Com]
擎(qín)天 啜(zhuì)泣 盘虬(yóu) 骚(shāo)扰
2.找出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擎天憾地 白白糟塌 蜂围蝶镇 驻立凝望 孤零希落 庸禄无为 灰心伤气
错别字:
改正:
3.解释下列成语。[来源:学*科*网]
小心翼翼:肃然起敬: 忍俊不禁 :怡然自得:庞然大物:明察秋毫
4.结合语境解释下面黑体词语。
(1)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来源:学.科.网Z.X.X.K]
解释:
(2)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解释:
参考答案
1、chī yǐn zhàn níng qíng chuò qiú sāo
2、憾——撼 塌——蹋 镇——阵 驻——伫 希——稀 禄——碌 伤——丧
3、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忍俊不禁:忍不住笑。怡然自得:愉快,自得其乐。庞然大物:形容体识大而笨重的东西。明察秋毫:比喻非常精明,任何的小问题都看得清清楚楚。
4、(1)、嶙峋:形容身体瘦弱的情形。(2)、这是比喻的说法,把生命比作长河。
五、阅读提升(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一)阅读这首诗的第一节,完成下列问题。
在山的那边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1、 为什么我爬上了山顶,却哭着回来了?
2、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个诗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 从这节诗中可以读出“山”与“海”的具体含义吗?请简析。
解析:第1题考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2题考对诗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第3题考对诗歌精练含蓄语言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2、 拟人。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现“我”内心极度的失望。
3、 对于“海”,我是怀着隐秘的想望去追求的,这里的“海”是一种光明、自由、理想境界的象征。而“山”,却“给我的幻想打了个零分”,敲碎了“我”的美梦,让“我”的理想落空。这里的“山”,是通向理想的道路,是重重的困难、道道的难关。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换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
⑥每一穗( )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 )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 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们心底。
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 ),它张满了帆,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⑩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开篇独句成段,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3、第②段“辉煌”一词什么意思?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有什么作用?
5、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写出藤萝花 的什么特点?
6、第⑦段“我只是仁立凝望”中的“凝望”可否换成“观望”为什么?
7、第⑦段自然段画浪线句“流着流着”照应了前面的哪个词?
8、第⑨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9、第⑩段用“浅紫色”形容“芳香”是否搭配不当?为什么?
10、从含义来看,这些选段缺少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缺憾?
参考答案
1、总起全文写作者的感受,强调紫藤萝花开得盛。2、rǎng suì diàn niàng 3、原意是光辉灿烂,文中指紫藤萝花开得艳。生动形象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情态。4、拟人、比喻,将紫藤萝花写活了,好象活泼的孩童,在欢笑在生长。一句比喻,又将紫藤萝花的艳丽情态表现出来了。5、开得很密,充满着活力。6、不可以。凝望指目不转睛地看着,形容看得出神。“观望”是张望的意思。用观望不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7、瀑布8、点明文章的中心,将文章的感情升华了。9、表面上看不搭配,从内容上看是搭配的,因为这里的浅紫色,不仅指颜色,它已变成紫藤萝花的代称了。10、这些选段缺少了回忆十几年前紫藤萝惨遭不幸的情景描述,这样,就使得第9段的主旨句缺少了照应,失去了概括力了。
第二讲: 文言文
一、词语积累
(一)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 身。
[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向]接近。
[昂首]抬头。昂,抬。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
[果]果真。
[唳(lì)]鸟鸣。
[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
[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二)、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语
[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 的样子。 [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
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阅读探究
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
物外之趣.
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一)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二)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
(三)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
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基础:细致的观察。关键 :丰富的想像。
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
1 有强烈的好奇心。②有细致的观察力。③有丰富的想像力。
迁移运用
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1 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2 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3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来源:学科网]
4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5 怀有一颗童心,6 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体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如:观察蚂蚁搬家,把它们想像成支援前线的“大军”;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把它当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坝堵住水源,而后打开塘坝,把它想象成黄河决堤;自己“过家家”时,拿松针当韭菜、拿手帕当被褥、拿布娃娃当孩子、拿小盒子当房屋,手动着,嘴说着,陶醉其中,其乐无穷。……)
生活中,你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心胸开阔,不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开,利用想像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都当成生活对自己的恩赐;有一点儿“阿Q精神”等。
阅读下列古诗,谈谈这首诗包含的情趣。
四、译文
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五、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着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作者童稚时,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
2、第三段中的“林”“兽”“丘”“壑”俱全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
3、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树”指的是:
4、作者的“物外之趣”,全凭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种趣物之外,你还能想到那些相似的且富有童趣的情形?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来源:学科网ZXXK]
5.作者从小就有如此闲情,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及,达到)。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折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 ,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选自晋朝葛洪《西京杂记》)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邑( )人大姓文不识 与其( )佣作而不求偿
时人畏服之如是( ) 邑人曰:“穷〔 〕矣!”
7、解释文中画“—— ”线的句子。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先生留听,更理前论:
8、请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匡衡勤读的两件小事。


参考答案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丛草、虫蚊、土砾凸者、凹者 3、癞虾蟆 土砾凸者 丛草 4、略5、略 6、同乡 他、指文不识 如此、像这样 穷尽 7、(1)我希望能把主人的书全部通读一遍 (2)先生停下来听我说,请您再谈谈前面的观点 8、(1)勤学无烛,穿壁引光读书 (2)与人佣作不求偿,愿读遍主人书。

⑹ 七年级下册语文成语和诗词试卷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 约客 赵师秀 ....................... 论诗 赵翼 ...................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