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隐敌

成语隐敌

发布时间: 2020-11-18 21:43:31

① 根据意思写成语 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卷包而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

② 隐藏在敌军内部的人.对应的成语

藏龙卧虎,

意思是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 深藏不露的人才。

③ 隐开头的打一个成语

隐字开头成语的:
隐隐约约
隐天蔽日
隐占身体
隐约其辞
隐忍不发
隐然敌国
隐名埋姓
隐鳞戢羽
隐鳞戢翼
隐介藏形
隐迹埋名
隐晦曲折
隐姓埋名
隐若敌国
隐忍不言
隐恶扬善
隐居求志
隐约其词
隐鳞藏彩
隐迹潜踪
隐迹藏名
隐隐绰绰

④ 写出表示“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意思的成语。急!!!!!!!!!!

卷旗息鼓 〖解释〗犹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⑤ 四个x若xx式的成语

旁若无人、固若金汤、口若悬河、置若罔闻、冷若冰霜、噤若寒蝉、判若鸿沟、洞若观火、判若两人、奉若神明、呆若木鸡、翩若惊鸿、判若云泥、视若无睹、弃若敝屣、契若金兰、灿若繁星等。
1、旁若无人
【解释】: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翻译】: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2、固若金汤
【解释】: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出自】:《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翻译】:一定会据城坚守,到处都像金城汤池一样,是很难攻取的。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3、口若悬河
【解释】: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翻译】:郭子玄议论好像瀑布泻水,源源不断不会枯竭。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4、置若罔闻
【解释】:置:放,摆;若:好像。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独有宝玉。”
【翻译】:宁荣二府上下内外人等,全部都不予理睬,除了宝玉。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5、冷若冰霜
【解释】: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态度。

⑥ 隐第一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隐恶扬善 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隐晦曲折 隐晦:不明显。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
隐介藏形 介:鳞甲。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隐居求志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隐鳞藏彩 比喻潜藏起来,等待时机。
隐忍不言 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
隐若敌国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隐姓埋名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隐约其辞 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隐占身体 隐藏、掩护自己真面目的意思。
隐迹埋名 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隐鳞戢翼 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隐鳞戢羽 比喻贤者隐居待时。同“隐鳞戢翼”。
隐名埋姓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以求不使人知。同“隐姓埋名”。
隐然敌国 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隐忍不发 隐忍:勉强忍耐,把事情藏在心里。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说。
隐天蔽日 把天遮住,把太阳也挡住了。形容覆盖的面积广大。
隐隐约约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隐约其词 指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亦作“隐约其辞”。

⑦ 一个黑影手举国家两个字的成语

隐若敌国

【拼音】yǐn ruò dí guó

【释义】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语法】: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隐然敌国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 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又,《史记·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

拓展资料

相关造句:

1、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做一名隐若敌国的人。

2、毛主席对于新中国来说是一名隐若敌国的领导人。

3、特朗普只会发推特治国,根本配不上成为一名隐若敌国的领导人。

4、叔叔曾经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隐若敌国的人,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5、邓小平对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来说,是一名隐若敌国的伟大领导人。

⑧ 军事上用以隐藏自己,麻痹敌人的成语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声东击西。

⑨ 军事上釆取措施,来隐藏自己迷惑敌人的四字成语

瞒天过海
【解释】: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出自】:清·无名氏《三十六记》:“瞒天过海。”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比喻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清阮大铖《燕子笺·购幸》[1] :“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嗏,只要赚几贯铜钱养阿正。”如:他干的那些瞒天过海的勾当,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另一例见于清朝如莲居士所著的《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向尉迟恭献上一计好让天子过海征东,此计就是瞒天过海。即瞒着天子李世民,运用木船装扮成岛屿的样子,在李世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过了海。
瞒天过海为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孙子兵法》
注: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就是说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瞒天过海”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所谓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以逸待劳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趁火打劫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声东击西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解析: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今天这个词语则引申至比喻欺骗的手法很高明。

⑩ 以“国”字造一个成语

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爱国一家 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安邦定国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安国富民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安国宁家 指治理国家。
败国丧家 败:衰败,沦亡;丧:丧失。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败国亡家 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
邦国殄瘁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保国安民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保家卫国 保卫家乡和祖国。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病国殃民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病民害国 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朝章国典 见“朝章国故”。
朝章国故 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赤心报国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敌国通舟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敌国外患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独立王国 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是的地区、部门或单位
蠹国病民 〖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残民 〖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害民 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蠹国耗民 〖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蠹国殃民 〖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黼国黻家 谓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富国安民 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富国强兵 〖解释〗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富国强兵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富国强民 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富国裕民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
富堪敌国 见“富可敌国”。
富可敌国 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公忠体国 谓尽忠为国。
共商国是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国不堪贰 国家受不了两属情况的存在。
国步艰难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国仇家恨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
国而忘家 谓为国事而忘其家。
国尔忘家 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国耳忘家 见“国而忘家”。
国富兵强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国富民安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国富民丰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国富民强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国计民生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国家栋梁 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国将不国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国难当头 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国破家亡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国色天香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国色天姿 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国士无双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国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国无二君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国之干城 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虎狼之国
护国佑民 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皇亲国戚 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毁家纾国 见“毁家纾难”。
祸国殃民 祸:祸害;殃:灾难。指危害国家,残害百姓
家亡国破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矫国革俗 〖解释〗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矫国更俗 〖解释〗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巾国英雄 巾国:即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亦作“巾帼英雄”。
金闺国士 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尽忠报国 为国家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经邦纬国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经帮纬国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经国大业 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经国之才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精忠报国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举国若狂 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举国上下 指全国各方面的人。
举国一致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捐躯报国 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捐躯殉国 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绝国殊俗 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开国承家 谓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开国功臣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开国元老 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开国元勋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匡国济时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礼让为国 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里通外国 暗中勾结外国,阴谋叛国。
立国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卖国求利 见“卖国求荣”。
卖国求荣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民安国泰 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民富国强 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民困国贫 人民困苦,国家贫穷。
民生国计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民殷国富 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年经国纬 指以年为经,以国为纬的编写史书的方法。
破国亡家 〖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破家亡国 〖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破家为国 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
欺君误国 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齐家治国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杞国忧天 同“杞人忧天”。
杞国之忧 同“杞人忧天”。
强兵富国 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窃钩窃国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倾城倾国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倾国倾城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全国一盘棋 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
辱国丧师 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辱国殄民 见“辱国殃民”。
辱国殃民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入国问俗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三徙成国 见“三徙成都”。
丧权辱国 丧:丧失;辱:使受到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丧师辱国 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杀身报国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上医医国 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舍身为国 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四战之国 〖解释〗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体国经野 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天府之国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天香国色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天姿国色 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同舟敌国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亡国大夫 《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后因以“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亡国灭种 国家灭亡,种族灭绝。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亡国破家 〖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亡国之器 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亡国之社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亡国之声 指淫靡的音乐。
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为国捐躯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为国为民 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误国殃民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西方净国 【出处】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解释】指西方净土【示例】【故事
相忍为国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小国寡民 国家小,人民少。
兴邦立国 邦:国家。建立和振兴国家。
徇国忘身 徇:为国献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一国三公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移国动众 〖解释〗动摇国基及民心。
以身报国 〖解释〗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
以身许国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以身殉国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益国利民 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隐然敌国 见“隐若敌国”。
隐若敌国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忧国爱民 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忧国奉公 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忧国忘家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忧国忧民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有国难投 有国家却不能回去。
于家为国 为国家为人民。
裕民足国 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治国安民 治:治理;安:安定。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众人国士 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舟中敌国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周游列国 〖解释〗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主少国疑 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裕民足国 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隐若敌国 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西方净国 指西方净土
天府之国 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以身许国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尽忠报国,临难不苟
齐家治国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国富兵强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国尔忘家 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富可敌国 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国泰民安 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上医医国 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国色天姿 旧时形容女子容貌冠群。
国色天香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倾城倾国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国富民强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国富民丰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国富民安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尽忠报国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精忠报国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捐躯报国 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赤心报国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