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叫未雨什么意思
⑴ “未雨绸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最早是从哪传出的
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
释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
处
《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用
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近义词
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反义词
临渴掘井
典
故
“诗经”中有一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⑵ 成语未雨什么
未雨绸缪
发 音 wèi yǔ chóu móu
释 义 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内先做好容准备工作。
出 处 《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示 例 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⑶ 成语未雨绸缪的意思是什么如何造句
未雨绸缪
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拼音]
wèi yǔ chóu móu
[出处]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例句]
未雨绸缪之际,对手已展开强烈的广告攻势。
[近义]
居安思危 积谷防饥 防患于未然 早为之所 ...
[反义]
亡羊补牢 江心补漏 临渴掘井 贼去关门
⑷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句话里面有一个四字成语是什么
明代思想家朱伯庐的《治家格言》里说:“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临渴掘井: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⑸ 未雨触缪的成语意思
未雨触缪的意思不明白,给你未雨绸缪的解释。
成语解释: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成语使用: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⑹ 成语未雨绸缪的意思
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基本释义
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 处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例 句
为了迎战本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加紧训练。
⑺ “未雨绸缪”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wèi yǔ chóu móu ]
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 处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例 句
为了迎战本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加紧训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居安思危 积谷防饥 防患于未然 早为之所 有备无患 桑土绸缪 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养儿防老 预加防备 绸缪桑土 常备不懈 绸缪未雨 曲突徙薪未焚徙薪
反义词
亡羊补牢 江心补漏 临渴掘井 贼去关门 临阵磨枪 斗而铸兵
⑻ 未雨‘‘‘‘,过了是什么这是一个成语来的
词 目 未雨抄绸缪
发 音 wèi yǔ chóu móu
释 义 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 处 《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示 例 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⑼ 未雨绸缪什么意思
一、未雨绸缪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èi yǔ chóu móu,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出自《诗经·豳风·鸱鸮》。
二、原文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猫头鹰你这恶鸟,已经夺走了我的雏子,再不能毁去我的窝巢。我含辛茹苦,早已为养育雏子病了!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9)有一个成语叫未雨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未雨绸缪的典故
周武王后期,武王得了重病,大臣们焦虑万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示愿意代哥哥去死,请先王保佑武王恢复健康,祭毕,周公把祝辞封存在石室里,严令史官不得泄密。
事有凑巧,周公祝祷后的第二天,武王的病开始出现转机,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高兴。但不久,过度的操劳使武王旧病复发,终不治身亡。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王,史称周成王,周公受武王遗命摄政。
周公的摄政引起了管叔(武王的弟弟)等人的不满。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摄政是为了篡夺王位,从而引起了成王的怀疑,周公百口莫辩,离开了京都。
不甘心商朝灭亡的武庚(纣王的儿子)见周氏兄弟之间出现了矛盾,就派人去联络管叔等,挑拨他们与周公的关系,同时积极准备起兵叛乱。
周公经过两年的调查,终于查清了谣言的来源,知道了武庚准备叛乱的情况。他十分焦急,便写了一首名为《鸱鸮》的诗给成王。
诗的大意是:鸱鸮啊鸱鸮,你夺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掉我的窝!趁着天未下雨,我要剥下桑根的皮修补好门窗,我的手已发麻,嘴已磨损,羽毛也将落尽,可是我的窝还在风雨中飘摇!
这首诗以母鸟的口吻,反映了周公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但年轻的成王并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对此无动于衷。后来,成王无意中在石室里发现了周公的祝辞,深深为之感动,就立即派人把周公请回镐京。
周公回京后,成王派他出兵征讨三叔和武庚。周公足智多谋,很快平息了叛乱,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后来,人们便用“未雨绸缪”这个成语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