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中国历史故事成语有哪些

中国历史故事成语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0-11-19 04:20:28

Ⅰ 出自于中国历史故事成语有哪些

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歨、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
望梅止渴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完璧归赵 如卧薪尝胆 投笔从戎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篝火狐鸣 高山流水 指鹿为马 鸡鸣狗盗、凿壁偷光 图穷匕见 破釜沉舟 请君入翁 江郎才尽乐不思蜀 煮豆燃萁 纸上谈兵 再衰三竭 木牛流马 世外桃源 投笔从戎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投鞭断流 退避三舍 望梅止渴 草木皆兵 暗渡陈仓 拔山扛鼎 悬梁刺股 罄竹难书 怒发冲冠 毛遂自荐

Ⅱ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Ⅲ 中国历史故事种类繁多,其中来自历史故事中的成语有哪些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版(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权)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Ⅳ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成语最好!)急!!!!!!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的故事
典故:公元前496年,吴王夫差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夫差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
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

Ⅳ 中国古代神话成语故事都有哪些

有太多了,来我说几个希望自可以帮到你

Ⅵ 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成语有哪些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背水一战、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草木皆兵、

唇亡齿寒、

指鹿为马

Ⅶ 中国的历史四字成语有那些

"退避三舍"、"如火如荼"、"请君入瓮"、"望梅止渴"、"草木皆兵"

Ⅷ 出自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作法自毙”
商鞅原名卫鞅,变法成功后使秦国富国强兵,分封商地。但由于变法中内触及了容很多旧贵族的利益,书中见“商鞅相秦期间,商鞅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孝公卒后,太子秦惠王立。公子虔之徒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国,魏人因公子昂曾中其计而丧师,故拒不接纳。商鞅不得已而归秦,乃与其徒属发邑兵攻郑(今陕西华县),兵败被杀。带回都城遭惠王车裂,并灭其族。”
意思就指,商鞅在变法中得罪了公子虔等人,秦惠王继位后下令追捕商鞅。兵败后逃往商地,投宿旅馆。
店小二就说:“商君有令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没有办法的商鞅只有继续赶路,路上被捕后押运到咸阳行车裂。
简单的来说就是,商鞅变法中为便于管理人员流动,所以颁布法令要求投宿者必须有凭证。可是最后就是因为自己这条法令才使自己车裂身亡。后人延说“商鞅变法,作法自毙”。
意思: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作自受。比喻自己想出的办法,反而害了自己

Ⅸ 中国古代有哪些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Ⅹ 写出5个出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成语

退避三舍,秦晋之好、危于累卵、间不容发、朝秦暮楚、问鼎中原、如火如荼等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