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与耳不有关的成语

与耳不有关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19 10:06:16

『壹』 与“耳”有关的成语

  1. 面红耳赤、

  2. 耳聪目明、

  3. 掩耳盗铃、

  4. 震耳欲聋、

  5. 耳熟能详、

  6. 抓耳挠腮、

  7. 充耳不闻、

  8. 交头接耳、

  9. 洗耳恭听、

  10. 俯首帖耳、

  11. 耳濡目染、

  12. 如雷贯耳、

  13.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14.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15. 肥头大耳、

  16. 隔墙有耳、

  17. 耳目一新、

  18. 历历在耳、

  19. 不堪入耳、

  20. 忠言逆耳、

  21. 掩人耳目、

  22. 耳不离腮、

  23. 耳闻不如面见、

  24. 言犹在耳、

  25. 袖手充耳、

  26. 赁耳佣目、

  27. 三耳秀才、

  28. 酒酣耳热

  29. 耳听心受、

  30. 双珠填耳、

  31. 耳食之徒、

  32. 苦口逆耳、

  33. 耳顺之年、

  34. 垂头塞耳、

  35. 稗耳贩目、

  36. 发明耳目、

  37. 挝耳挠腮、

  38. 耳不忍闻、

  39.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40. 耳鬓厮磨、

  41. 墙风壁耳、

  42. 盗钟掩耳、

  43. 目达耳通、

  44. 疾雷不及塞耳、

  45. 属垣有耳、

  46. 掩耳而走、

  47. 黄耳寄书、

  48. 属人耳目、

  49. 善言不入耳、

  50. 接耳交头、

  51. 耳虚闻蚁、

  52. 悦人耳目、

  53. 废耳任目、

  54.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55. 帖耳俯首、

  56. 抓头挖耳

  57. 耳口相传、

  58. 眩目震耳、

  59. 舌敝耳聋、

  60. 鼎铛有耳、

  61. 耳鬓相磨、

  62. 倾耳戴目、

  63. 两豆塞耳、

  64. 方面大耳、

  65. 耳热眼花、

  66. 附耳射声、

  67. 耳视目听、

  68. 耳目喉舌、

  69. 嵬眼澒耳、

  70. 迅雷不及掩耳、

  71. 眼花耳热、

  72. 嵬目鸿耳、

  73. 耳目众多、

  74. 三日耳聋、

  75. 耳聋眼黑、

  76. 口耳并重、

  77. 马耳春风、

  78. 秋风过耳、

  79. 口耳之学、

  80. 濯缨洗耳、

  81. 在人耳目、

  82. 发皇耳目、

  83. 褎如充耳、

  84. 耳闻眼睹


『贰』 关于耳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耳的成语 :
面红耳赤、

耳聪目明、

掩耳盗铃、

震耳欲聋、

耳熟能详、

抓耳挠腮、

交头接耳、

充耳不闻、

俯首帖耳、

耳濡目染、

如雷贯耳、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洗耳恭听、

掩人耳目、

耳目一新、

肥头大耳、

隔墙有耳、

忠言逆耳、

历历在耳、

不堪入耳、

三耳秀才、

属人耳目、

挝耳挠腮、

言犹在耳、

赁耳佣目、

双豆塞耳

『叁』 包含耳不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 充耳不闻
【拼音】: chōng ěr bù wén
【解释】: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 《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举例造句】: 这里袁伯珍只装作充耳不闻,一面出了告示,按户收起捐来。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
【拼音代码】: cebw
【近义词】: 不闻不问、装聋作哑
【反义词】: 洗耳恭听
【歇后语】: 对牛弹琴;聋子戴耳机
【灯谜】: 龙;聋;装聋;聋子打铃
【用法】: 作谓语、定语;表示对别人的意见不在意

『肆』 跟耳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掩耳盗铃、
耳濡目染、
震耳欲聋、
耳提面命、
耳熟能详、
充耳不闻、版
隔墙有耳、
洗耳恭听、
耳鬓权厮磨、
耳目一新、
如雷贯耳、
忠言逆耳、
交头接耳、
耳顺之年、
不绝于耳、
掩耳盗钟、
面红耳赤、
口耳相传、
迅雷不及掩耳、
俯首帖耳、
耳闻目睹、

『伍』 与耳朵有关的成语

闭目塞聪 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蔽聪塞明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先由努力,后成自然。”
蔽明塞聪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宋·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出处:汉·刘熙《释名》卷二:“不瘖不聋,不成姑公。”
充耳不闻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盗钟掩耳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鼎铛有耳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宠待赵韩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骧劾奏赵普擅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杜耳恶闻 塞住耳朵不愿听。
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耳红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耳聋眼黑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身体·耳聋眼黑》:“《传灯录》,百丈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耳聋眼瞎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耳满鼻满 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耳目股肱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耳染目濡 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耳热眼花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耳濡目击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明·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耳濡目及 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明·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凡此诸条,耳濡目及,默化阴孚,匪言可悉。”
耳濡目染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耳视目食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出处: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耳视目听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出处:《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耳提面命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耳听八方 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耳听心受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陆』 与和耳有关的成语

与和耳有关的成语 :
面红耳赤、
耳聪目明、
掩耳盗铃、
震耳欲聋、
耳熟能详、
抓耳挠腮、
充耳不闻、
交头接耳、
洗耳恭听、
俯首帖耳、
耳濡目染、
如雷贯耳、
掩人耳目、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肥头大耳、
耳目一新、
历历在耳、
隔墙有耳、
忠言逆耳、
不堪入耳、
稗耳贩目、
耳闻不如面见

『柒』 关于耳朵的成语有哪些

避人耳目
不绝于耳
不堪入耳
充耳不闻
出口入耳
垂头塞耳
盗铃掩耳
盗钟掩耳
道听耳食
东风吹马耳
东风过耳
东风射马耳
耳报神
耳边风
耳鬓厮磨
耳聪目明
耳旁风
耳根清净
耳红面赤
耳目股肱
耳目一新
耳目昭彰
耳染目濡
耳濡目染
耳食之谈
耳视目听
耳熟能详
耳提面命
耳提面训
耳听八方
耳听心受
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目睹
耳闻目染
耳闻眼见
耳闻则诵
肥头大耳

『捌』 与耳的有关的成语

与耳的有关的成语 :
面红耳赤、
耳聪目明、
震耳欲聋、
掩耳盗铃、
耳熟能详、
抓耳挠腮、
充耳不闻、
交头接耳、
俯首帖耳、
耳濡目染、
如雷贯耳、
掩人耳目、
耳目一新、
肥头大耳、
历历在耳、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洗耳恭听、
忠言逆耳、
隔墙有耳、
不堪入耳、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言犹在耳、
耳提面命、
帖耳俯首、
过耳春风、
顺耳悦目、
道听耳食、
逆耳忠言、
以耳代目、
发皇耳目、
善言不入耳、
捷雷不及掩耳、
耳虚闻蚁、
一人耳目、
耳不离腮、
逆耳利行、
酒酣耳热、
耳食之徒、
隔窗有耳、
耳顺之年、
耳目股肱、
耳闻眼睹、
赁耳佣目、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耳听心受、
面命耳训、
耳不忍闻、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盗钟掩耳、
苦口逆耳、
耳鬓厮磨、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三耳秀才、
舌敝耳聋、
属人耳目、
耳目众多、
耳热眼花、
双珠填耳、
眼花耳热、
倾耳戴目、
耳边之风、
耳视目听、
接耳交头、
目达耳通、
废耳任目、
两豆塞耳、
疾雷不及塞耳、
黄耳寄书、
属垣有耳、
濯缨洗耳、
耳口相传、
方面大耳、
耳目喉舌、
耳鬓相磨、
耳后生风、
不绝于耳、
拭目倾耳、
嵬目鸿耳、
眼瞎耳聋、
佯打耳睁、
抓头挖耳、
嵬眼澒耳、
六耳不同谋、
秋风过耳、
附耳射声、
瞽旷之耳、
三日耳聋、
马耳春风、
庸耳俗目、
西风贯驴耳、
耳闻不如目见、
疾雷不暇掩耳、
耳热眼跳、
口耳之学、
附耳低语、
过耳秋风、
杜耳恶闻、
过耳之言、
长目飞耳、
洋洋盈耳、
耳软心活、
耳闻能详、
疾雷不及掩耳、
倾耳拭目、
风吹马耳、
在人耳目、
迅雷不及掩耳、
撧耳顿足、
稗耳贩目、
目击耳闻、
挝耳揉腮、
蹑足附耳、
耳食之言、
耳满鼻满、
掩耳而走、
耸耳听闻、
春风不入驴耳、
垂头塞耳、
垂首帖耳、
泯耳攒蹄、
眩目震耳、
洗耳投渊、
伏首帖耳、
附耳密谈、
倾耳侧目、
耳聋眼黑、
惹人耳目、
鼎铛有耳、
悦人耳目、
发明耳目、
清耳悦心、
耳听八方、
法不传六耳、
双豆塞耳、
口耳并重、
挝耳挠腮、
感心动耳、
聊复尔耳、
墙风壁耳、
搔头抓耳、
言提其耳、
倾耳注目、
挖耳当招、
褎如充耳、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倾耳而听、
当耳边风、
垂耳下首、
东风射马耳、
黄耳传书、
赖有此耳、
妥首帖耳、
乱人耳目、
言不入耳、
豁人耳目、
附耳低言、
耳不旁听、
出口入耳、
禾头生耳、
耳目之欲、
袖手充耳、
耳闻不如面见、
东风吹马耳、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口耳相传、
耳闻则诵、
耳聋眼花、
顿足捩耳。

『玖』 和耳字有关的成语

面红耳赤、
耳聪目明、
掩耳盗铃、
震耳欲聋、
耳熟能详、
抓耳挠腮、
充耳不闻、
交头接耳、
洗耳恭听、
俯首帖耳、
耳濡目染、
如雷贯耳、
掩人耳目、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肥头大耳、
耳目一新、
历历在耳、
隔墙有耳、
忠言逆耳、
不堪入耳、
稗耳贩目、
耳闻不如面见、
耳食之徒、
属人耳目、
善言不入耳、
迅雷不及掩耳
耳不离腮、
言犹在耳、
三耳秀才、
袖手充耳、
酒酣耳热、
耳听心受、
赁耳佣目、
掩耳而走、
发明耳目、
垂头塞耳、
耳顺之年、
耳不忍闻、
苦口逆耳、
双珠填耳、
目达耳通、
疾雷不及塞耳、
属垣有耳、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眩目震耳、
挝耳挠腮、
盗钟掩耳、
墙风壁耳、
耳视目听、
耳目众多、
帖耳俯首、
耳鬓厮磨、
鼎铛有耳
倾耳戴目、
马耳春风、
耳虚闻蚁、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耳鬓相磨、
过耳春风、
黄耳寄书、
抓头挖耳、
耳口相传、
舌敝耳聋、
方面大耳、
眼花耳热、
接耳交头、
耳聋眼黑、
双豆塞耳、
嵬眼澒耳、
耳提面命、
逆耳忠言、
废耳任目、
三日耳聋、
口耳之学、
悦人耳目、
两豆塞耳、
耳热眼花、
不绝于耳、
附耳低言、
清耳悦心
嵬目鸿耳、
口耳并重、
拭目倾耳、
耳后生风、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当耳边风、
东风射马耳、
褎如充耳、
道听耳食、
发皇耳目、
乱人耳目、
眼瞎耳聋、
耳目喉舌、
倾耳侧目、
耳闻不如目见、
濯缨洗耳、
秋风过耳、
附耳密谈、
疾雷不暇掩耳、
妥首帖耳、
附耳低语、
以耳代目、
过耳之言、
聊复尔耳、
隔窗有耳、
顺耳悦目、
耳目股肱
耳食之言、
黄耳传书、
赖有此耳、
六耳不同谋、
西风贯驴耳、
言不入耳、
垂首帖耳、
逆耳利行、
附耳射声、
瞽旷之耳、
挝耳揉腮、
耳热眼跳、
耳闻眼睹、
挖耳当招、
在人耳目、
疾雷不及掩耳、
豁人耳目、
耳听八方、
法不传六耳、
过耳秋风、
庸耳俗目、
春风不入驴耳、
佯打耳睁、
东风吹马耳、
撧耳顿足、
耳聋眼花、
蹑足附耳
伏首帖耳、
耳不旁听、
口耳相传、
倾耳拭目、
搔头抓耳、
垂耳下首、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言提其耳、
捷雷不及掩耳、
耳软心活、
出口入耳、
洗耳投渊、
面命耳训、
耳目之欲、
倾耳注目、
耳闻则诵、
洋洋盈耳、
风吹马耳、
耳满鼻满、
倾耳而听、
杜耳恶闻、
顿足捩耳、
耳边之风、
目击耳闻、
长目飞耳、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禾头生耳
撧耳顿足: 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掩耳偷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掩耳盗钟”。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言提其耳: 揪着他耳朵。指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以耳为目: 拿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比喻不亲自了解情况,只听信别人说的。
撧耳揉腮: 形容焦急无计的样子。同“撧耳挠腮”。
庸耳俗目: 指学识浅薄的人。
游心骇耳: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
眼花耳热: 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眼饧耳热: 两眼半睁半闭,朦胧而视,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洋洋盈耳: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迅雷不及掩耳: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洗耳拱听: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妥首帖耳: 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塞耳盗钟: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塞耳偷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如风过耳: 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如雷灌耳: 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秋风过耳: 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倾耳注目: 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倾耳而听: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倾耳细听: 侧耳留意而听。
清耳悦心: 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
墙有耳: 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爬耳搔腮: 指急切无奈的样子。
飘风过耳: 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
挠腮撧耳: 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逆耳之言: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逆耳利行: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