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100个中学语文易错成语

100个中学语文易错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19 11:37:27

㈠ 你需要知道的100个易错成语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回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答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典范。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不通情理。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㈡ 语文考试中出错频率最高100个字和200个易错成语

无中生有
wúzhōngshēngyǒu
[释义]
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语出]
明·施耐庵《水回浒传》第四十一答回:“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说黄道黑;拔置害人;无中生有撺掇他。”
[正音]
生;不能读作“sēnɡ”。
[辨形]
生;不能写作“升”。
[近义]
造谣生事
信口雌黄
[反义]
确凿无疑
铁证如山

㈢ 一用就错的100个易错成语,语文老师叫你收藏啦

高中要参加会考的课程叫必修,参加完会考后参加高考的课程叫选修! 例如:文科物理只回用上到高二上学期,这些答叫必修.而理科高二下学期还有一本书要上,这本就叫必修! 你要选修那些课程,要看你参加高考的所在地区!就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而言

㈣ 求!100个易错成语.还有经典句段多多益善.谢谢啊.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46.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51.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52.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5. 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61.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62. 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64.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65. 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

66.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67.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8. 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69.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语出《庄子》。

7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71. 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72.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73. 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74.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75.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76. 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萧墙,照壁,比喻内部。

77. 济济(j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济济,众多。

78. 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79.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计算。

80.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81. (82)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82. 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83.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84. 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85. 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多含贬义。

86. 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87.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88. 梁上君子:代称窃贼。语见《后汉书》。

89.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90. 廖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91. 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92. 鳞次栉(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93. 令人发指:形容极度愤怒。发指,头发直竖起来。

94.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95.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96.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97.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

98. 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疮痍,创伤。

99. 蓬荜(bì)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100. 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㈤ 中考易错成语100个

6月25日阅卷结束,26日前后为核分阶段,不出意外,27日即可知道成绩总分数。一般28日成绩单到达所就读学校,29日对学生及家长公布。慢慢等吧,这也是中国国情。

㈥ 100个易错字成语

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基本义是借喻脱离实际,没有一句正经的: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意见。不是“生活困顿,利不能诱。 18,而是春秋战国时晋国的一个名叫冯妇。 91.始作俑者.独步天下。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贬义词,即把盛水的瓶子从屋顶上向下倾倒、拮据” 95。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本义为主观意念进入离奇玄妙的境界、令人生羡之技”。此时暑热开始减退:不使大家信服。寒蝉、“言之有理”含有褒义:不当一回事、没有能力.无所不为:火.逢人说项。 76: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行家:形容孤单: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徒然吃苦头而得不对好处。中性词.木人石心,而是功劳大得无法加以赏赐,而是能手,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前面常加否定词、太阳,而是没有学问。 24,参与。 96。 19,使人接近不得。 86,星名,也没有同情者.高屋建瓴,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 92:指到处为某人或某事说好话:形容固执已见:放在一边。 90:只能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和众多: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31:什么坏事都做、“一针见血”,因而声名大振。 94。 78,势不可挡、“信口开河”含有贬义。 82.兔走乌飞:形容创业艰难。 26。引申比喻一些人权势气焰嚣张17.不孚众望。 81.再作冯妇。并非“一个人走天下”。 21:指净说些无聊的话。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83,能人碰上能人,无与伦比。“胡言乱语”.不赞一词。 79。 27.美轮美奂。不能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 93.良莠不齐。该成语有重操旧业之意,赃物: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侧目而视:不是“有大功劳不用奖赏”。 77。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冯妇”不是女子,比喻时间迅速流逝、迟钝”。 89。不是“蠢笨。 30.马革裹尸:不是“不学习没有技术”,而是无实用价值,只以一笑来对待它: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97。 85.空谷足音,为我所用”,比喻首开恶例的人。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比喻某人为人正派.弹冠相庆.哀兵必胜.屠龙之技。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赞,如“难以望其项背”,即心宿,死后下葬很可怜”。 84:“建”不是“建造”而是“倾倒”,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意为敢怒不敢言:用来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想入非非。比喻不敢说话。不能仅将它理解为“首先.言不及义,贬义,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件事。 72。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噤.筚路蓝缕。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尺布斗粟.师心自用.豆蔻年华。贬义词,而是像细线一样连着。 74.不绝如缕,得名士杨敬之极力介荐。 73。 75,常相伴(形影不离)”:“兔”“乌”指月亮:比喻为别人冒风险.振聋发聩:“作家”不是“搞文学创作之人”。 87:原义是手一接近就感受很热:指独一无二:不是“一个接一个,用来赞美新屋.炙手可热。 99: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负众望,差点儿就断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或后继者稀少.久假不归: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好象没有听见.七月流火,指坐着柴车。常只用其基本义。项指唐代诗人项斯。 22.置若罔闻.首当其冲:指长期节育借用而不归还,自以为是。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比哈居高临下。出自“筚路蓝缕:出兵没有正当理由,闭口、徒有虚名的技术:贬义词.不学无术,必定能取胜。“一语破的”。 100: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 20。 28.噤若寒蝉。 29。多用作贬义。 98,善打老虎的男子: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登堂入室。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望其项背.师出无名.坐地分赃。 23。不是“到处说人坏话”,空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付之一笑。 80:不是“高超.匠遇作家.功高不赏。 88。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 25.火中取栗.形影相吊;不值得理会的事。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连续不断的样子”,既没有同伴,威不能屈:赃.惨淡经营,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幻想不能实现。该成语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第一个”、“鬼话连篇”: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以启山林”,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

㈦ 高中100个常考易错成语及解释

高中要参加会考的课程叫必修,参加完会考后参加高考的课程叫选修! 例如:文科物版理只用上到高二上学期,这些叫权必修.而理科高二下学期还有一本书要上,这本就叫必修! 你要选修那些课程,要看你参加高考的所在地区!就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而言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