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考的成语
㈠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有哪些
高考必备成语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高中易混淆成语成语积累
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连一文钱都没、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㈡ 初中语文考试常见的成语有哪些
千姿百态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崇山峻岭
五光十色 情不自禁 密密麻麻 摇摇欲坠
小心翼翼 势不可挡 失魂落魄 井然有序
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相提并论 万籁俱寂
搜索枯肠 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 百看不厌
烟波浩淼 走投无路 津津有味 气象万千
美不胜收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五彩缤纷
油然而生 滚瓜烂熟 鸦雀无声 明察秋毫
悠然自得 庞然大物 白驹过隙 茫然若失
一视同仁 谈笑风生 其貌不扬 罪魁祸首
指手画脚 不屈不挠 茅塞顿开 出手不凡
道听途说 无动于衷 咬文嚼字 沸沸扬扬
出谋划策 可歌可泣 鸡毛蒜皮 念念有词
赏心悦目 返老还童 琼楼玉宇 悲欢离合
天涯海角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重峦叠嶂
春华秋实 承前启后 闲情逸致 星罗棋布
正儿八经 斑斑点点 漫不经心 心不在焉
默默无闻 一劳永逸 狗血喷头 天高地厚
兴高采烈 窃窃私语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锲而不舍 一语双关 无可奈何 温故知新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择善而从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
喜出望外 感人肺腑 近在咫尺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㈢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
在高考的语文考试中,会经常考到的一些成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知识,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㈣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有哪些
1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 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 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 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连一文钱都没。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黄花: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4、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越糟糕。
27、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2、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
作者:moonnypiggy 2009-4-16 13:14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二)褒贬易误用的成语
贬义词
1、 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 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指什么事都干。
4、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 来。
5、 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6、 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7、 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8、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
9、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
10、评头品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
1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
12、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13、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14、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15、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16、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应配合。
18、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19、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褒义词
1、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颂。
3、 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
4、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5、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行成风气。
6、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 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8、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9、 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地步。
作者:moonnypiggy 2009-4-16 13:14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三)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1、 灯红酒绿:(1)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2)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2、 苦心孤诣:(1)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2)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思。
3、 想入非非:(1)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2)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
4、 按图索骥:(1)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2)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5、 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顺利。(2)比喻办事圆滑。
6、 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7、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2)比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8、 行云流水:(1)形容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 动着的水一样。(2)形容事物流传不远,易于消失。
9、 feng花雪月:(1)指华丽空洞的诗文或言论。(2)比喻男女欢爱的风流事。
10、瞻前顾后:(1)形容做事谨慎。(2)形容顾虑太多,处理事情犹豫不决。
作者:moonnypiggy 2009-4-16 13:15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四)使用对象易误用的成语
1、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高超。(人工的东西)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而众多。(建筑物)
3、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或著作极多。(书籍)
4、浩如烟海:形容事物数量繁多,极其丰富。(书籍、文献)
5、相敬如宾:比喻夫妻之间互相尊敬,平等相待。(夫妻)
6、青梅竹马: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男女)
7、两小无猜:指男女儿时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互不猜疑。(男女)
8、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时的青春年华。(十三四岁的少女)
9、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用于患难中 )
10、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原来不认识的人)
㈤ 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成语有哪些!!急
81. 闪亮登场。原为广告用语,表示一种新产品出来了。现泛指一种新事物出现了。“闪亮”含有“受人注意”的意思。“在最近的某一时装发布会上,一批崭新的纺织品闪亮登场。”(《世界博览》2000/3)“回顾往事,中国三大网络股在纳斯达克上市从闪亮登场到竞相跳水,如今却又出人意料地卷土重来,这其中的确是极富戏剧性。”(《环球财经》2003/12/30)“五一假期,游园生活成为人们的又一种度假方式,而北京的几大主题游园正以‘新、奇、亮’的姿态闪亮登场,有体验高新科技的太空主题公园,有惊险刺激的魔幻主题公园”(《北京晚报》2004/5/1) 82. 善解人意。指善于体察他人的心境,能理解和谅解他人。“然而,在当今竞争激烈、躁动的社会里,男人活得不易,男人们时下热衷的话题却是最最渴望找到那种善解人意的女人,女人的漂亮温柔只是其中之一了。”(《顺德报》2001/6/29)“被大众传媒渲染的所谓中年魅力,其实是由这么几个关键词构成,如事业有成、经济实力、阅历丰富、善解人意、性成熟等。”(《河南日报》2004/3/22)“采访快结束时,有男记者开玩笑地表示想与其合影却怕被同行骂,嘉欣立刻善解人意地说道:‘没事,就说我想和你合影吧。’随后嘉欣还故意踮高脚与这位个子很高的男生合影,可爱的模样逗得在场所有人大笑不已。”(《成都晚报》2004/4/30) 83.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能接待宾客、应对各方人士,又善于经营家务。多指女性。形容有较高文化层次而又贤惠温柔的女士。含褒义。“凡是富有、功成名就的男人,必然需要自己的妻子漂亮、贤惠、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生活时报》2003/1/8)“在赵赵心目中,那些暴发户或者土大款,是绝对配不上那些有文化有修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白领的。”(《中华读书报》2003/2/26)“现在昆明也开设了这样的‘好太太俱乐部’或‘好太太培训班’,从修身到养性,就是要将你培训成为一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太太。”(《春城晚报》2004/4/16)也写作“出得厅堂,下得厨房”。 84. 狮子大开口。在讨价或索取钱财上开价太高,远远超出一般的标准。“夜间的火车站和机场会有黑心的司机对乘客狮子大开口”(《新周刊》1998/17)“记者在暗访中了解到,一位家长带着自己患有卵巢囊肿的孩子看急诊,医生先是狮子大开口,让她先交7000元预付款。”(《健报》2000/6)“其二,在行为上已经做好了嫁女致富的准备,那么在思想上没有什么包袱,更不用说是面子问题了。因此在索要聘礼时可以狮子大开口。”(搜狐女人频道2004/5/11) 85. 手民误植。原指排字工人误排而产生错别字。“关于手民误植的情况,《胡适的日记》排印本则比较明显,如,对照手稿(影印件)可知,1921年8月30 日的日记、1922年5月30日的日记,均有重要的遗漏。”(《中华读书报》1999/8/12)现多指电脑打字时由于指法错误而产生的错别字。“版权页上清楚地写着‘高阳新著’,一般情况下,这应当读作‘高阳新-著’;而印在封面上的这四个字,‘阳’与‘新’分开,就很容易读成‘高阳-新著’了,是手民误植,还是有意为之的‘障眼法’,无从深究。”(〈京江晚报〉2003/10/14)“又,‘秋香炒粟‘,似当作’秋香炒栗‘,炒栗自是古都风味。作‘炒粟’则不可解。此疑手民误植。”(《北京大学校报》2004/5/27)也作“手民之误”。 86. 水泥森林。城市的高楼大厦群,大型的住宅区。北京称为“楼群”,台湾则称为“水泥森林”。常含贬义。“买房客户相中林立高楼前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遂倾积蓄并贷款买下‘水泥森林’中的有限绿色。”(《北京青年报》2000/10/27)“游走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年轻人在褪去工作的疲惫后,很容易产生一种四顾茫茫然的感觉。”(《深圳都市报》2003/3/27)也作“水泥丛林”。“美国最大城市纽约被称为‘水泥丛林’,除了中央公园外,市内难见绿意。”(《市场报》2001/5/24) 87. 双刃剑。比喻既有利又有弊、既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的同一事物。“因特网是一把双刃剑,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为不良分子提供了方便”(《新民周刊》1999/3/8)“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对、用好了,就会‘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用错、用偏了,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青岛日报》2003/9/23)“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弱者兴许是万丈深渊,但对于真正的强者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生活报》2004/6/26) 88. 素面朝天。原意为不施脂粉而朝见皇帝。语出宋乐史《杨太真外传》,是讲虢国夫人由于自恃长得漂亮,不化妆、不打扮就去见唐明皇。现仅指不化妆;引申为事物非常朴素。毕淑敏的散文《素面朝天》发表后,影响很大,从此这个成语流行开来。“男人可以不化妆。而女人们,除了十几岁的妙龄少女,有几个真敢素面朝天?”(《健报》2000/3) “在当今世界各国报纸版面不断推陈出新且崇尚斑斓色彩的潮流中,华尔街日报看上去简直就像是‘出土文物’。有该报头版的版样为证:没有大字标题,没有新闻图片(!),没有彩色(!),整个版面黑乎乎的,全是密密麻麻的正文文字。说其版面‘素面朝天’不为过。”(《中华读书报》2003/4/30)还可以表示行为低调,不张扬。“不提卫冕,不喊口号,马刺队素面朝天,一切由零开始。”(《体坛周报》2003/10/29) 89. 太平公主。原是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中的女主人公,现成为对平胸的年轻女子的婉称。主要用于娱乐界、时尚界。“苏某是贺州市人,容貌不俗,却饱尝两次失恋之苦。原因是男朋友嫌其是‘太平公主’。”(《南国早报》2001/11/8)。“‘太平公主’的迅速窜红使‘魔鬼身材’黯然失色,最流行的性感竟是‘骨感’,天桥上的骨感宝贝们把几乎可以用作解剖课教材的身体一丝不挂地展现给世人。”(《新周刊》2002/9/10)“太平公主隆胸要谨慎”(中新网2002/12/20) 90. 烫手(的)山芋。难题,棘手的问题。来自英语成语“hot potato”。“这种情况,对于普京而言,无异于抓住了一块‘烫手山芋’,拿着烫手,放下失面子,不好交待。”(《现代金报》2003/11/3)“国家广电总局近日连出两记重拳,对涉案剧叫停、对重拍的红色经典发出‘警告书’,在影视圈引起一串连锁反应。电视剧投资商连互相打电话时的声音都变了,涉案剧从投资商手上的‘香饽饽’变成了人人甩之不及的‘烫手山芋’。”(《华西都市报》2004/4/22)“邢利斌在介绍投资办学初衷的时候说,办这个学校,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现在这个学校成了烫手的山芋,丢不掉,自己又吃不下。”(中新网2004/5/29) 91. 涛声依旧。出自陈小奇作词作曲、歌星毛宁演唱的同名流行歌曲(1993春节晚会)。原意是说波涛声和从前一样。“同样的双十年华、同样的文静自信、同样的青春激情,熊易华与方宏,两位纤纤女学子,相隔半个多世纪,同样走在燕园未名湖畔——时光更迭,涛声依旧。”(中新社2001/6/26)引申指情况保持原状,没有发生变化。“电信业的问题只是一个缩影,民航、铁路……垄断行业的未来,是否还能‘涛声依旧’?”(《北京晨报》2001/3/7)“今年高校收费‘涛声依旧’”(《辽沈晚报》2001/7/28) 92. 饕餮大餐。饕餮原指贪吃之人,本为贬义词,现常作广告用语,指集中推出丰富多彩的商品、产品、作品、信息,以供消费者选购、享用或欣赏。内容不限饮食。“12月24日晚,国际艺苑皇冠假日酒店准备了丰盛的自助菜肴和厨师现场制作饕餮大餐。”(《北京晚报》2003/12/22)“上海不仅是旅游目的地又是旅游的输出市场,本次展会(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好似一个引领上海市民旅游时尚、旅游消费方式的旅游嘉年华会,让市民亲身体验了世界各国旅游目的地的风情、了解了全方位的出境旅游信息,提供给市民一场丰富的旅游饕餮大餐。”(《新闻晨报》2004/1/23)也作“饕餮盛宴”。“一年一度的科博会犹如初夏的一道亮丽风景,给北京市民带来一场视觉与科技的饕餮盛宴。”(《京华时报》2004/5/27) 93. 淘汰出局。“出局”本是体育术语,由英语“out”翻译而来,指棒球、垒球比赛击球员或跑垒员在进攻中因犯规被判退离球场,失去继续进攻机会。现在应用范围扩大,泛指人或事物因不能适应形势或不能达到某种要求而无法在其领域继续存在下去,包括被淘汰、取缔、辞职、下岗及某事物不再流行等。常与“(被)淘汰”连用,仍多用于体育领域。“关键在于你肯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在‘内存’和‘速度’方面能跟上时代,就不会被淘汰出局。”(《中国青年》2000/22)“在荷兰举行的鹿特丹网球公开赛今天进入第二天,头号种子、俄罗斯的萨芬被淘汰出局,爆出冷门。”(新华网2001/2/21)“广州出租车酝酿换高档车型 夏利将被淘汰出局”(《南方都市报》2003/1/5) 94. 特事特办。特殊事情用特殊办法来处理。起初特指对沿海经济特区采取不同于内地的优惠政策。“对这些人员(按指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的子女在我国内地入学时遇到的实际困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在 当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本着‘适当照顾、特事特办’的原则,尽可能地提供优惠和便利条件加以解决。”(《福建侨报》2000/2/18)“昨天(3月2日),珠海湾仔边检站为了抢救病危船员,‘特事特办’,病人从下船到过关仅用了1分钟,为病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南方网2003/3/3)“‘特事特办’,在我国一些大型工程或具有政治意义的特殊项目中一直被沿用。这种效率虽高、但往往缺乏科学认证并打破法规框架的传统开发建设模式,在中国筹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过程中,被‘严格依法办事’替代了。
㈥ 中考语文常考成语、词语有哪些
具体来说太宽泛了,那些习题集、试卷上应该都有,最主要的是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意思不太一样的、或者说是你理解有偏差的容易考。
㈦ 求高考语文常考的成语
草菅人命:草营,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 体。
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苹,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 人。 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赡宫折桂:瞻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
膛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
良莠不齐:良 善良,指好人; 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 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 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
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
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 (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出水鞭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有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错彩镂金:错,涂饰;搂,刻。涂绘五彩,
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 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
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一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发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 了极点。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恩负义,背弃根本。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读音zhuol
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戴月披星:形容早出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
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
弹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
多事之秋:秋,年岁,时候。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惧的声音。原来形容说话伤人,令人难受。现在形容气垫汹汹,盛 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咄咄怪事:咄咄,叹词,表示惊诧。用来形容使人惊讶的怪事。
豆寇年华: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寇年华。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现多用贬义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严肃不易接近的样子。形容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贬义。
断鹤续凫: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道路以目:旧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 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 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耳鬃斯磨:鬃,面颊两边的头发;斯,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发聋振聩: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失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作振聋发聩。
发指毗裂:发指,头发向上直竖;毗裂,眼眶睁得开裂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构,堵塞;渐,事 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㈧ 语文常考词组成语以及意思
1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 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 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 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连一文钱都没。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黄花: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4、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越糟糕。 27、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2、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 -------------------------------------------------------------------------------- 2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二)褒贬易误用的成语 贬义词 1、 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 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指什么事都干。 4、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 来。 5、 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6、 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7、 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8、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 9、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 10、评头品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 1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 12、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13、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14、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15、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16、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应配合。 18、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19、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褒义词 1、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颂。 3、 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 4、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5、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行成风气。 6、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 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8、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9、 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地步。 -------------------------------------------------------------------------------- 3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三)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1、 灯红酒绿:(1)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2)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2、 苦心孤诣:(1)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2)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思。 3、 想入非非:(1)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2)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 4、 按图索骥:(1)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2)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5、 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顺利。(2)比喻办事圆滑。 6、 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7、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2)比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8、 行云流水:(1)形容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 动着的水一样。(2)形容事物流传不远,易于消失。 9、风花雪月:(1)指华丽空洞的诗文或言论。(2)比喻男女欢爱的风流事。 10、瞻前顾后:(1)形容做事谨慎。(2)形容顾虑太多,处理事情犹豫不决。 -------------------------------------------------------------------------------- 4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四)使用对象易误用的成语 1、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高超。(人工的东西)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而众多。(建筑物) 3、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或著作极多。(书籍) 4、浩如烟海:形容事物数量繁多,极其丰富。(书籍、文献) 5、相敬如宾:比喻夫妻之间互相尊敬,平等相待。(夫妻) 6、青梅竹马: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男女) 7、两小无猜:指男女儿时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互不猜疑。(男女) 8、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时的青春年华。(十三四岁的少女) 9、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用于患难中 ) 10、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原来不认识的人)
㈨ 求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罗列
成语的话可以在网上搜然后打印出来.关于技巧,我们语文老师说过,选择题是关键,后面的阅读作文差距都不大,而且对于作文来说的话,最好写成议论文,一是不容易偏题,二是有利于改卷老师改卷评分,因为议论文可以让他一眼看出你的作文思想,提高改卷速度,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