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故事图片谈虎色变
谈虎色变成语故事
【释义】意思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会知道老虎的厉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就紧张。
【近义;反义】闻风丧胆 心有余悸;处变不惊 谈笑自若
这个成语出自《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程颢和程颐是北宋时的学者,二程在洛阳聚徒讲学,说:“各位要注意,不但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注意从实践中积累知识。前者的学问是常知,后者才是真知。”
二程于是讲了一个他们亲眼所见的事情:“从前,有一个田夫在山间劳动时,遇上一只老虎,被咬伤差点送了命,到现在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他每想起来,都特别害怕,心有余悸。有一次在田间休息时,大家说到老虎伤人,都都有些担心,但并不害怕。只有田夫的脸色,顿时吓得改变了颜色,他与众不同,感到特别紧张。因为他亲身体验过老虎的厉害,仿佛一闭眼,就浮现出老虎那凶猛吃人的样子。被老虎咬伤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老虎的厉害呀。”
B. 像惊弓之鸟类似的成语故事(至少6个)
心有余悸、惊弦之鸟、谈虎色变、心惊肉跳、闻风丧胆、草木惊心、伤弓之鸟。
一、心有余悸
【解释】: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出自】:孙犁《奋勇地前进、战斗—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绳,他就不会心有余悸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谈虎色变、心惊肉跳、惊弓之鸟
【反义词】神色不惊、泰然自若
二、惊弦之鸟
【解释】: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同“惊弓之鸟”。
【出自】:败了的,似惊弦之鸟。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
【近义词】伤弓之鸟、惊弓之鸟
【反义词】初生牛犊、安之若素
三、谈虎色变
【解释】: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出自】:巴金《谈<寒夜>》:“它今天不再使人谈虎色变了。”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闻风丧胆、心有余悸、谭虎色变
【反义词】谈笑自若、面不改色
四、心惊肉跳
【解释】: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出自】: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示例】:在那个闷热的夜晚,发生了那种淑娴现在想起还心惊肉跳的事情,使她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五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近义词】毛骨悚然、六神无主、大惊失色、心有余悸、心胆俱碎、胆战心惊、心惊胆战、惊心动魄、提心吊胆、胆颤心惊、心胆俱裂、战战兢兢、心惊胆落、魂飞魄散、不寒而栗
【反义词】神色不惊、心安理得、泰然自若、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举止泰然、镇定自若
五、闻风丧胆
【解释】: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了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出处】: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弃尸累累。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不可终日、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丧魂落魄、谈虎色变、望风而逃、皇皇不可终日
【反义词】不动声色、泰然自若
C. 谈虎色变成语故事
谈虎色变成语故事
《二程集》是北宋程颢、程颐兄弟两人全部著作的汇集,《遗书》是该书的一部份,共二十五卷。两人思想学说基本一致,以理、道为万物的本源,认为「万事皆出于理」,开创了洛派理学,是北宋理学代表人物,合称为「二程」。书中在讨论到「真知」和「常知」有什么不同时,举了这么1个例子:「曾见1个农夫,被老虎咬过,后来伤好了,可是每当听到有人在谈论老虎咬伤人的事情时,那个农夫的脸色较其它人更加地惊惶不安。老虎会伤人,是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但若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算『真知』,必须像那个农夫亲身经历过才叫『真知』。」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谈虎色变」,用来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D. 成语故事:谈虎色变
成语故事
《二程集》是北宋程颢、程颐兄弟两人全部著作的汇集,《遗书》是该书的一部份,共二十五卷。两人思想学说基本一致,以理、道为万物的本源,认为「万事皆出于理」,开创了洛派理学,是北宋理学代表人物,合称为「二程」。书中在讨论到「真知」和「常知」有什么不同时,举了这么1个例子:「曾见1个农夫,被老虎咬过,后来伤好了,可是每当听到有人在谈论老虎咬伤人的事情时,那个农夫的脸色较其它人更加地惊惶不安。老虎会伤人,是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但若是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算『真知』,必须像那个农夫亲身经历过才叫『真知』。」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谈虎色变」,用来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谈虎色变
tánhǔsèbiàn
[释义] 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语出] 宋·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谈;不能写作“淡”。
[近义] 闻风丧胆 心有余悸
[反义] 面不改色 谈笑自若
[用法] 用作贬义。用来形容一旦谈起可怕的事情或人就惊慌失措。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复句式。
[辨析] ~和“闻风丧胆”都有“一提到就叫人害怕”的意思。但~强调“色变”;指情绪紧张;“闻风丧胆”偏重于“丧胆”;指一听到强大势力就害怕。
[例句]
①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同志说起地震来马上就~。
②以棋风犀利而著称的聂卫平使许多日本选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