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的成语
1. 跟醍醐灌顶的意思相近的成语
跟醍醐灌顶意思相近的成语有:
一语中的、大彻大悟、如饮醍醐、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如梦初醒、振聋发聩
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释义]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示例]
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出处]
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2. 像醍醐灌顶这样的成语
醍醐灌顶
茅塞顿开
如梦初醒
恍若隔世
历尽沧桑
巫山云雨
3. 成语“醍醐灌顶”出自
醍醐: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回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答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许多研究者在讨论乳类是否是我们中华民族先民日常饮食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大都引用成语“醍醐灌顶”来佐证各自的观点。但是,“醍”和“醐”在古汉语里本是两个字,而且并不是在同一时间产生的;“醍醐”一词具有双重含义。成语“醍醐灌顶”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演变。 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4. 醍醐灌顶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醍醐灌顶,出于《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5. 醍醐灌顶 成语误用
醍醐灌顶_
【拼
音】:
tí
hú
guàn
dǐng
【解
释】: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出
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示
例】:
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6. 醍醐灌顶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tí hú guàn dǐng ]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出 处
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发聋振聩振聋发聩茅塞顿开
7. 与“醍醐灌顶”相近的成语是什么
发聋振聩[ fā lóng zhèn kuì ]
释义: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当头棒喝[ dāng tóu bàng hè ]
释义: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晨钟暮鼓[ chén zhōng mù gǔ ]
释义:暮:傍晚。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暮鼓晨钟[ mù gǔ chén zhōng ]
释义: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
释义: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8. 醍醐灌顶 成语
醍醐灌顶
发音copy tí hú guàn dǐng
释义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出处 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近义词 茅塞顿开
9. 求问一句成语,形容听到了某人的话醍醐灌顶,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振聋发聩_金山词霸
【拼 音】:zhèn lóng fā kuì
【解 释】: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 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示 例】: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