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西中考成语试题
❶ 2018年中考复习病句成语排序题
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本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❷ 微信看图猜成语2018
看图猜成语
【成语】: 锦上添花
【拼音】: jǐn shàng tiān huā
【解释】: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
❸ 曾女土2018成语生肖诗
1、牧猪奴戏
2、人怕出名猪怕壮
3、猪卑狗险
4、猪突豨勇(豨:野猪)
5、狼奔豕突
6、封豕长蛇
7、豕交兽畜
8、猪欠狗债
9、猪朋狗友
10、一龙一猪
11、行同狗彘
12、信及豚鱼
❹ 2018高考成语大全
1、犬牙交错: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2、日薄西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如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
4、入木三分: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5、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6、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
7、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弃生命,去寻求佛法。后比喻真理而不牺牲自己的生命。
8、甚嚣尘土: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喧嚣一时。
9、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若的境地。
10、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21、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2、未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23、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24、无独有偶:不只一个,还有配对的。
25、无可适从:适:到,往。从:听从,跟随。不知跟从谁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
26、无人问津:没有人来打听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索尝试或过问。
27、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28、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9、洗心革面:指清除坏思想。
30、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32、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33、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34、分条缕析:形容有条有理细致分类或剖析。
35、分庭抗礼:原指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院两边,以平等的礼节相见。后用以比喻互相对立,地位相当。
36、焚膏继晷:点起灯继续着白天(干的事)。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或学习等。膏:油脂.焚膏:指点油灯。
37、粉墨登场:用粉,墨化装,登台演出。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38、风云际会:比喻君臣遇合。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机会。
39、逢人说项:碰见人便称道项斯的才学。比喻热心替人扬名或称道某事的好处。
40、凤凰于飞:指凤和凰比翼双方。用以比喻夫妻恩爱。
41、腹诽心谤:胸怀不满,心中怨恨。诽,谤:毁谤,说别人的坏话。
42、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
43、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也可写作“改弦易辙”。
44、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感受到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身:亲身。
45、纲举目张:提起渔网总绳,所有的网眼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领,就可以带动全面。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46、高山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47、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也比喻对事情的把握境界高远,能够十分轻松地驾驭。
48、各得其所:原来表示各自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
49、沽名钓誉:故意做引人赞扬的事,捞取名誉。
5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的样子。
51、蝇头微利:形容微不足道的小利。
52、游刃有余:比喻做事轻车熟路,解决困难问题轻松利索。
53、芸芸众生:指一群普普通同的人。
54、掌上明珠:指极受父母疼爱的孩子,特别是女儿。
55、振聋发聩:比喻对人的影响或启发很大,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56、纸上谈兵:比喻空谈书本知识,不解决实际问题。
57、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炽盛,权势显赫。多含贬义。
58、众口铄金: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
59、珠圆玉润: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润滑,形容歌声婉转或文字流畅。
60、煮豆燃萁:比喻弟兄骨肉相残,也指内部一方受另一方的迫害。
61、回光返照:比喻人临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表面的暂时好转
62、讳莫如深:事情严重而隐瞒得很严。
63、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64、豁然开朗:突然感到开阔通达,形容一下子明白通晓了某个道理。
65、火中取栗:比喻冒了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吃了苦头却一无所获。
66、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
67、佶屈聱牙: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
68、胶柱鼓瑟:比喻思想,做事等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69、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故意做作,很不自然。
70、尽善尽美: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71、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害怕。
72、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73、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74、空空如也:指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75、空穴来风: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76、劳燕分飞:比喻别离。(多用于夫妻)
77、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或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
78、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79、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80、淋漓尽致:形容事情做得十分畅快或文章、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81、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战死疆场的 无畏气概。
82、美轮美奂:指房屋高大美丽。
83、面面相觑: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84、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黄花:菊花。
85、明珠暗投:怀才不遇或好人误入歧途,泛指好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86、冥顽不灵:冥顽:愚蠢顽固。灵: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8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全牛:整个一头牛。
88、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89、泥牛入海:泥塑的牛进了大海。比喻一去不复返。
90、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绝了关系,实际上双方或一方对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牵连。
91、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92、蓬荜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93、披沙拣金:排除沙子,选取黄金。比喻精挑细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94、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95、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96、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夺:胜过。
97、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98、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99、屈尊下顾:降低身份俯就。
100、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❺ 2018年语文全国卷高考成语打印
【成语】: 看杀卫玠
【拼音】: kàn shā wèi jiè
【解释】: 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回极佳,为众人所仰答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出处】: 《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举例造句】: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明·李贽《初潭集·师友十》�
【拼音代码】: kswj
【近义词】:
【反义词】:
【歇后语】:
【灯谜】: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英文】:
【故事】: 西晋时期,太子洗马卫玠很有才华,而且相貌堂堂,眉清目秀,堪称一个美男子,少年时跟随母亲到京城投奔舅父,舅父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耀他,一时他的名声很大,很多人前来争相观看与请教问题,27岁时因疲劳过度而死
❻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怎么避免成语误用
此部分知识主要在于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在考试中,要求考生能正确区分误用和正确使用的成语。其中,掌握成语误用的类型是关键。教育专家总结成语误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如“胸有成竹”、“落花流水”。
例如: ①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②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大意。
“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显然①②句都是望文生义。再如“差强人意”、“首当其冲”、“万人空巷”、“从长计议”、“文不加点”、“火中取栗”、“别无长物”等。
2.感情色彩不当
成语也有其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与全句以至全文的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误用。
例如: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它是一个贬义词,上句误用作褒义词。
3.词义轻重失当
词义在表达程度上有轻有重,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误用。
例如:①人世间,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赞美的,对语无伦次、言而无信的人是深恶痛绝的。
②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①句中,“语无伦次”指讲话或写文章颠三倒四,没有条理。这样的人当然不会让人“深恶痛绝”,显然该词用重了。②句中明说“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该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
4.不合适用对象
很多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不能张冠李戴。
例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在句中,显然超范围了。
5.搭配不当
成语在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就要和句中其他词语相搭配,不能矛盾,不能重复。
例如:①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②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春意阑珊”指春天即将过去,这与①句开头“初春”显然矛盾。“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见笑。该词本身含有被动义,②句中“被人”属多余。
6.不合惯用句式
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望其项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
7.“敬谦”误用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等。如果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例如:①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②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①句中误用为敬辞。“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②句中误用为谦辞。
8.词性误用
成语其实是一种结构固定的短语,有的是名词短语,有的是动词短语,有的是形容词短语,因而各自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不可乱用。
例如:①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采各异的签名。
“瓮中捉鳖”是个动词短语,①句中把它当作名词短语而误作“成了”的宾语,应改为“瓮中之鳖”。“龙飞凤舞”是个形容词短语,②句中把它当作动词短语而误带宾语。
❼ 请用一个成语总结你的2018
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释】: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专安。
【出自】:明属·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示例】:萧状元终日在此来往,吾等见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
❽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中成语常见有哪些考法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中成语常见有哪些考法?
1.考查形式
题干一般给出两个成语,选项需要选择出与所给两个成语关系一致的成语选项。
2.解题思路
(1)言语关系之词语含义
例1.历练对于( )相当于磨砺对于( )
A.栉风沐雨,千锤百炼 B.千辛万苦,九死一生
C.处心积虑,百折不回 D.波澜不惊,一鸣惊人
答案:A。
华图解析:栉风沐雨,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栉风沐雨形容历练,千锤百炼形容磨砺。
(2)言语关系之近义词关系
例2..鱼沉雁渺:音信全无
A.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B.焚琴煮鹤:附庸风雅
C.举杯望月:对牛弹琴 D.势成骑虎:威风凛凛
答案:A。
华图解析:鱼沉雁渺的意思是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与音信全无是近义词关系。
焚琴煮鹤的意思是拿琴当柴火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了高雅美好的事物。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素养的人为抬高身价而结交文化名流,参加文化活动。
势成骑虎的意思是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经过对比,只有A的两个成语是近义词关系。
(3)言语关系之反义词关系
例3.见异思迁:忠贞不二
A.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B.刚愎自用:刚正不阿
C.一饭千金:忘恩负义 D.厝火积薪:扬汤止沸
答案:C。
华图解析:原文两个词是反义词关系。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刚愎自用形容过分自信,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刚正不阿指刚强正直。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厝火积薪指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扬汤止沸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词性关系&成语内部构词含义
例4.围湖造田:饮鸩止渴
A.卧薪尝胆:学以致用 B.忍辱偷生:削足适履
C.兢兢业业:刻苦奋进 D.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答案:B
华图解析:围湖造田和饮鸩止渴都是动词宾语,动词宾语的形式。
并且围湖的目的是造田,饮鸩的目的是止渴。B两个成语的词性都是动宾动宾的形式,并且忍辱的目的是偷生,削足的目的是适履。
例5.愚公移山:郑人买履
A.杞人忧天 B.邯郸学步
答案:A。
华图解析:愚公移山和郑人买履的结构是主谓宾。杞人忧天是主谓宾结构,但是邯郸学步是到邯郸这个地方去学走路,邯郸是地点状语,不是主语。
(5)褒贬色彩
例6:神采奕奕:豁达大度
A.兢兢业业:眉飞色舞 B.炯炯有神:赤胆忠心
C.漫不经心:恬不知耻 D.心猿意马:忐忑不安
答案:B。
华图解析:神采奕奕和豁达大度都是褒义词,并且神采奕奕是形容外在状态,而豁达大度是形容内在修养的。由此,B两个成语都是褒义词,并且第一个成语是形容外在状态,第二个成语是形容内在修养方面的。
❾ 2018年有什么成语适合公司的
适合公司的成语: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如日方升、隆隆日上
【成语】: 蒸蒸回日上
【拼音】: zhēng zhēng rì答 shàng
【解释】: 蒸蒸:上升、兴盛的样子。一天比一天上升发展。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出处】: 《诗经·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明·李开先《闲居集·资善大夫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五经博士西桥刘公墓志铭》:“余蒸蒸焉日有长进,而公病归矣。”
【举例造句】: 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
【拼音代码】: zzrs
【近义词】: 欣欣向荣、如日方升、隆隆日上
【反义词】: 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