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形容愤怒化为勇气的成语

形容愤怒化为勇气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19 23:16:40

1. 形容人的勇气很大可以用什么成语

肝胆过人 [gān dǎn guò rén]
[释义] 胆量超过一般人。 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2. 形容人有勇气的成语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 勇冠三军: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 一往直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 一往无前:一往:一直向前;无前:前面什么也挡不住.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浑身是胆: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 开路先锋: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 冲锋陷阵: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 赴汤蹈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 履险如夷: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揭竿而起: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3. 形容勇气的成语有哪些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奋勇当先
鼓起勇气,赶在最前面。
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4. 形容勇气的成语

形容勇气的成语有很多,比如勇往直前、一马当先、一往直前、一往无前、一身是胆、浑身是胆、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开路先锋、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履险如夷、前赴后继、前仆后继、揭竿而起等。

一、勇往直前

【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自】: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示例】:人人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马不停蹄、再接再厉、英勇顽强

【反义词】裹足不进、畏首畏尾、趑趄不前

二、一马当先

【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白话文:“就领兵列阵,一个马当先,骑马下山来,就像天崩塌地塌之势。”

【示例】: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 ——姚雪垠《李自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身先士卒、争先恐后、匹马当先

【反义词】知难而退、后来居上、后起之秀

三、一往直前

【解释】: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出自】: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示例】:他们把互相的爱悦和义无返顾、一往直前的心情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欧阳山《三家巷》十三

【近义词】奋不顾身、百折不回、不屈不挠

【反义词】思前想后、瞻前顾后

四、一往无前

【解释】: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出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大势所趋、所向披靡、急流勇进

【反义词】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寸步难行

五、一身是胆

【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白话文:“先主第二天早晨自己来,至于说营围看昨天的战场。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胆大如斗、浑身是胆、胆大包天、泼天大胆

【反义词】胆小如鼠、畏首畏尾

5. 关于“勇气”的成语有哪些

1、勇往直前[ yǒng wǎng zhí qián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 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2、赴汤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 处: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3、百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 ]:折:挫折;挠:弯曲。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 处:汉·蔡邕《太尉桥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4、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 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文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顾义勇;奋不顾命。”

5、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畏惧:害怕。 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 处:《魏书·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6. 描写人有勇气的成语

拔山盖世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大智大勇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胆大于身 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出处: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奋武扬威 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奋勇当先 鼓起勇气,赶在最前面。
出处:《隋书·史祥传》:“公竭诚奋勇,一举克定。”元·关汉卿《哭存者》第二折:“更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鼓舞人心 鼓舞:振作,奋发。振奋人们的信心。增强人们的勇气。
出处:汉·扬雄《法言·先知》:“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从者,号令乎?”
兼人之勇 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出处:《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气逾霄汉 正气昂扬,直冲云天。形容魄力、勇气非常大。霄汉,云霄和银河。
万夫莫当 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吾闻公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
闻风丧胆 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无拳无勇 拳:力气,力量。没有武力,也没有勇气。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
熊心豹胆 比喻非常胆大。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
血气之勇 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远矣。”宋·朱熹集注:“孟贲血气之勇。”
血性男儿 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一鼓作气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往直前 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一以当百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勇冠三军 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勇猛果敢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勇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有勇无谋 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有勇有谋 勇:勇气;谋:计谋。既有胆量又有计谋。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有勇知方 有勇气且知道义。
出处:语出《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义方。”
智勇兼全 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奸宄觊觎》:“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愿。”
一身都是胆 极言胆大勇敢。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万夫不当之勇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璠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7. 关于勇气的成语

奋勇当先
【拼音】:fèn yǒng dāng xiān
【解释】:鼓起勇气,赶在最前面。
【出处】:《隋书·史祥传》:“公竭诚奋勇,一举克定。” 元·关汉卿《哭存者》第二折:“更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示例】:更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相恃对垒。★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
【近义词】:一马当先、奋勇争先
【反义词】:畏缩不前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作表率

急流勇进
【拼音】:jí liú yǒng jìn
【解释】: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果断、勇猛,一往无前。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见闻录》:“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示例】:人们站在这幅照片前,感到一种~的撼人力量。★何为《美的留影》
【近义词】:奋勇前进、一往无前、乘风破浪
【反义词】:急流勇退、知难而退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一往无前

见义勇为
【拼音】:jiàn yì yǒng wéi
【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示例】:~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近义词】:急公好义、挺身而出
【反义词】:袖手旁观、见利忘义、见义不为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勇于做好事

勇者不惧
【拼音】:yǒng zhě bù jù
【解释】: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出处】:《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有胆识

8. 关于勇气的成语

勇往直前
一往无前
义无反顾
气冲云天
浩然正气
死而后已

9. 形容勇气的成语

勇往复直前、
临危不惧、制
无所畏惧、
奋不顾身、
见义勇为、
百折不挠、
身先士卒、
赴汤蹈火、
勇冠三军、
智勇双全、
冲锋陷阵、
群威群胆、
勇猛精进、
挺身而出、
扯鼓夺旗、
大智大勇、
杀敌致果、
勇猛果敢、
大勇若怯、
兼人之勇、
怯防勇战、
蹈锋饮血、
匹马一麾、
斩关夺隘、
血性男儿、
浴血奋战

10. 形容人的勇气很大可以用什么成语

肝胆过人
[gān
dǎn
guò
rén]
[释义]
胆量超过一般人。
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