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中考成语例题分析

中考成语例题分析

发布时间: 2020-11-20 18:04:14

⑴ 中考《成语专题复习》教案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⑵ 年中考语文 成语(熟语) 专项练习40题(含答

易如反掌 亲如兄弟轻如鸿毛 浩如烟海 安如泰山坚如磐石 齿如含贝如胶似漆 如狼似虎 如饥似渴 如花似玉 如龙似虎 如鱼似水 如花似锦恩重如山 挥汗如雨 暴跳如雷宾至如归 表里如一 对答如流笔翰如流操纵自如 从容自如 如虎添翼 如火如荼 如痴如醉震耳欲聋 望眼欲穿若即若离 若无其事 冷若冰霜呆若木鸡 口若悬河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心急如焚 心乱如麻胆小如鼠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守口如瓶 水平如镜

⑶ 中考专题复习:成语复习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版要权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⑷ 中考常出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例子有哪些

中考常见成语使用错误归类!!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共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开工。(“巧夺开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2、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3、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4、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
5、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
6、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7、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
8、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光鲜,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
9、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范围错)
10 这对老朋友分别了近半个世纪,没想到这次居然大街上萍水相逢,于是站在路边畅谈起来。(“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用该成语形容老朋友相遇属对象误用。)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二:望文生义
有些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看到某一不明含义的成语,如果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就极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毛病,作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务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比例
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4、“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绝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5、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是指“到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6、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
7、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解为“瞧不起人”)
8对茶的重视很不够也说明了这一点,甚至形成偏见,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饮料。(“下里巴人”原指流行于战国时楚国的《下里》《巴人》两首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而(l)句在使用“下里巴人”这条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地位不高的人。)
9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豹。(“目无全牛”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比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亦形容办事准确熟练。而(2)句在使用该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只见部分不见整体了。)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三:重复赘余
与成语相同的意思在句子的上下文中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1、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黄浦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与陶先生和张老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耿耿于怀”就是“一直未能忘记”的意思)
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
3、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4、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
5、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遍体”与“全身”重复)
6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吧。(“难言之隐”指难以明说的事情或缘由。该成语与句中的“苦衷”义有重复。)
7我俩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该成语与句中的“各有千秋”义有重复。)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四: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
5每个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的委婉语。用来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六:不辨色彩
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2、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是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4、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5、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在书面语体风格的句中用口头语成语“半斤八两”,语体色彩不妥)
6、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冲霄汉。(“汽冲
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7全市几百名警察倾巢出动,终于将歹徒捉拿归案。(“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含贬义。用来形容警察有误。)
8在成克杰治下,广西贪官前赴后继上刑场。(“前赴后继”形容英勇战斗,勇往直前,多含褒义。用来形容贪官有误。)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七:不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1、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2、他的学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3、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解决美伊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八:不当修饰
成语的修饰不当主要表现在修饰语中心词之间的搭配。
2、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的那种恐惧之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饰“恐惧”这一中心语)
3、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
4、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九:数字不当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有“众多”之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十:谦敬颠倒
有些成语有谦词与敬词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会犯谦敬颠倒的错误。 1王教授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高见。(“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常作谦词,用在自己身上,用在别人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2刘厂长是这方面的行家,下面请他不揣冒昧地跟大家讲几句。(不揣冒昧“指不揣度自己言行轻率,常作谦词。把它用在刘厂长身上、同样犯了谦词敬用的毛病。)
3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蓬荜生辉”
作为谦词。)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十一: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在句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语法功能,如果对此把握不准,就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1这则笑话,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学习诸公”给予了有力讽刺。
2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漠不关心”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不能带宾语。“出奇制胜”也不能带宾语。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十二: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3周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真称得上无所不至。(“无所不至”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后多含贬义。把它与一字之差的成语“无微不至”混淆了。)
4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无疑一定能改变那种事半功倍的状况。(把事半功倍“当成了”事倍功半“,意思用反了。)

⑸ 中考语文:中考成语考题集解析大全

可以去买一本成语的解析呢,书店特别多
祝你中考如意,望采纳呢

⑹ 如何做好中考成语辨析题

一识记成语的静态意义静态意义是指成语在词典中的含义,而这含义在表义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若记不住这类成语的意义,在做成语辨析题时容易犯“望文生义”“张冠李戴”等错误。(剩余3235字)阅读整篇文章读成语学修辞本期内容介绍

⑺ 中考成语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成绩以单科原始分、单科等级和原始总分同时呈现。 总分为:460分 语文、数学、英语、理化、试卷满分均为100分。 原始总分由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合卷)四科原始分及历史、体育两科按原始分的30%折算后所得分数相加而成,满分为460 分

⑻ 中考成语改错200题

001、关怀倍至( )002、随声附和( )003、巧妆打扮( )
004、记忆尤新( )005、挺而走险( )006、融汇贯通( )
007、并行不背( )008、略见一般( )009、宽洪大量( )
010、无耻滥言( )011、世外桃园( )012、伶牙利齿( )
013、汗流夹背( )014、轰堂大笑( )015、名列前矛( )
016、备受青睐( )017、挑拔事非( )018、歪风斜气( )
019、默守成规( )020、待价而估( )021、走头无路( )
022、侯门似海( )023、手屈一指( )024、众口烁金( )
025、积毁消骨( )026、行踪鬼密( )027、出奇致胜( )
028、好高鹜远( )029、杯盘狼藉( )030、精兵减政( )
031、鼓惑人心( )032、眼花了乱( )033、披星带月( )
034、陈词烂调( )035、消声匿迹( )036、不省人事( )
037、振撼人心( )038、插科打浑( )039、绝然不同( )
040、要言不繁( ) 041、层峦迭嶂( )042、仗义直言( )
043、既往不究( )044、委屈求全( )045、明火执杖( )
046、迷天大罪( )047、张慌失措( )048、火势漫延( )
049、饱经苍桑( )050、无精打彩( )051、禁若寒蝉( )
052、真知卓见( 053、谍谍不休( )054、虚无飘渺( )
055、甘败下风( )056、出类拔萃( ) 057、蓬筚生辉( )
058、计日成功( )059、谋取暴利( ) 060、流览一遍( )
061、大学肆业( )062、磬竹难书( )063、相辅相成( )
064、好景不常( )065、谈笑风声( )066、请予接恰( )
067、沸反盈天( )068、到处传颂( )069、政权颠复( )
070、提心掉胆( )071、无礼漫骂( ) 072、言谈恢谐( )
073、冒然行事( )074、很有俾益( )075、按价赔尝( )
076、沾污名誉( )077、图书装祯( )078、大声急呼( )
079、山青水秀( )080、战胜朝庭( )081、民生凋蔽( )
082、旁证博引( )083、水乳交溶( )084、事必躬亲( )
085、应接不遐( )086、违法造事( )087、冒天下之大不违( )
088、共商国是( )089、飞扬拔扈( ) 090、分道扬镖( )
091、断烂朝报( )092、厝火积薪( ) 093、单精竭虑( )
094、嘻笑怒骂( ) 095、喜皮笑脸( )096、远大报负( )
097、各行其是( ) 098、佩戴手饰( ) 099、私下蹉商( )
100、誊写复印( )101、璀灿夺目( ) 102、德艺双磬( )
103、心头烦燥( )104、皮肤皲裂( ) 105、厉兵秣马( )
106、万里平筹( ) 107、高潮叠起( )108、惹事生非( )
109、群英汇萃( ) 110、胸无城府( )111、淹没无闻( )
112、徇私舞敝( )113、沤心沥血( )114、千锤百练( )
115、欢心鼓舞( ) 16、声名雀起( )117、长备不懈( )
118、引疚辞职( ) 119、不容质疑( )120、百战不怠( )
121、举止安祥( )122、味同嚼腊( )123、一张一驰( )
124、束之高搁( ) 125、磨肩接踵( )126、功亏一溃( )
127、果断决择( )128、茅屋修茸( )129、良晨美景( )
130、赋与使命( )131、偷盗消脏( )132、材料翔实( )
133、针贬时敝( ) 134、频临破产( ) 135、怵目惊心( )
136、金榜提名( ) 137、若既若离( ) 138、与日具增( )
139、棉里藏针( ) 140、晓勇无敌( )141、额首称庆( )
142、不循私情( ) 143、剑拔驽张( ) 144、粼次栉比( )
145、匪贻所思( ) 146、残无人道( ) 147、为虎作昌( )
148、鱼翁得利( ) 149、呱呱堕地( )150、一杯黄土( )
151、编篡字典( )152、尚待商确( ) 153、捉发难数( )
154、毕竟不同( )155、勤能补绌( ) 156、朴朔迷离( )
157、天翻地复( )158、顶力相助( ) 159、笑容可鞠( )
160、置若往闻( ) 161、面面相去( 162、不记其数( )
163、咸口不言( )164、遗笑大方( ) 165、浑浑恶恶( )
166、烦文褥节( )167、不径而走( )168、矫柔造作( )
169、风声鹤泪( )170、流言飞语( ) 171、人情事故( )
172、堪误校正( )173、园舞曲( ) 174、九宵云外( )
175、工程峻工( )176、卑恭屈膝( ) 177、震聋发聩( )
178、巧夺天功( )179、壁立千刃( ) 180、焕然冰释( )
181、风糜一时( )182、成绩蜚然( ) 183、名门旺族( )
184、标新立意( )185、工程剪彩( ) 186、火中取粟( )
187、入不付出( )188、张慌失措( )189、蜂涌而来( )
190、销脏灭迹( )191、一语破敌( ) 192、严惩不怠( )
193、含辛如苦( )194、买犊还珠( ) 195、相反相承( )
196、粗制烂造( )197、心心相映( ) 198、一愁莫展( )
199、同仇敌慨( ) 200、最后通谍(
参考答案:
01、关怀备至 02、(正确)不要写成\'随声附合\'。 03、乔装打扮:装,改变服装、面貌;打扮,指化装。指进行伪装,隐藏身份。04、记忆犹新 05、铤而走险 06、融会贯通 07、并行不悖 08、略见一斑 09、宽宏大度:有的\'宏\'作\'洪\',统写为\'宏\'。10、无耻谰言 11、世外桃源 12、伶牙俐齿13、汗流浃背 14、哄堂大笑 1、5名列前茅 16、(正确) 17、挑拔是非 18、歪风邪气 19、墨守成规 20、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21、走投无路 22、(正确) 23、首屈一指:首,首先;屈,弯曲。屈指计算,首先弯曲拇指。表示第一,居首位。24、(正确)也可作\'众口铄金\'。25、《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26、行踪诡密 27、出奇制胜: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28、好高骛远: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与趋之若鹜的\'鹜\'不同。29、(正确)也可写作\'杯盘狼藉\'。30、精兵简政 31、蛊惑人心 32、 眼花缭乱 33、披星戴月 34、陈词滥调 35、销声匿迹 36、不醒人事 37、震撼人心 38、插科打诨 39、截然不同 40、要言不烦 41、层峦叠嶂 42、仗义执言 43、既往不咎 44、委曲求全 45、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46、弥天大罪 47、张皇失措: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48、火势蔓延 49、饱经沧桑 50、无精打采 51、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52、真知灼见 53、喋喋不休 54、虚无缥缈 55、甘拜下风 56、(正确) 57、(正确)蓬,蓬草;荜,用竹子、荆条等编成的篱笆等物。蓬筚,也作\'蓬荜\',蓬门筚门的略语,比喻穷人住的房子。草屋也发出了光辉。用以称谢他人过访之词。蓬筚生辉,也作\'蓬筚增辉\'。 58、计日程功。程,估量;功,成效。可以按日子来计算功效。形容进展快,成功指日可待。 59、牟取暴利 60、浏览一遍 61、大学肄业 62、罄竹难书 63、相辅相承 64、好景不长:好的光景不永远存在。65、谈笑风生 66、请予接洽 67、(正确) 68、到处传诵 69、政权颠覆 70、提心吊胆71、无礼谩骂 72、言谈诙谐 73、贸然行事 74、很有裨益 75、按价赔偿 76、玷污名誉77、图书装帧 78、大声疾呼 79、山清水秀 80、战胜朝廷 81、民生凋敝 82、旁征博引: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83、水乳交融 84、(正确)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85、应接不暇 86、违法肇事 87、冒天下之大不韪 88、(正确) 89、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90、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91、(正确)断烂,形容陈腐杂乱;朝报,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指陈旧、残缺,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 92、(正确)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93、 殚精竭虑。 94、嬉笑怒骂 95、嘻皮笑脸 96、远大抱负 97、各行其是 98、佩戴首饰 99、私下磋商 100、(正确)101、璀璨夺目 102、德艺双馨 103、心头烦躁 104、(正确)也写作龟裂。105、厉兵秣马。厉,磨兵器;秣,喂战马。指做好战前准备。106、万里平畴。畴,田野。107、高潮迭起 108、惹是生非 109、群英荟萃 110、(正确)111、湮没无闻 112、徇私舞弊 113、呕心沥血 114、千锤百炼 115、欢欣鼓舞 116、声名鹊起 117、常备不懈 118、引咎辞职 119、不容置疑 120、百战不殆 121、举止安详 122、味同嚼蜡 123、一张一弛 124、束之高阁 125、摩肩接踵 126、功亏一篑 127、果断抉择 128、茅屋修葺 129、良辰美景 130、赋予使命 131、偷盗销脏 132、(正确) 133、针砭时弊 134、濒临破产 135、触目惊心 136、金榜题名 137、若即若离 138、与日俱增 139、绵里藏针。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也比喻外表和善,但内心坚忍。140、骁勇无敌 141、额手称庆。以手加额,表示庆幸。也作\'额手称颂\'。 142、不徇私情 143、剑拔弩张 144、粼次栉比 145、匪夷所思。不是根据一般常理可以想象得到的。夷,平常。 146、惨无人道 147、为虎作伥 148、渔翁得利 149、呱呱坠地 150、一抔黄土 151、编纂字典 152、尚待商榷 153、擢发难数 154、(正确) 155、勤能补拙 156、扑朔迷离 157、天翻地覆 158、鼎力相助 159、笑容可掬 160、置若罔闻 161、面面相觑 162、不计其数 163、缄口不言 164、贻笑大方 165、浑浑噩噩。浑浑,浑厚的样子;噩噩,严正的样子。形容浑朴天真,严肃敦厚;也形容浑沌无知,愚昧糊涂。 166、繁文褥节 167、不胫而走 168、矫揉造作 169、风声鹤唳。听到风声鹤都惧怕,形容极端惊恐疑惧。 170、流言蜚语 171、人情世故 172、勘误校正 173、圆舞曲 174、九霄云外175、工程竣工 176、卑躬屈膝 177、振聋发聩 178、巧夺天工 179、壁立千仞 180、涣然冰释。意象冰块消融流散,比喻疑虑、误会、隔阂一下子完全消除。181、风靡一时 182、成绩斐然 183、名门望族 184、标新立异 185、(正确) 186、火中取栗。法国寓言: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从火中取栗,被猴子吃了,而猫爪上的毛却被烧去。比喻为别人冒险,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 187、入不敷出 188、张皇失措 189、蜂拥而来 190、销赃灭迹 191、一语破的。的,箭靶中心,比喻关键。一句话就说中了要害。192、严惩不贷。贷,宽恕。 193、含辛茹苦 194、买椟还珠 195、相反相成。事物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 196、粗制滥造 197、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契合。形容心意相通,感情一致。 198、一筹莫展。199、同仇敌忾 200、最后通牒

⑼ 中考语文:中考成语考题集解析大全

可以去买一本成语的解析呢,书店特别多

祝你中考如意,望采纳呢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