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牵牛活七夕打一成语

牵牛活七夕打一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20 18:05:32

① 牵牛话七夕(猜一成语

花言巧语

② 天空夜色凉如水牵牛织女星骤见七夕东方起万点生光升 打一动物

我猜是: 牛

牵牛星[ qiān niú xī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 qiān niú xīng ]

  • 天鹰座中最亮的一颗星,是一等星,隔银河与织女星相对。通称牛郎星。

③ 此日六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出自:(唐)李商隐《马嵬》

原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岂料玉颜已成空。胞兄不正,三军怒斩其妹。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3)牵牛活七夕打一成语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及第。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郁郁不得志。诗歌成就很高,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或抒发政治失意之痛,或反映晚唐政治生活,或为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其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读者所喜爱。构思新巧,辞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文学价值较高。有《李义山诗集》。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④ 关于七夕节的谜语

1、谜面:千古一绝反复看(节日纪念日)

谜底:七夕

2、谜面:六一晚会(打一节日)

谜底:七夕

解析:“六”加“一”是“七”,“夕”泛指晚上。

3、谜面:八一节之夜(打一节日)

谜底:七夕

解析:“八”节省掉“一”剩下“七”,“夜”别解为“夕”。

4、谜面:七夕未遇下笔难(打五字成语)

谜底:无巧不成书

解析:“七夕”又名乞巧节,“下笔难”提示“不成书”之意。

5、谜面:牵牛话七夕(打一成语)

谜底:花言巧语

解析:“牵牛”是一种“花”,“七夕”又称“乞巧”。

6、谜面:牛郎织女会七夕(打一词牌名)

谜底:鹊桥仙

7、谜面:七夕银河鹊桥断(打一称谓)

谜底:封面女郎

8、谜面:七夕过后鹊纷飞(打一成语)

谜底:过河拆桥

解析:传说七夕时,会有飞鹊在银河上架起桥梁,让牛郎和织女得以相见,称作鹊桥。

9、谜面:七夕双星偕凤侣(外国电影)

谜底:巧配姻缘

10、谜面:妇女曝水于日下,绣针投之看工拙。(打一七夕习俗)

谜底:投针验巧

解析:该习俗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通常是用面盆准备鸳鸯水,然后在七夕节的那天中午将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11、谜面:金簪划银河,隔岸对相望。不忍两分离,喜鹊把忙帮。(打一节日)

谜底:七夕节

解析: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喜鹊不忍两分离,搭起鹊桥来相助。

⑤ 今夕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诗中的七夕是指每年农历7月7日的乞巧节碧霄

乞巧节,也叫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因为内此日活动的主容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七夕的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本句出自唐代林杰《乞巧》,全诗如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的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有几万条。

⑦ 此日六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马嵬》。

原文如下: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如下: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7)牵牛活七夕打一成语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此诗咏叹马嵬事变。马嵬事变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商隐生活在晚唐那种国势颓危的氛围下,这不能不使他对历史抱有更多的批判意识,对政治怀有更多的拯救情绪,对荒淫误国者含有更多的痛恨心理,因此写下这组诗以达讽喻之意。

作品赏析

此诗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钿合金钗,并坚订他生之约的传说故事而言。

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三四句承上铺写。“空闻”、“宵柝”,即未闻“宵柝”;“无复”、“报晓”,即不用“报晓”。此皆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五六句转入实事。

“此日”指贵妃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六军同驻马”指禁军哗变,李、杨两人的爱情也一同“驻马”了,幻灭成空。“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 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令人可悯而又可笑。

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议论深刻,笔锋犀利。七八句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言贵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爱情甜蜜,生活幸福。诗人借“莫愁”以寄托感慨。以“如何”来反问,暗含指责。

⑧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⑨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是什么节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是七夕节,也就是中国情人节。

《牛郎织女》的各种地方化版本在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广泛,湘西苗族有《天女与农夫》,贵州清水江苗族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云南傈僳族有《花牛牛和天鹅姑娘》,广西瑶族有《五彩带》,贵州侗族有《郎都与七妹》等等。

虽然各个版本的故事情节甚至人物名称都有差别,对牛郎织女最终是否在一起的结局也有不同,但基本的“男主人公与老牛相依为命”“天女下凡洗澡后与男主人公结合”“婚后男耕女织”“仙女被带回天界”“男主人公为爱情与天界斗争”这些情节框架都是一致的。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