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5上语文成语故事

5上语文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20 18:07:21

A. 5上 语文书 园地的成语故事整篇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English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望梅止渴

English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掩耳盗铃

English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纪昌学射

甘蝇是石时一个著名的射箭高手。只要他一拉开弓,野兽就要伏在地上,飞鸟就要掉下来。甘蝇的弟子飞卫曾向甘蝇学射箭,学成之后,比师父的本领还高。后来纪昌要拜飞卫为师学射箭。

飞卫对纪昌说:“你先要练习不眨眼的本领,有了这个本领再跟我来学。”

纪昌回到家,仰面躺在正在织布的织机下,两眼不眨地盯着踏板。一天、两天……二年过后,纪昌终于练好了眼睛不眨的功夫。于是去拜见他师父飞卫。

飞卫说:“这还不行,还要学看的本领,要能把小的东西看得很大、很清楚,然后再来找我”。

纪昌回到家,在一根牛尾毛捆住一个虱子,挂在窗口,每天都盯着它看。又是一天、两天、三天……三年过去了,他竟然能把一个虱子看得象车轮一样大。再看其它物体,也都能把它们看大。纪昌拿来一张弓,搭上箭,向虱子射去,箭正好从虱子正中间穿过去,而挂虱子的牛毛没有断。纪昌连忙去找飞卫,飞卫高兴地说“你真正学到了射箭的真本领。”

惊弓之鸟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无双。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更赢很自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魏王很怀疑。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鸣声凄惨。更赢见了,就张着弓,扣着弦,砰的一声,直入云宵。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魏王惊叹之余,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伤;它鸣叫的声音悲而哀,因为它离了群。身伤心碎,使它心跳加速,两翼无力,体重失去平衡,正如人们吃饭时,突然听见雷声,筷子落地的情况一样自然而平常。”

B. 五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上册成语故事

五年级 :1.程门立雪、杨时.2.入木三分、王羲之.3.水滴石穿、张乖崖 4.完璧归赵、蔺相如 5.负荆请罪、廉颇 7.草船借箭、诸葛亮 鲁肃 周瑜 曹操 刘备 孙权
8.画龙点睛、张僧繇 9.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10.自相矛盾、 楚国一个卖兵器的人 11.破釜沉舟、项羽 12.塞翁失马、一个不知名字的老翁
六年级:1.响遏行云、薛谭 秦青 2.竭泽而渔、晋文公 狐偃 雍季、3.邯郸学步、燕国 寿陵少年 4.舍本逐末、赵威后 5.巧夺天工、郭璞 6.曲高和寡 宋玉 7.妙笔生花 李白

C. 五年级上册所有的古诗,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

泊船瓜洲
【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纳兰性德《长相思》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写作时间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水滴石穿的成语故事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大公无私
春秋时,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平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最适合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晋平公采纳了祁黄羊的意见,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为,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人们的称颂。

有一天,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回答:“祁午最能胜任!”晋平公说:“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人家讲你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胜任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祁午当了法官后,非常称职,深受人民的爱戴。

孔子十分称赞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成语“大公无私”形容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D. 五年级上册语文的成语故事的全篇文章

E. 五年级上册语文有什么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F. 人教版一至五年级语文书里的所有成语故事

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吧
有电子书

G. 5个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草木皆兵 cǎo mù jēi bīng

English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按图索骥 àn tú suǒ yì

English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探骊得珠

English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H.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成语故事》

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处】元回·无名氏《杀答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指死抠字眼;不领会文章的总体思想。也指当众讲话过于字斟句酌;有讽刺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嚼;不能读作“jué”。

【辨形】嚼;不能写作“爵”。

【近义词】字斟句酌

【反义词】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辨析】~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细推敲字句”的意思。但~偏重在“过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句不放;不领会实质。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字斟句酌”是对每个字句都仔细推敲;用来称赞人谈话和写作态度慎重。词义前贬后褒。

【例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

I. 所有1至5年级书中的成语故事名字

一. 成语故事主人公 1 凿壁偷光 匡衡 2 南柯一梦 淳于棼 3 东施效 颦班超 蔺相如 国 岳飞 西施 5 赴汤蹈火 陈寿 8 杀妻求将 周...
1.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改头换面)
2.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独一无二 )
3.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弃暗投明)
4.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能生巧)
5.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后会有期)
6.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绝处逢生)
二.
(一)综合填充
01、精( 疲 )力尽 02、如火如( 荼 ) 03、先( 礼 )后兵
04、一( 语 )惊人 05、龙( 飞 )凤舞 06、变本加( 厉 )
07、鞠躬(尽 )瘁 08、酣( 畅 )入梦 09、出类拔(萃 )
10、不( 计 )其数 11、闻鸡(起 )舞 12、汗流( 浃 )背
13、踉踉( 跄 )跄 14、应接不( 暇 ) 15、魂飞( 魄 )散
16、自( 力 )更生
(二)填上动物名称
01、(虎 )背(熊)腰 02、(鸡 )飞(狗)跳
03、生(龙)活(虎 ) 04、( 狐)朋( 狗)友
05、(牛)鬼( 蛇)神 06、(鹤)立(鸡 )群
07、( 凤)毛(麟 )角 08、小肚( 鸡 )肠
09、(猴 )年(马 )月 10、画(蛇)添足
11、(龟 )寿(鹤 )龄 12、(羊 )落虎口
(三)填上人体器官名称
01、(头 )昏(目)眩 02、狼(心)狗(肺 )
03、(目 )瞪(口)呆 04、昂(头)挺(胸 )
05、迫在(眉 )(睫) 06、(心)惊(胆 )战
07、(唇 )亡(齿)寒
(四)填上数字名称
01、化整为(零) 02、(七)上八下 03、风靡(一 )时
04、(三)位一体 05、(六)亲不认 06、(九)霄云外
(五)综合练习
⑴最大的差别——天壤之别 ⑵最辽阔的地方——天涯海角
⑶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⑷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⑸最长的一天——一日三秋 ⑹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⑺最大的手术——开膛剖肚
三.常见别错字
01、穿(川)流不息 02、融汇(会)贯通 03、朝三慕(暮)四
04、再接再励(厉) 05、南袁(辕)北辙 06、自相茅(矛)盾
07、百感交积(集) 08、兴兴向荣(欣) 09、花好月园(圆)
10、因地治(制)宜 11、刻不允(容)缓 12、爱不失(释)手
13、按部旧(就)班 14、完壁(璧)归赵 15、素(肃)然起敬
16、望程(尘)莫及 17、赫呵(赫)有名 18、排山导(倒)海
19、晃(恍)然大悟 20、喋碟(喋)不休 21、风餐路(露)宿
22、意(义)不容辞 23、朝气篷(蓬)勃 24、承前起(启)后
四、成语补充
01、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0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0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0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0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06、(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07、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08、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09、(招之则来),挥之即去. 1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五.关于“手”的成语
1、形容敏捷--(眼疾手快) 2、形容聪颖--(心灵手巧)
3、形容高兴--(手舞足蹈) 4、形容勤奋--(手不释卷)
5、形容凶狠--(心狠手辣) 6、形容顺利--(得心应手)
7、形容卑鄙--(不择手段) 8、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9、形容利索--(手到擒来) 10、形容惊慌--(手忙脚乱)
11、形容冷漠--(袖手旁观) 12、形容专横--(一手遮天)
13、形容无能--(束手就擒) 14、形容亲密--(形同手足)
六.巧猜成语
染料铺的货品 (五颜六色) 色盲 (不分青红皂白)
牧童玩吉他 (对牛弹琴) 六月打颤 (不寒而栗)
关羽战李逵 (大刀阔斧) 悲剧演完 (不欢而散)
秋后的石榴 (皮开肉绽) 哑巴吃黄连 (不言而喻)
东郭先生救狼 (好坏不分) 月下老牵红线(成人之美)
八月十五观菊花(后会有期)
---------------------------------------------------------------
事倍功半 滔滔不绝 苦口婆心 星罗棋布 山穷水尽 燃眉之急 置之度外 提纲挈领 杳无音讯 涣然冰释 化险为夷 贪污腐化 不名一文 不屑一顾 无稽之谈 本末倒置 疾恶如仇 不期而遇 舍本逐末 生机勃勃 不同凡响 重整旗鼓 左右为难 杞人忧天 未雨绸缪 形神兼备 耿耿于怀 千锤百炼 见异思迁 起死回生 推波助澜 栩栩如生 弹冠相庆 夸夸其谈 附庸风雅 如坐春风 不共戴天 惨绝人寰 不谋而合 情不自禁 首当其冲 评头论足
良莠不齐 危言耸听 面目全非 神机妙算 行云流水 面红耳赤 饱经风霜 蔚然成风 飞黄腾达 面面相觑 相敬如宾 侃侃而谈 改头换面 狗尾续貂 无动于衷 改邪归正 胸有成竹 走投无路 牢不可破 洞若观火 汹涌澎湃 斤斤计较 漫不经心 不可思议 责无旁贷 差强人意 随波逐流 鱼目混珠 炉火纯青 一挥而就 相提并论 刮目相看 相机行事 与日俱增 大有作为
根深蒂固 无动于衷 浩如烟海 狭路相逢 漠不关心 微言大义 素昧平生
邯郸学步 捉襟见肘 体无完肤 叹为观止 妄自菲薄 不知所云 恣意妄为
振聋发聩 螳臂当车 不寒而栗 耿耿于怀 年富力强 自强不息 屡试不爽
微乎其微 连篇累牍 独当一面 南辕北辙 分道扬镳 亡羊补牢 集腋成裘
炙手可热 下里巴人 供不应求 湖光山色 片言只语 三言两语 一尘不染
一丝不苟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泾渭分明 不足挂齿 水落石出 东窗事发
络绎不绝 忍俊不禁 处心积虑 流离失所 安居乐业 颠沛流离 汗牛充栋
唾手可得 风声鹤唳 生搬硬套 胸无城府 如履薄冰 侧目而视 流连忘返
绘声绘色 缘木求鱼 信手拈来 寥若晨星 别出心裁 参差不齐 比比皆是
天马行空 巧夺天工 不可开交 息息相关 无所不为 无以复加 自私自利
鳞次栉比 东山再起 一气呵成 改弦更张 天壤之别 惨绝人寰 一意孤行
置之度外 自食其果 沧海一粟 天伦之乐 铤而走险 语重心长 志同道合
差不多就这些!

J. 五年级上册语文的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了。

滥竽充数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眼睛。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很是可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去。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吓唬人。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