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频成语锦集
『壹』 高中语文高频成语集锦
高考结束,阅卷开始。6月9日,本市高考评卷工作正式开始。预计阅卷时间为两周左右,6月23日,发布高考成绩。 6月8日上午,来到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语文试卷将在这里评阅。阅卷现场入口处已摆放多个储物柜,用于放置阅卷老师个人物品
『贰』 中考备考:初中精选50个必备成语
1.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含有轻视的意思。
误例: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总会没事的。
2. 三人成虎:城市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误例:在最困难的3号巷道,几名共产党员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排空了积水。
3. 美轮美奂:轮,轮lún,高大的样子。奂,众多,盛大。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常见误用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误例:上海车展上,众多的汽车制造厂商纷纷亮出自己的新品,一款款轿车美轮美奂,一场场促销活动应接不暇。
4. 炙手可热:炙烤之手热得烫人。比喻权势盛,气焰高,含贬义。常见扩大其使用范围,错误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误例:春季房展会后,房地产开发商意识到小户型将是下一个极为看好的卖点,纷纷推出旺地小户型,一时间,小户型又成了炙手可热的销售概念。
5. 亦步亦趋:“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贬义。
误例: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6. 首当其冲: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处在冲要的位置。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误例:洪峰即将到来,迅速转移泄洪区所有群众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7. 不瘟不火:瘟,戏典表演沉闷乏味,不够火爆。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误例:LD彩电春天风风火火地上市以后,几个月来全国各大区的销售状况均不温不火,并不像先前人们预想的那样乐观。
8.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是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即用于有求于对方或感谢对方,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误例:老排长,还说什么呢,过去没有你的搭救哪有我今天?现在你经济上有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9.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即形容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误例:兄弟,你别不信我,我可是一言九鼎,说话算数的。
10. 首鼠两端:首鼠,踌躇不决,欲进又退的样子。两端,两头。形容迟疑不决,瞻前顾后。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误例:对于笔记本电脑中为何使用台式机CPU的问题,制造商先是说是历史问题,而今又改口说是消费者买了“水货”,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11.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误例:首映式结束,导演激动地说,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摄影创意的溢美之词,给了我们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我们一定拍出更好的电影以飨观众。
12. 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定是指“并非活的”。
误例:李丽上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其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
13.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应说别人使自己破屋生辉不胜荣幸,用反了当有骂人之嫌。
误例:何乐士环保漆采用环保材料,纳米技术,防水阻燃,耐氧化,历久弥新,使用本产品装修装饰,定可使您新居蓬荜生辉。
14.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令人忍俊不禁。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15. 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叁』 中考常考的成语
考常用成语——人物传记篇
人物传记篇成语
1)囊萤映雪——比喻家庭贫苦,刻苦读书 (囊萤:车胤;映雪:孙康)
2)老当益壮——形容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马援)
3)东山再起——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或是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
4)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关头,真相或本意完全显露出来(荆轲)
5)投笔从戎——形容弃文从武,读书人参军入伍(班超出使西域,胸怀大志)
6)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抓紧时间锻炼,奋发有为(祖 )
7)数典忘祖——忘记自己本身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籍谈)
8)凿壁偷光——形容人刻苦好学(匡衡)
9)刮目相看——吕蒙
10)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后,用马皮把尸首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马援) 经典语句:大丈夫应该效死疆场,由马革裹着尸首回来才光荣,怎能躺在病床上,让儿女来照顾呢?
11)东窗事发——比喻阴谋败露,将受到惩治(秦桧)
12)指鹿为马——比喻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赵高)
13)纸上谈兵——纸面上谈论用兵,比喻不切实际的空谈(赵括)
14)草木皆兵——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苻坚)
15)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境地(项羽)
16)击楫中流——指船到了中流,举起楫叩击船舷,表示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祖 )
17)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廉颇)
18)望梅止渴——比喻从不切实际的空想中得到安慰(曹操)
19)卧薪尝胆——比喻不敢安逸,刻苦自勉(越王勾践)
20)背水一战——比喻决死一战(韩信)
21)杀妻求将——吴起
22)围魏救赵——借一件事情,解救另一件事情(孙膑)
23)磨杵成针——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李白)
24)八斗之才——曹植
25)韦编三绝——孔子为了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故事,形容读书人刻苦勤奋
26)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季布)
27)前倨后恭——原先傲慢,后来恭顺,形容前后态度不同(苏秦)
28)曲高和寡——曲调越高雅,跟着唱的人就越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宋玉)
29)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王羲之)
30)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常用以勤勉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宋太宗)
31)不学无术——形容既无学问,又无本事(霍光)
32)三令五申——屡次地命令告诫,再三地嘱咐(孙武)
33)春风得意——比喻达到目的后那种得意洋洋的心态(孟郊)
34)呕心沥血—— 形容苦心苦想,费尽心血,多用来表示文艺创作的艰辛不宜(李贺)
35)江东父老——项羽
36)约法三章——临时议定三条法令,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
37)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重耳)
38)破釜沉舟——砸破烧饭用的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拼死一战(项羽)
39)橘化为枳——晏婴
40)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流传很广(左思)
41)鞠躬尽瘁——诸葛亮
42)画龙点睛——张僧
43)黄袍加身——赵匡胤
『肆』 中考150个常用成语
常用成语足智多谋 精明强干 刚柔相济 通权达变
敢做敢为 当机立断 力挽狂澜 别开生面
以史为镜 以人为鉴 以简驭繁 以一持万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以少胜多 以点带面
响遏行云 声振林木 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不厌其烦 苦口婆心 嘘寒问暖 促膝谈心
精诚团结 万众一心 保国安民 赤胆忠心
有气无力 有口无行 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凭有据 有始有终 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
沧海桑田 峰回路转 气象万千 风云变幻
神出鬼没 若隐若现 错综复杂 瞬息万变
不折不扣 不阴不阳 不疾之徐 不慌不忙
不骄不躁 不声不响 不知不觉 不痛不痒
喜形于色 满面春风 少气无力 弱不禁风
盛气凌人 八面威风 心悦诚服 甘拜下风
海不扬波 海波不惊 海纳百川 海晏河清
海水群飞 海啸山崩 海枯石烂 海誓山盟
坐观成败 按兵不动 操之过急 轻举妄动
兴风作浪 蠢蠢欲动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嫉恶如仇 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 浩气长存
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
名山胜水 风月无边 风清月朗 蔓草荒烟
白练腾空 古木参天 诗情画意 蔚为壮观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名成就 著作等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妙手回春 治病救人
脱颖而出 一鸣惊人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足智多谋 精明强干 刚柔相济 通权达变
敢做敢为 当机立断 力挽狂澜 别开生面
以史为镜 以人为鉴 以简驭繁 以一持万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以少胜多 以点带面
响遏行云 声振林木 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如痴如醉 载歌载舞 一唱一和 不亦乐乎
拨乱反正 独立自主 一衣带水 和睦相处
礼贤下士 周公吐哺 长治久安 家给人足
承前启后 鞍前马后 遮前掩后 惩前毖后
瞻前顾后 思前想后 意前笔后 空前绝后
喜闻乐见 兴致勃勃 喜怒哀乐 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 别具一格 雅俗共赏 自娱自乐
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百年不遇 铁树开花
时过境迁 明日黄花 精益求精 锦上添花
囫囵吞枣 浮光掠影 一知半解 不得要领
追木穷源 滚瓜烂熟 熟能生巧 运用自如
湖光山色 人间天堂 明月清风 桂子飘香
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同忧相救 同病相怜
肝胆相照 亲密无间 千丝万缕 藕断丝连
欲说还休 吞吞吐吐 闪烁其词 支支吾吾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谈笑风生 眉飞色舞
铁面无私 执法如山 见义勇为 仗义执言
两袖清风 一尘不染 扶危济困 排忧解难
光明磊落 照人肝胆 唯才是举 任人唯贤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鱼目混珠 滥竽充数
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螳臂当车 蚍蜉撼树
门庭若市 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车水马龙 人来人往 比肩继踵 项背相望
座无虚席 济济一堂 千军万马 浩浩荡荡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卧薪尝胆 埋头苦干
目不转睛 手不释卷 夜以继日 通宵达旦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势如破竹 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 饿虎吞羊
披荆斩棘 乘风破浪 容光焕发 神采飞扬
意气风发 慷慨激昂 自力更生 发奋图强
言行一致 口是心非 不卑不亢 奴颜婢膝
春风得意 垂头丧气 艰苦朴素 花天酒地
以理服人 蛮不讲理 大公无私 营私舞弊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焕然一新 百废俱兴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不攻自破 无懈可击 不甘示弱 自暴自弃
不急之务 当务之急 不劳而获 自食其力
不求甚解 寻根究底 不期而遇 失之交臂
漫山遍野 铺天盖地 十冬腊月 冰天雪地
痛不欲生 呼天抢地 众志成城 开天辟地
叱咤风云 顶天立地 兴高采烈 欢天喜地
心花怒放 眉开眼笑 妙趣横生 哄堂大笑
心领神会 嫣然一笑 前仰后合 捧腹大笑
『伍』 150个中考高频成语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陆』 中考常考成语
中考常用成语——人物传记篇
人物传记篇成语
1)囊萤映雪——比喻家庭贫苦,刻苦读书 (囊萤:车胤;映雪:孙康)
2)老当益壮——形容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马援)
3)东山再起——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或是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
4)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关头,真相或本意完全显露出来(荆轲)
5)投笔从戎——形容弃文从武,读书人参军入伍(班超出使西域,胸怀大志)
6)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抓紧时间锻炼,奋发有为(祖 )
7)数典忘祖——忘记自己本身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籍谈)
8)凿壁偷光——形容人刻苦好学(匡衡)
9)刮目相看——吕蒙
10)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后,用马皮把尸首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马援) 经典语句:大丈夫应该效死疆场,由马革裹着尸首回来才光荣,怎能躺在病床上,让儿女来照顾呢?
11)东窗事发——比喻阴谋败露,将受到惩治(秦桧)
12)指鹿为马——比喻歪曲事实,颠倒是非(赵高)
13)纸上谈兵——纸面上谈论用兵,比喻不切实际的空谈(赵括)
14)草木皆兵——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苻坚)
15)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走投无路的境地(项羽)
16)击楫中流——指船到了中流,举起楫叩击船舷,表示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祖 )
17)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廉颇)
18)望梅止渴——比喻从不切实际的空想中得到安慰(曹操)
19)卧薪尝胆——比喻不敢安逸,刻苦自勉(越王勾践)
20)背水一战——比喻决死一战(韩信)
21)杀妻求将——吴起
22)围魏救赵——借一件事情,解救另一件事情(孙膑)
23)磨杵成针——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李白)
24)八斗之才——曹植
25)韦编三绝——孔子为了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故事,形容读书人刻苦勤奋
26)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季布)
27)前倨后恭——原先傲慢,后来恭顺,形容前后态度不同(苏秦)
28)曲高和寡——曲调越高雅,跟着唱的人就越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宋玉)
29)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王羲之)
30)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常用以勤勉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宋太宗)
31)不学无术——形容既无学问,又无本事(霍光)
32)三令五申——屡次地命令告诫,再三地嘱咐(孙武)
33)春风得意——比喻达到目的后那种得意洋洋的心态(孟郊)
34)呕心沥血—— 形容苦心苦想,费尽心血,多用来表示文艺创作的艰辛不宜(李贺)
35)江东父老——项羽
36)约法三章——临时议定三条法令,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
37)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重耳)
38)破釜沉舟——砸破烧饭用的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拼死一战(项羽)
39)橘化为枳——晏婴
40)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流传很广(左思)
41)鞠躬尽瘁——诸葛亮
42)画龙点睛——张僧
43)黄袍加身——赵匡胤
『柒』 语文江苏中考高频成语
想知道中考成绩,其实您打电话问下老师就晓得了呀!也顺便跟老师要下网址,届时可自行上网查询了。至于返校时间一般都是两个月内,请教一下老师也无妨。
『捌』 中考常考的成语有哪些
1、 安贫乐道[ ān pín lè dào ] 道:主张,思想。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出 处:《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2、 暴殄天物[ bào tiǎn tiān wù ] 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出 处:《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3、 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 ]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出 处: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4、 视如敝屣[ shì rú bì xǐ ] 敝屣:破鞋子。像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出 处:《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5、 断章取义[ àn zhāng qǔ yì ]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 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玖』 中考必背的20个成语汇总
言之有理 [ yán zhī yǒu lǐ ]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án zhī yǒu lǐ ] 说的话有道理。出 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道:‘言之有理。’”
『拾』 贵州中考高频成语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