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经常考的成语
㈠ 公务员考试中常用成语,近义词,虚词辨析
1.文不加点
【错误理解】对于此成语,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容易理解成“文章没有标点”,这就大错特错了!
【正确释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出自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2.差强人意
【错误理解】不能让人满意。
【正确释义】原指能振奋人的意志,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资治通鉴·汉记》:“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汉 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3.不刊之论
【错误理解】不能刊登的言论。
【正确释义】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严复《原强》:“学问之士,倡其心理,事功之士,窃之为术,而大有功焉。故曰:民智者,富强之愿。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4.不忍卒读
【错误理解】读物没什么可看的。
【正确释义】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除了以上成语,高频易错成语还有不足为训、望其项背、目无全牛等等,这些成语的意思你都了解吗?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填空这一部分呈现高频词汇增多的趋势,这对我们考生来说是一个好的消息,但是我们该如何积累更高效,中公教育专家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第一:反复研读真题,真题中所有出现过的成语都要熟练掌握,不仅要懂得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
第二:成语要一组一组的积累,形似、意近放在一块记忆。比如,当我们做题看到“南辕北辙”,我们能联想到含义与之相近的“背道而驰”“针锋相对”“分道扬镳”,就放在一块儿积累。
第三:勤查字典,只要是感觉比较模糊的词语就要查字典,准确记忆,才能在近义词同时出现时准确区分。
㈡ 公考必备:公务员考面试成语,俗语,古语及启发用语
一、认真篇
1、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道德经》
2、三思而后行。——(中国·春秋)孔丘
3、行事常思退一步。——(中国·清)申涵煜
4、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中国)毛泽东
5、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中国)李大钊.
6、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7、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输。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9、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10.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敬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过讨论,提出他不正确的地方。——达芬奇
二、励志篇
1、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贝多芬
2、有志者事竟成也!—— 刘秀
3、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佚名
4、君子志于择天下。—— 刘炎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司马迁
6、灾难本身即是一剂良药。—— 考柏
7、笃志而体,君子也。—— 《荀子》
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朱熹
9、愿效老牛,为国损躯。—— 童第周
10、真正的才智是刚毅的志向。—— 拿破仑
三、工作篇
1、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 切斯特菲尔德
2、工作中最重要的提高效率—— 约・艾迪生
3、勤能补拙,勤俭立业。—— 侯德榜
4、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托尔斯泰
5、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列宁
6、天才就是回避艰苦工作的能力—— 埃・哈伯
7、先付报酬的工作是肯定干不好的—— 约・弗洛里奥
8、你要追求工作,别让工作追求你—— 富兰克林
9、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忽略眼前的工作—— 欧里庇得斯
10今天能作完的事,决不拖到明天。—— 苏步青
四、勤奋篇
1、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
2、勤奋是好运之母。—— 富兰克林
3、常用的钥匙最光亮。—— 英国谚语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5、休息休息,脑子生锈。—— 德国谚语
6、富贵必从勤苦得。—— 杜甫
7、所谓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 德怀特
8、哪儿有勤奋,哪儿就有成功。—— 谚语
9、游手好闲的人最没有空闲。—— 瑟蒂斯
10、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
五、修身篇
1、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
2、习与性成。—— 书经
3、止谤莫如修身。—— 中论
4、君子反道以修德。—— 吕氏春秋
5、吾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
6、习惯十倍于自然。—— 威灵顿
7、修其本而末自应。—— 苏轼
8、礼也者,犹体也。—— 《太平御览》
9、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
10、欲影正者端其表。—— 桓宽
㈢ 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一、考查力度——不断加大从2007年行测言语理解部分将选词填空作为一个稳定的考查题型以来,成语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加大的。年份题量 2007 2 2008 7 2009 11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7年只有两道题,在2008年就激增到了7道题,在2009年更是占到了一半以上,达到11道之多。从此可以看出在选词填空之中成语考查力度在明显加大。二、考查方式——组合考查 1.与实词混合考查。成语类的题目在2007年只有两道题目,并且这两道题目都是单独考查的成语的用法。在2008年和2009年的成语类题目中,分别有5道题和6道题是和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的,占成语类试题的绝大部分,所以成语加实词的考查方式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多空都选成语。随着题目难度的加大,在选词填空之中往往会出现多个空的题目。在2009年的试题中,第30题和第39题不仅是多个空的题目,而且两个空都是成语,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得出正确答案的难度。三、考查角度——复杂多元从成语类试题考查的角度来看,该类试题的考查角度也在逐渐的复杂化。早期的题目中,成语考查主要集中在对易误用成语的考查上,掌握了此类成语解题难度不大。但是,现在又逐渐加大了对常见成语的考查,重点考查常见成语的侧重点的不同,增大考试难度。例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第36题: 2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边地城市风貌的千姿百态,原本就是的事情。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顺其自然B.顺理成章C.水到渠成D.司空见惯选项之中的四个成语并不会引起歧义和望文生义的误用,但是放在句子之中具体辨析侧重点的不同,并不是每一位考生都能够选出正确答案的。那么在这种成语类试题逐渐加大考查力度和难度的情况下,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之中,如何准备成语类题目的考试呢? 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在备考成语辨析试题的过程中,根据成语辨析题在考查角度上的特点,结合其考查形式从积累入手:一方面,考生要注意对易误用的成语的记忆。比如“文不加点”、“不刊之论”等等,不要望文生义;“筚路蓝缕”、“休戚相关”等要注意适用对象;“始作俑者”、“高谈阔论”等要注意感情色彩。这要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能保证在做题目的时候,在实战之中不至于犯低级的错误。另一方面,注意常见成语的积累。常见成语的准备可以从国考和地方的考题之中寻找。仔细分析会发现在常考成语部分是存在着很多成语的重现,这并是巧合现象,这符合这些成语是常用成语的情况的。比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30题出现了“A.自上而下不可逆转B.一呼百应铺天盖地C.有条不紊举世瞩目D.运筹帷幄波涛汹涌这样”一些成语。实际上其中的“举世瞩目”这一成语在国考的2003就出现过“A.界限举世瞩目B.界限举足轻重C.范畴举足轻重D.范畴举世瞩目”另外,2008年考查的“顺其自然”,在2009年再次考查。这种重复考查的现象也出现于国考和省考的交叉之中。例如,2008年湖南省就考查了“A.相差甚远B.各有所求C.截然不同D.南辕北辙”这样四个成语。其中的“南辕北辙”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考到了,而且这两道题都是在考查表示事物有区别这一意思的成语。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务员的备考过程之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题目之中的信息,注意日常的积累。这样在考试之中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公务员考试网建议各位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充分挖掘历年真题中包含的信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积极备考。最后祝愿各位考生最终在国考的道路上取得理想的成绩。
㈣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十个易混淆常考成语
华图教育为您解答: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中经常会考查考生对成语的运用,并且在中国的字典里,有很多的成语是易混的,下面为考生分享一些最易混淆成语,希望能对公务员行测考试分数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1、推己及人、以己度人
【辨析角度】感情色彩
【词义辨析】“推己及人”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以己度人”指用自己的心思去猜度别人,多指不好的方面。
2、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辨析角度】感情色彩
【词义辨析】“无微不至”指没什么细微之处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3、像模像样、大模大样
【辨析角度】感情色彩
【词义辨析】“像模像样”形容着重或隆重的样子。“大模大样”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4、惨无人道、惨绝人寰
【辨析角度】语意轻重
【词义辨析】“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惨绝人寰”指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惨绝人寰”的语意更重。
5、信口开河、信口雌黄
【辨析角度】语意轻重
【词义辨析】“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两者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实,随意掩盖真相,进行诽谤污蔑之意,语意比前者重。
6、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辨析角度】含义侧重
【词义辨析】两者都有奋勇前进的意思。“前仆后继”中的“仆”是倒下的意思,侧重在不怕牺牲,多形容革命者的英勇无畏。“前赴后继”则侧重于奋勇前进,多形容革命者一往无前的精神。
7、营私舞弊、徇私舞弊
【辨析角度】含义侧重
【词义辨析】“营私舞弊”指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侧重于为自己谋求私利。“徇私舞弊”指因屈从私情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侧重于为照顾私人关系而舞弊。
8、光明正大、光明磊落
【辨析角度】含义侧重
【词义辨析】“光明正大”指心怀坦荡、言行正派,指做的事情是光明的、正派的。“光明磊落”形容人的行为正直坦白,毫无隐私暧昧不可告人之处,指的是人格、品质。
9、刮目相看、另眼相看
【辨析角度】含义侧重
【词义辨析】“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是一种纵向的比较,题目中通常含有一个时间差。“另眼相看”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即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是一种横向的比较,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10、健步如飞、疾步如飞
【辨析角度】含义侧重
【词义辨析】“健步如飞”形容步伐矫健,走得飞快。“疾步如飞”形容走路很快。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考生们要在备考中要进行针对性复习,争取积累更多知识。
㈤ 公务员考试成语高频词
国家公务员考试近年部分常考成语:
南辕北辙--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大相径庭--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比喻事情简单。
手到擒来--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唾手可得--比喻很容易就得到了。
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日异月殊--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
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倚马可待--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比喻事情简单。
稳操胜券--比喻有充分的把握取得胜利。
人迹罕至--几乎没有人到的地方。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止尽。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
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
顶礼膜拜--原指跪下两手伏地,头顶着佛的脚,是一种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后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
并驾齐驱--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博大精深--多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㈥ 祝福别人考上公务员的成语有哪些
1、金榜题名
【拼音】: jīn bǎng tí míng
【解释】: 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出处】: 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译文:今天金榜题名了,春天还是那个春天,意思暗指物是人非。
【举例造句】: 旬月之间,金榜题名,已登三甲进士。
2、马到成功
【拼音】: mǎ dào chéng gōng
【解释】: 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处】: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举例造句】: 只要不轻敌,相信你们一定会马到成功。
3、 独占鳌头
【拼音】: dú zhàn áo tóu
【解释】: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译文:在朝堂上曾经贡献升平策略,取得了第一名。
【举例造句】: 一战胜群贤,独占鳌头高选。
4、旗开得胜
【拼音】: qí kāi dé shèng
【解释】: 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处】: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举例造句】: 旗开得胜姜文焕,一怒横行劈董忠。
5、蟾宫折桂
【拼音】: chán gōng zhé guì
【解释】: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出处】: 《晋书·郤诜传》:“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译文: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
【举例造句】: 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蟾宫折桂。
㈦ 公务员考试常用成语谚语
网络文库就有 0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内大多用来表容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0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0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0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0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