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臧谷亡羊成语的意思

臧谷亡羊成语的意思

发布时间: 2020-11-20 23:11:30

⑴ 四十个成语及它们的意思

【成语辨析】
使用成语有时会错用同音字或近义词。这类错误出现频率非常高,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特别注意用字正确。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前的字是别字,括号内的字是正字。
A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分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
B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F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G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H
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J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不咎” 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 渔,捕鱼。“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黄色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K
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L
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
M
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51、美仑(轮)美奂 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奂,众多。“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迷(弥)天大谎 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
53、糜糜(靡靡)之音 低级趣味的音乐。靡靡,颓废淫荡。
54、棉(绵)里藏针 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绵,丝绵。
55、明火执杖(仗) 仗,兵器。“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名符(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57、名贯九洲(州)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同义词。大禹时代的“天下”,即华夏大地。
58、默(墨)守陈(成)规 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O
59、沤(呕)心沥血 呕心,费尽心思;沥血,滴血。“呕心沥血”,竭尽心血。
P
60、旁证(征)博引 旁,广泛;征,搜集。“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Q
61、青出于兰(蓝)而胜于兰(蓝) “兰”是“兰”的简化字,不是“蓝”的简化字,“蓝”简化作“蓝”。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62、磬(罄)竹难书 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R
63、人才挤挤(济济) 济济,读作jǐjǐ,义为“众多的样子”。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如愿以尝(偿) 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弱不经(禁)风 禁,承受。
S
66、色彩斑烂(斓) 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
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洁净。“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8、稍(少)安勿(毋)躁 少,音shǎo,暂时。毋,不要。“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水乳交溶(融) 融,融合。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所向披糜(靡) 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靡,顺风倒下。
W
71、危如垒(累)卵 累,堆积。“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委屈(曲)求全 曲意迁就,以求事成。曲,委曲己意。
X
73、相形见拙(绌) 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够、不足。
74、向偶(隅)而泣 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隅,角落。
75、心无旁鹜(骛)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鹜,鸭子,无“追求”义。
76、心心相映(印) 印,印证。“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辛辛(莘莘)学子 许多学生。莘莘,众多。
78、虚座(左)以待 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
79、炫(烜)赫一时 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烜,盛大。
Y
80、淹(湮)没无闻 被埋没而无人知晓。湮,埋没。
81、.淹淹(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奄奄,气息微弱。
82、掩(偃)旗息鼓 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
83、摇摇欲堕(坠)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坠,掉下。
84、遗(贻)笑大方 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大方”,专家、方家。“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类似的成语还有:“贻害无穷”、“贻害后学”。
85、以(倚)老卖老 倚,仗恃。“倚老”,倚仗年纪大。
86、饮鸠(鸩)止渴 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渊源(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88、越桌(俎)代庖 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89、悠(优)哉游哉 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
90、忧(优)柔寡断 优,由“悠闲”引申为“犹豫”。
Z
91、再接再励(厉) 厉,通“砺”,即磨刀石,作动词用,表示“磨砺”。“再接再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描写斗鸡情景的诗句:斗鸡在再次厮斗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厉]。“再接再厉”,比喻做事要不断努力,争取最好。
92、责无旁代(贷) 贷,借贷,要求贷方守信,不可推卸还贷的责任。“旁贷”,推卸给别人。
93、仗义直(执)言 执言,说公道话。
94、真知卓(灼)见 灼,本义为“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真知灼见”,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正确而深刻的见解。
95、针贬(砭)时弊 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
96、震(振)聋发聩 “振”和“发”同义,都是“唤起”的意思;“聋” 和“聩”也同义,都是“听不见声音”。“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精神麻木的人。
97、众口烁(铄)金 众人异口同声的议论,足能熔化金属,形容社会舆论的力量很大。铄,熔化。
98、纵横俾(捭)阖 以辞令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捭阖,开合。捭,分开。
99、走头(投)无路:走投,投奔。“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
100、自出机抒(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机杼:织布机,又用来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⑵ 要200个成语加解释

按照“急求成语两百”所搜寻的部分成语:

【不急之务】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旁午走急】旁午:交错,纷繁。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不知轻重缓急】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
【促忙促急】匆匆忙忙,慌慌张张。
【存亡危急之秋】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
【楚越之急】以之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倒悬之急】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扶急持倾】扶:帮助;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
【风急浪高】形容风浪很大。
【繁丝急管】繁:杂;丝:弦乐器;管:管乐器。指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扶危济急】犹扶危济困。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狗急跳墙】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缓不济急】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慌慌急急】慌:忙乱,恐慌。形容举止慌乱。
【火急火燎】犹火烧火燎。
【缓急轻重】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缓急相济】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合刃之急】合刃:兵器的锋刃碰在了一起,指交战。指战斗到了最激烈最危急的时刻。也形容事情发展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急不及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同“急不可待”。
【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急不可耐】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急病让夷】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急不择途】犹慌不择路。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急不择言】择:选择;言:言词。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
【急赤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急扯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急杵捣心】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急风暴雨】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急管繁弦】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急功好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拜鬼求神】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避祸求福】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病急乱求医】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求闻达】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不厌求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同“不厌其详”。
【不忮不求】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尺蠖求伸】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草间求活】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吹毛求瘢】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瑕】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调度征求】指征敛赋税。
【登木求鱼】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但求无过】但:仅,只要;过:错误。只追求没有过错。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错。
【阿谀求容】容:容色,好的脸色。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焚林之求】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
【反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发屋求狸】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供不应求】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割地求和】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挂冠求去】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要求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故剑之求】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规求无度】规求:贪求;度:限度。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无厌。
【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好古敏求】好:喜爱,喜好。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毁节求生】毁节:抛弃自己的气节,变节。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苟且偷生。
【蠖屈求伸】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求端讯末】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将本求财】用本钱谋求利润。同“将本求利”。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名:功名。罪:罪责。指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不应考虑个人的功名、得失。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积本求原】从根本上探求。
【见弹求鹗】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同“见弹求鸮”。
【见弹求鸮】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见弹求鸮炙】弹:弹丸;鸮:猫头鹰;炙:烤肉。看到弹丸,就想得到吃到美味的烤鸮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欬唾成珠】比喻言谈精当,议论高明或文词优美。
【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败笔成丘】用坏的笔堆得象小山丘一样。形容书法精良或着述甚多。
【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和公公。不装傻装聋,就难当婆婆公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不成方圆】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成器】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不成气候】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
【不成三瓦】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不成体统】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成一事】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抱成一团】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不打不成器】打:打磨,打造。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不打不成相识】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败寇成王】失败者沦为草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
【百炼成刚】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不劳而成】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波澜老成】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百巧成穷】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
【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
【白手成家】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白首无成】白首:白头,指年老。头发白了,一事无成。指到老没有成就。
【百事无成】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百无所成】犹言一事无成。
【百无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事业的成功功失败来判断是不是英雄。
【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保业守成】守成:保持已取得的成就。保持已取得的成就和业绩。
【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成帮结队】犹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成败利钝】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成败荣枯】成功与失败,得志与失意。指人在仕途或事业上的得失荣辱。
【成败兴废】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不经之语】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可同年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同“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不言不语】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语默】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
【沉默不语】指一言不发。
【村学究语】指迂腐浅陋的言辞。
【沉吟不语】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出语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谗言佞语】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言吐语】犹言谈吐。指说话。
【对床听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对床夜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多言多语】指不该说而说。
【儿女子语】妇孺之言。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恶言恶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讹言谎语】讹言:诈伪的话;谎语:不真实的话。指造谣说谎。
【恶言泼语】泼:蛮横。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
【恶语伤人】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恶语中伤】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附耳低语】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浮文巧语】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浮文套语】不疼不痒的客套话。
【风语不透】形容异常严密。
【风言醋语】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蜚语恶言】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形容诽谤的言辞。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风言俏语】风流之言,俏皮之语。
【烦言碎语】烦:多,繁剧;碎:琐碎。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风言雾语】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浮语虚辞】指大话、空话。
【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
【古语常言】古时候就已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甘言美语】甜美动听的话。
【甘言蜜语】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寡言少语】言语很少。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搬斤播两】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八两半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百两烂盈】两:同“辆”;百辆:一百辆车;烂:灿烂;盈:充满。指妆奁有一百辆车,光彩耀眼,极其丰光。形容婚娶的铺张奢侈。
【并世无两】犹举世无双。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此地无银三十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称斤掂两】称:衡量轻重;掂:掂量。计算轻重分量。比喻计较轻重得失。
【称斤约两】称:衡量轻重。计算轻重分量。比喻权衡轻重得失。
【秤斤注两】形容斤斤计较,顾小不顾大。
【称斤注两】形容只注重小节而没有气势。
【才貌两全】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螭魅罔两】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魑魅罔两】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参天两地】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亦作“参天贰地”。
【颠斤播两】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掂斤播两】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掂斤估两】犹言掂斤播两。
【弹觔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掂斤抹两】犹言掂斤播两。
【短斤缺两】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刀切豆腐两面光】比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
【道三不着两】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二心两意】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分金掰两】比喻过分计较。同“分斤掰两”。
【分斤拨两】比喻过分计较。同“分斤掰两”。
【分斤掰两】比喻过分计较。
【分斤较两】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分三别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同“分星擘两”。
【分星拨两】犹言斤斤计较。
【分星擘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分星掰两】一点一滴,详详细细。
【反行两得】行:行事。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面和反面两种效果。
【反行两登】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获得。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
【分星劈两】指详细分说。
【公私两便】便:便利,方便。对公家和私人都便利。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百败不折】折:屈服。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
【百弊丛生】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百步穿杨】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百般刁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百不得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百不当一】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百般奉承】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百般抚慰】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百不获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百不失一】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百宝万货】指大量珍宝财物。
【百般无赖】采用所有卑鄙的方法。
【百步无轻担】百步:指长途。跑长路,担子再轻也感到很沉重。比喻道远而任重。
【百不一存】犹言无一宽免。
【百不一贷】贷:饶恕,宽免。无一宽免
【八百姻娇】姻娇:美女。指美女众多。
【百不一爽】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百不一遇】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百般折磨】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百般责难】配电盘:指采取各种办法;责难:指责非难。指用各种办法指责非难人。
【百八真珠】念珠。因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故称。
【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百川朝海】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百川赴海】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百川归海】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百尺竿头】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百辞莫辩】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百尺无枝】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百城之富】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百动不如一静】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百端待举】面端:百种;举:举办。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百代过客】指时间永远流逝。
【百堵皆兴】堵:墙。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闭门觅句】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鄙言累句】鄙言:浅俗的言辞。指文章的词句浅俗,不精炼。
【穿文凿句】钻研文字,琢磨词句。后用作为文牵强附会之意。
【沉吟章句】沉吟:沉思吟味。章句:章节和句子,亦指诗文。默默地琢磨构思诗文。
【摛章绘句】铺张辞藻,雕琢文句。形容以华丽的辞章写作诗文。
【摛藻绘句】摛:铺陈;藻:文采。铺陈辞藻,描绘句子。形容以华丽的辞藻写作。
【得隽之句】隽:隽永,意味深长。意义深远,耐人寻味的好文句。
【掇拾章句】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雕章缋句】雕:雕琢;缋:通“?绘”,描?绘。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雕章绘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同“雕章镂句”。
【断章截句】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雕章镂句】指刻意雕琢词章。
【雕章镂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雕章琢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断章摘句】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分章析句】指雕琢推敲文章。
【孤文断句】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钩章棘句】钩:弯曲;章:章节;棘:刺;句:文句。形容文辞艰涩拗口。
【话不投机半句多】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句比字栉】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同“句栉字比”。
【矜句饰字】矜:慎重;饰:整饰。形容写文章时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锦囊佳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锦囊妙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金章玉句】指华丽的诗文。
【句栉字比】一句句梳理,一字字比较。形容认真校核。
【句斟字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刻章琢句】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丽句清辞】华丽清新的辞句。同“丽句清词”。
【丽句清词】华丽清新的辞句。
【挦章撦句】犹寻章摘句。搜求、摘取片断辞句。
【片词只句】指零碎的文字材料。同“片言只字”。
【僻字涩句】冷僻的字、词和晦涩的文句。
【清词妙句】清新绝妙的诗文词句。形容诗词所用的语言清新华美。
【清辞妙句】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清词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清辞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同“清词丽句”。
【遣词造句】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骑驴索句】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奇文瑰句】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⑶ 带马和羊字的成语

【成语】:犬马之恋
【拼音】:quǎn mǎ zhī liàn
【解释】: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成语】:秣马利兵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解释】: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羊踏菜园
【拼音】:yáng tà cài yuán
【解释】:喻惯吃蔬菜的人偶食荤腥美食。

【成语】:臧谷亡羊
【拼音】:zāng gǔ wáng yáng
【解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⑷ 四字成语臧

臧谷亡羊
拼音:zāng gǔ wáng yáng
解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
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⑸ 关于十二生肖的成语及意思

掉头鼠窜 胆小如鼠 奉头鼠窜 孤雏腐鼠 官仓老鼠
狗逮老鼠 狗盗鼠窃 过街老鼠 孤豚腐鼠 狗头鼠脑
狗偷鼠窃 狐奔鼠窜 狐凭鼠伏 狐潜鼠伏 狐鼠之徒
稷蜂社鼠 掘室求鼠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进退首鼠 狼奔鼠窜
狼奔鼠偷 罗雀掘鼠 两鼠斗穴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过街
狼贪鼠窃 狼眼鼠眉 目光如鼠 猫哭老鼠 猫鼠同处
猫鼠同眠 猫鼠同乳 貊乡鼠壤 貊乡鼠攘 马捉老鼠
鸟骇鼠窜 鸟惊鼠窜 捧头鼠窜 雀角鼠牙 雀目鼠步
穷鼠啮狸 雀鼠之争 鼠臂虮肝 鼠窜蜂逝 鼠窜狗盗
鼠窜狼奔 鼠盗狗窃 鼠肚鸡肠 鼠腹鸡肠 鼠腹蜗肠
鼠肝虫臂 鼠迹狐踪 鼠目寸光 鼠目獐头 鼠目麞头
鼠啮虫穿 鼠啮虫穿 鼠啮蠹蚀 鼠啮蠹蚀 鼠凭社贵
鼠窃狗盗 鼠窃狗偷 鼠雀之辈 鼠雀之牙 鼠入牛角
社鼠城狐 鼠首偾事 首鼠两端 三蛇七鼠 十鼠同穴
鼠屎污羹 鼠屎污羹 鼠偷狗盗 蛇头鼠眼 鼠心狼肺
鼠穴寻羊 鼠牙雀角 投鼠忌器 投鼠之忌 梧鼠技穷
梧鼠五技 梧鼠之技 鼷鼠饮河 相鼠有皮 饮河鼹鼠
蚁溃鼠骇 以狸饵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至鼠 偃鼠饮河 蝇营鼠窥 雉伏鼠窜 鸮鸣鼠暴

搏牛之虻 版筑饭牛 充栋汗牛 椎牛发冢 吹牛拍马
槌牛酾酒 椎牛歃血 椎牛飨士 初生牛犊不怕虎 床下牛斗
喘月吴牛 对牛鼓簧 带牛佩犊 对牛弹琴 多如牛毛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饭牛屠狗 割鸡焉用牛刀 归马放牛 隔山买老牛 汗牛充栋
汗牛充屋 呼牛呼马 汗牛塞栋 呼牛作马 襟裾马牛
鸡口牛后 裾马襟牛 九牛二虎之力 瘠牛羸豚 九牛拉不转
九牛一毫 九牛一毛 鸡尸牛从 茧丝牛毛 鲸吸牛饮
扛鼎抃牛 犁牛骍角 老牛破车 老牛舐犊 犁牛之子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猕猴骑土牛 卖剑买牛 马面牛头
马牛襟裾 买牛卖剑 马牛其风 目牛无全 买牛息戈
目无全牛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刀割鸡 牛鼎烹鸡 牛刀小试
牛高马大 牛鬼蛇神 牛黄狗宝 牛骥共牢 牛角挂书
牛角书生 牛骥同槽 牛骥同皂 牛骥同皂 牛角之歌
牛口之下 牛郎织女 牛马襟裾 牛毛细雨 牛农对泣
泥牛入海 牛溲马勃 牛溲马渤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牛童马走 牛听弹琴 牛蹄之涔 牛蹄之鱼
牛蹄中鱼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牛星织女
牛衣病卧 牛衣对泣 牛衣岁月 牛羊勿践 牛衣夜哭
牛之一毛 庖丁解牛 气冲斗牛 气冲牛斗 气喘如牛
杯弓市虎 帮虎吃食 暴虎冯河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春冰虎尾 垂饵虎口 刺虎持鹬 豺虎肆虐 除狼得虎
豺狼虎豹 藏龙卧虎 鸱目虎吻 鸱视虎顾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生之犊不惧虎 初生之犊不畏虎 雕虎焦原 打虎牢龙 调虎离山
断蛟刺虎 打马虎眼 大人虎变 打死虎 打死老虎
大贤虎变 恶虎不食子 饿虎饥鹰 饿虎扑食 饿虎扑羊
饿虎擒羊 饿虎吞羊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饿虎之蹊 风从虎,云从龙
冯河暴虎 放虎归山 放虎遗患 风虎云龙 放虎自卫
伏虎降龙 凤叹虎视 官虎吏狼 宫邻金虎 甘冒虎口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割肉饲虎 虎步龙行 虎变龙蒸 虎不食儿
虎背熊腰 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 虎斗龙争 虎荡羊群
虎而冠 画虎不成 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虎成狗
画虎画皮难画骨 画虎刻鹄 画虎类狗 画虎类犬 狐虎之威
狐假虎威 狐藉虎威 虎踞鲸吞 虎踞龙盘 虎据龙蟠
虎踞龙蟠 虎口拔牙 虎窟龙潭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虎略龙韬 虎落平川 虎落平阳 虎狼之势 虎珀拾芥
虎入羊群 虎兕出柙 虎视眈眈 虎视耽耽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体熊腰 虎头燕颔 虎尾春冰
虎卧龙跳 虎啸风生 虎穴狼巢 虎穴龙潭 虎掷龙拿
骏波虎浪 九关虎豹 九阍虎豹 拒虎进狼 踞虎盘龙
白兔赤乌 东门逐兔 动如脱兔 待兔守株 得兔忘蹄
东兔西乌 龟毛兔角 狐死兔泣 获兔烹狗 狐兔之悲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见兔放鹰 见兔顾犬 狡兔死,良狗烹
狡兔三窟 狡兔死,良犬烹 狡兔三穴 惊猿脱兔 狼奔兔脱
目兔顾犬 犬兔俱毙 势若脱兔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守株待兔 兔角龟毛 兔角牛翼 兔葵燕麦
兔起凫举 兔起鹘落 兔起乌沉 兔缺乌沉 兔死凫举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兔死犬饥 兔丝燕麦 兔头麞脑
兔走鹘落 兔走乌飞 乌踆兔走 乌飞兔走 一雕双兔
鳌愤龙愁 笔底龙蛇 扳龙附凤 白龙鱼服 笔走龙蛇
乘龙佳婿 乘龙快婿 乘龙配凤 成龙配套 藏龙卧虎
禅世雕龙 车水马龙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打凤捞龙
打凤牢龙 打虎牢龙 鼎湖龙去 雕龙画凤 大水冲了龙王庙
得婿如龙 二龙戏珠 凤表龙姿 风从虎,云从龙 凤附龙攀
附凤攀龙 凤骨龙姿 风虎云龙 凤狂龙躁 飞龙乘云
伏龙凤雏 凤楼龙阙 放龙入海 伏虎降龙 飞龙在天
凤毛龙甲 凤髓龙肝 凤舞龙飞 凤舞龙蟠 凤箫龙管
凤臆龙鬐 凤翥龙蟠 凤子龙孙 凤翥龙骧 凤翥龙翔
贯斗双龙 龟龙鳞凤 龟龙麟凤 龟龙片甲 虎步龙行
虎变龙蒸 虎超龙骧 虎斗龙争 鹤骨龙筋 虎踞龙盘
虎据龙蟠 虎踞龙蟠 虎窟龙潭 画龙不成反为狗 画龙点睛
画龙点晴 火龙黼黻 活龙活现 画龙刻鹄 虎略龙韬
黄龙痛饮 活龙鲜健 骇龙走蛇 虎卧龙跳 虎穴龙潭
虎掷龙拿 踞虎盘龙 酒虎诗龙 蛟龙得水 酒龙诗虎
蛟龙戏水 矫若惊龙 矫若游龙 骥子龙文 跨凤乘龙
亢龙有悔 龙雏凤种 龙驰虎骤 龙雕凤咀 龙蹲虎踞
龙断可登 龙多乃旱 龙断之登 龙德在田 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 龙飞凤翔 龙飞凤翥 麟凤龟龙 龙幡虎纛
龙飞虎跳 龙肝豹胎 龙肝凤脑 龙肝凤髓 龙鬼蛇神
拨草寻蛇 笔底龙蛇 杯弓蛇影 壁间蛇影 杯蛇鬼车
杯蛇幻影 杯影蛇弓 笔走龙蛇 杯中蛇影 长蛇封豕
草蛇灰线 春蛇秋蚓 春蚓秋蛇 打草惊蛇 打草蛇惊
打蛇打七寸 毒蛇猛兽 斗折蛇行 佛口蛇心 飞鸟惊蛇
封豕长蛇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佛心蛇口 封豨修蛇 弓影杯蛇
行行蛇蚓 骇龙走蛇 画蛇添足 画蛇著足 虎头蛇尾
惊蛇入草 鲸吞蛇噬 龙鬼蛇神 龙屈蛇伸 龙蛇飞动
龙蛇飞舞 龙蛇混杂 灵蛇之珠 龙头蛇尾 牛鬼蛇神
强龙不压地头蛇 人心不足蛇吞象 豕分蛇断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蛇口蜂针
蛇食鲸吞 三蛇七鼠 蛇头鼠眼 蛇心佛口 蛇蝎为心
蛇蝎心肠 蛇影杯弓 蛇欲吞象 岁在龙蛇 贪蛇忘尾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为蛇画足 握蛇骑虎 为蛇添足 枭蛇鬼怪
膝语蛇行 虚与委蛇 养虺成蛇 一龙一蛇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蛇两头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一字长蛇阵 长虺成蛇
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倦 鞍马劳困
鞍马劳神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鞭长不及马腹 弊车羸马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荒马乱 兵慌马乱 伯乐相马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班马文章 宝马香车 兵强马壮 避世金马
不食马肝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车驰马骤
车殆马烦 车怠马烦 车烦马毙 持戈试马 窗间过马
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车马盈门 吹牛拍马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车尘马迹
车辙马迹 车在马前 东风吹马耳 东风马耳 东风射马耳
斗鸡走马 打马虎眼 大马金刀 得马失马 得马生灾
得马折足 代马望北 代马依风 单枪独马 单枪匹马
丹书白马 短衣匹马 二童一马 风吹马耳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非驴非马 风马不接 放马后炮 放马华阳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肥马轻裘 风马云车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风樯阵马 飞鹰走马 光车骏马
膏车秣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谷马砺兵
狗马声色 裹尸马革 高头大马 毁车杀马 寒蝉仗马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呼牛呼马 猴年马月 呼牛作马 横枪跃马
害群之马 讳树数马 见鞍思马 鸠车竹马 金戈铁马

爱礼存羊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昌歜羊枣 多歧亡羊 羝羊触藩
饿虎扑羊 饿虎擒羊 饿虎吞羊 告朔饩羊 挂羊头卖狗肉
挂羊头,卖狗肉 虎荡羊群 虎入羊群 羚羊挂角 狼羊同饲
卖狗悬羊 买王得羊 鸟道羊肠 牛羊勿践 歧路亡羊
牵羊担酒 驱羊攻虎 驱羊战狼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如狼牧羊
肉袒牵羊 舍策追羊 素丝羔羊 顺手牵羊 鼠穴寻羊
瘦羊博士 使羊将狼 十羊九牧 屠所牛羊 替罪羊
亡羊补牢 亡羊得牛 问羊知马 亡羊之叹 羊触藩篱
羊肠九曲 羊肠鸟道 羊肠小道 羊羔美酒 羊狠狼贪
羊落虎口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入虎群 羊续悬鱼 以羊易牛
羊质虎皮 臧谷亡羊 臧谷亡羊 争鸡失羊
猴年马月 猴头猴脑 尖嘴猴腮 沐猴而冠 猕猴骑土牛
沐猴衣冠 弄鬼掉猴 杀鸡哧猴 杀鸡骇猴 杀鸡儆猴
杀鸡吓猴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土龙沐猴 轩鹤冠猴 猿猴取月
宰鸡教猴
独鹤鸡群 打鸡骂狗 戴鸡佩豚 斗鸡养狗 斗鸡走狗
斗酒只鸡 斗鸡走马 斗鸡走犬 呆若木鸡 呆如木鸡
呆似木鸡 缚鸡之力 凤毛鸡胆 范张鸡黍 狗盗鸡鸣
狗盗鸡啼 割鸡焉用牛刀 鹤处鸡群 鹤发鸡皮 鹤骨鸡肤
鹤困鸡群 鹤立鸡群 淮南鸡犬 淮王鸡狗 鹤行鸡群
鸡不及凤 鸡虫得失 鸡虫得丧 鸡肠狗肚 鸡蛋里找骨头
鸡飞蛋打 鸡飞狗叫 鸡飞狗跳 鸡飞狗走 鸡肤鹤发
鸡骨支床 金鸡独立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金鸡消息 家鸡野鹜
家鸡野雉 嫁鸡逐鸡 鸡口牛后 鸡零狗碎 见卵求鸡
鸡烂嘴巴硬 鸡鸣而起 鸡鸣狗盗 鸡鸣狗吠 鸡鸣馌耕
鸡鸣候旦 鸡鸣戒旦 鸡鸣犬吠 鸡鸣起舞 鸡毛蒜皮
鸡皮鹤发 鸡犬不安 鸡犬不惊 鸡犬不留 鸡犬不宁
鸡犬不闻 鸡栖凤巢 鸡犬皆仙 鸡犬桑麻 鸡犬升天
鸡犬无惊 鸡犬相闻 鸡声鹅斗 鸡尸牛从 鸡头鱼刺
鸡豚之息 井蛙醯鸡 鸡鹜相争 鸡鹜争食 鸡胸龟背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争鹅斗 菱角磨作鸡头 木鸡养到 牛刀割鸡
牛鼎烹鸡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牝鸡晨鸣
牝鸡牡鸣 牝鸡司晨 牝鸡司旦 认鸡作凤 汝南晨鸡
鼠肚鸡肠 鼠腹鸡肠 杀鸡哧猴 杀鸡骇猴 杀鸡儆猴
杀鸡抹脖 杀鸡取蛋 杀鸡取卵 山鸡舞镜 杀鸡为黍
阿狗阿猫 阿猫阿狗 帮狗吃食 白云苍狗 白衣苍狗
苍狗白衣 苍狗白云 藏弓烹狗 椎埋狗窃 椎埋屠狗
貂不足,狗尾续 打狗看主 貂狗相属 打鸡骂狗 斗鸡养狗
斗鸡走狗 打落水狗 打人骂狗 饭牛屠狗 飞鹰走狗
狗傍人势 狗党狐朋 狗党狐群 狗盗鸡鸣 狗盗鸡啼
狗逮老鼠 狗颠屁股 狗盗鼠窃 狗恶酒酸 狗吠不惊
狗吠非主 狗肺狼心 狗吠之警 狗吠之惊 狗苟蝇营
狗急跳墙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关门打狗 狗马声色
狗拿耗子 狗屁不通 狗皮膏药 狗头军师 狗头鼠脑
狗偷鼠窃 狗尾貂续 狗尾续貂 狗续貂尾 狗心狗行
狗续侯冠 狗续金貂 狗血淋头 狗行狼心 狗血喷头
狗眼看人 狗咬吕洞宾 挂羊头卖狗肉 挂羊头,卖狗肉 狗彘不若
狗彘不如 狗彘不食 狗猪不食其余 狗彘不食其余 狗仗官势
狗走狐淫 狗追耗子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仗人势 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虎成狗 画虎类狗 画龙不成反为狗 狐鸣狗盗 狐朋狗党
狐朋狗友 狐群狗党 获兔烹狗 淮王鸡狗 鸡肠狗肚
鸡飞狗叫 鸡飞狗跳 鸡飞狗走 嫁狗随狗 嫁狗逐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鸡零狗碎 鸡鸣狗盗 鸡鸣狗吠 狡兔死,良狗烹
狼嗥狗叫 驴鸣狗吠 傫如丧狗 狼心狗肺 驴心狗肺
狼心狗行 卖狗悬羊 牛黄狗宝 泥猪疥狗 泥猪癞狗

狗猪不食其余 牧猪奴戏 泥猪疥狗 泥猪癞狗 泥猪瓦狗
人怕出名猪怕壮 一龙一猪 猪卑狗险 猪朋狗友 猪突豨勇
指猪骂狗

⑹ 5个以上带有羊字的成语并解释

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

臧谷亡羊

《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臧谷亡羊

《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羊狠狼贪

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羊肠鸟道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羊入虎群
比喻好人落入坏人的手中,处境极端危险。

羊肠小道

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以羊易牛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羊质虎皮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羊羔美酒

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儿醇厚的好酒。

羊肠九曲

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羊触藩篱

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⑺ 带有亡羊成语有哪些

带有亡羊成语有哪些
臧谷亡羊歧路亡羊失马亡羊臧谷亡羊亡羊补牢亡羊之叹多歧亡羊亡羊得牛

⑻ 含有羊字成语,不要解释

顺手牵羊,恶虎扑羊,如狼牧羊 ,肉袒牵羊 ,舍策追羊, 牵羊担酒 ,驱羊攻虎 ,驱羊战狼 ,千羊之皮,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入虎群 ,羊续悬鱼 ,以羊易牛, 臧谷亡羊, 臧谷亡羊 ,争鸡失羊\ 羊肠九曲、羊肠鸟道、羊肠小道、羊触藩篱、羊羔美酒、 羊狠狼贪、羊落虎口、羊毛出在羊身上、羊入虎群、羊续悬鱼、 羊质虎皮、 爱礼存羊、多歧亡羊、饿虎扑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
告朔饩羊、买王得羊、卖狗悬羊、歧路亡羊、肉袒牵羊
如狼牧羊、舍策追羊、鼠穴寻羊、顺手牵羊、素丝羔羊
屠所牛羊、臧谷亡羊、臧谷亡羊、争鸡失羊

⑼ 关于羊的成语 褒义

关于羊的成语 :
亡羊补牢、
歧路亡羊、
牵羊担酒、
羚羊挂角、
羊毛出在羊身上、
顺手牵羊、
替罪羊、
挂羊头卖狗肉、
问羊知马、
羊肠小道、
多歧亡羊、
羝羊触藩、

⑽ 臧谷亡羊 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臧谷亡羊
[读音][zāng gǔ wáng yáng]
[解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出处]《庄子·骈拇》:“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