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语大全及解释积累
『壹』 求初中成语大全及其解释和运用,好的再追加100!
哀兵必胜:1、形容受压迫而悲愤地奋想反抗的军队一定能胜利。 2、也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一方必然胜利。
哀而不伤:1、形容诗歌、音乐等表现的伤感情调适度。2、形容感情或行为有节制,不太过也无不及。3、形容装出悲哀的样子,但并不真正悲伤。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2、也比喻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黯然失色:1、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2、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八面玲珑:1、原指四面八方通明敞亮。2、也形容特例外观挺拔秀丽。 3、后多用来形容从处世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
百花齐放:1、各色的鲜花一齐开放。2、后多比喻文艺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地发展。
暴虎冯河:1、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2、也比喻果敢勇猛。
暴殄天物:1、指任意残害各种生物。2、也指不爱惜物品,任意挥霍浪费。
逼上梁山:1、比喻被迫进行反抗。2、也比喻不得已而去做某事。
避重就轻:1、指避开重要繁难而选择轻松的。2、也指避开要害问题,只谈次要的。
不动声色:1、形容遇事沉着、镇静自如。2、形容轻而易举,不费气力。
不分彼此:1、形容没有区别。2、形容同样对待。
不尴不尬:1、形容处境困难,左右为难。2、形容态度不自然。3、形容不成样子,不正派。
不加思索:1、形容对事情不进行认真考虑或不动脑筋。2、也形容说话办事敏捷、果断。
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不三不四:1、形容不伦不类,不像样子。2、形容品行不端,不正派。
不明不白:1、不清楚,不知底细。2、不明白,糊里糊涂。3、暧昧,不清白,不正派。
不偏不倚:1、态度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2、也形容不偏斜,正中目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不务正业:1、不从事正当职业。2、也指不搞好本职工作而去干其他的事。
姹紫嫣红:1、指各种颜色的花朵。2、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超凡入圣:1、指道德修养极高,超越了普通人,达到了圣人的境界。2、也指超越一般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超然物外:1、超脱于尘世之外。2、也指置身事处。
承上启下:1、承接上一代引出下一代。2、也指连接上文,引起下文。
垂涎三尺:1、形容非常馋的样子。2、也形容十分贪婪,见到别人好的东西就渴望得到。
风花雪月:1、指四季的自然景色。2、指华丽空洞的诗文或谈话。3、比喻男欢女爱的风流事。
峰回路转:1、形容山峰、道路曲折环绕。2、也比喻事情经过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顾影自怜:1、形容孤独失意的情状。2、后多用来形容自我欣赏。
拐弯抹角:1、没着弯弯曲曲的道路行进。2、比喻想问题不简单化,说话、写文章不直截了当。3、比喻关系远。
冠冕堂皇:1、形容庄严、有气派。2、后多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
过门不入:1、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2、也泛指经过门前而不进去。
海阔天空:1、形容天地辽阔,无边无际。2、比喻心胸开阔,无拘无束。3、也比喻谈话或想象漫无边际。
和盘托出:1、比喻把全部东西一下子都拿出来。2、也比喻将事实或意见全部说出来。
和风细雨:1、指宜人的风雨。2、后比喻做事温和、细致,不粗暴,也比喻方式和缓。
狐死首丘:1、比喻人不忘记根本。2、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
回光返照:1、佛教指检查自己的身心。也泛指自我反省。2、比喻人临死前精神忽然兴奋,神志忽然清醒。3、比喻事物衰亡前短暂的繁荣兴旺。
豁然开朗:1、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2、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老气横秋:1、老年志气,横贯秋空。形容气概雄浑、豪迈。2、后多用来形容没有朝气或自负摆老资格的样子。
玲珑剔透:1、形容器物精致通透,结构奇巧。2、形容诗文作品精巧优美。3、形容人聪明伶俐。
面不改色:1、形容遇到危险时,镇定自若,神色不变。2、也形容力量大或功夫好,用力而脸色不改。
明哲保身:1、指聪明有智慧的人,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身。2、也指为保全个人利益而回避原则问题的处世态度。
明珠暗投:1、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赏识或者好人误入歧途。2、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错了地方,得不到珍爱。
默然无声:1、沉默着,不说话,不出声。2、也比喻不出名,不被人知道。
平易近人:1、指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亲近。2、比喻文学浅显,通俗易懂。
婆婆妈妈:1、形容人言语罗嗦或办事琐碎,不爽快。2、形容人心肠慈善或感情脆弱。
千锤百炼:1、比喻对文艺作品反复修改加工。2、也比喻经历了许多磨炼和考验。
沁人心脾:1、指吸入了香气、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的饮料使人感到非常舒适。2、也形容优美的诗文或乐曲打动人心,给人美好、舒适的感觉。
沙里淘金:1、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出精华。2、也比喻费力大而收效甚微。
山南水长:1、形容距离遥远。2、也泛指全国各地、四面八方。3、也形容谈话无中心,漫无边际地乱扯。
深不可测:1、形容很深。2、比喻难以捉摸或揣测。
手到病除:1、形容医术高明。2、也形容工作能力强,解决问题快。
殊途同归:1、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2、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顺手牵羊:1、比喻乘机做事,不费力气。2、后多用来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说一不二:1、形容说话算数,说到做到。2、也指说什么就是什么,无人敢违背。
四平八稳:1、形容举止稳重,说话做事稳妥。2、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不求上进。
同流合污:1、指没有独立人格,顺从世俗。2、后也指和坏人一起做坏事。
尾大不掉:1、比喻属下势力强大,不服从指挥调度。2、也比喻事物前轻后重,难以驾驭的现象。
无病呻吟:1、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而长吁短叹。2、也比喻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一本万利:1、形容用很少量的本钱可以赚取很大的利润。2、也比喻花费的力气小,但收获大。
一泻千里:1、形容江河水流迅猛。2、也形容诗文、言语、唱腔等气势奔放。
云谲波诡:1、原形容房屋建筑形状各异,千姿百态。2、后比喻事物千变万,难以捉摸。或文章变化曲折、错落有致。
云山雾罩:1、比喻糊里糊涂,让人不明所以。2、也指说话不着边际,让人困惑不解。
咂嘴弄舌:1、形容贪吃的样子。2、也形容自言自语,说个不停的样子。
瞻前顾后:1、形容做事谨慎。2、形容顾虑太多,处理事情犹豫不决。
战战兢兢:1、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2、也形容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
珠圆玉润:1、比喻歌声婉转或文字流畅。2、也比喻人肌肤润泽。
锱铢必较:1、指办事认真,一丝不苟。2、形容小气,气量小,很小的事情也要计较。
纵横驰骋:1、形容作战英勇,所向无敌。2、比喻文学创作尽情发挥,无拘无束或思想感情奔放自如。
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顺利。2、也比喻办事圆滑。
捉襟见肘:1、形容衣裳破旧、生活贫困。2、也比喻困难很多,应付不过来。
怡然自得
拼音:yí rán zì dé
解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忍俊不禁
拼音:rěn jùn bù jìn
解释: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肃然起敬
拼音:sù rán qǐ jìng
解释: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温故知新
拼音:wēn gù zhī xīn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具体而微
拼音:jù tǐ ér wēi
解释: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以下为初二的成语:
油光可鉴
拼音:yóu guāng kě jiàn
解释: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鹤立鸡群
拼音:hè lì jī qún
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
拼音:zhèng jīn wēi zuò
解释: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
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期期艾艾
拼音:qī qī ài ài
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那我建议你买字典吧要不就上网找,不用问知道这些都是在上面找的,你还是自己找吧!
『贰』 100个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1、【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6、【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9、【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0、【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2、【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1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出处:《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20、【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1、【华而不实】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2、【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4、【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25、【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7、【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8、【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30、【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31、【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32、【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3、【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行动要坚决。【出处】《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4、【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5、【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6、【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37、【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41、【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42、【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3、【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4、【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45、【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46、【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8、【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49、【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出处】《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50、【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1、【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52、【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3、【惠而不费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4、【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5、【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6、【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7、【割鸡焉用牛刀】也做“杀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58、【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9、【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60、【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61、【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62、【 能近取譬 】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64、【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5、【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66、【 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67、【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8、【善贾而沽】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69、【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70、【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71、【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
7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7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74、【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75、【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6、【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77、【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78、【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9、【从井救人】意谓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原用以比喻对别人并无好处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为。后亦用以比喻冒极大危险去拯救别人。【出处】《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从之也?”
80、【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ù jí,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
81、【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82、【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3、【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4、【斗筲之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85、【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86、六尺之孤:《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做人应该达到这种地步,把年幼的孤儿托附给你,而你能使对方放心完全信任你。)
87、察言观色:《论语。颜渊》洞悉对方的言谈,并考察他的动机原由,才有深入的了解。
88、风行草偃:《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加诸於草上,草必定会随风仆倒。)
89、非礼勿视:《论语•颜渊》对待没有礼貌的人,应当避免接近他,一但人适应了非礼的事,便会渐渐失去坦白公正的心,不能主持公道。
90、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尽力克服私欲的诱惑,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作法,凡事保持适度与社会民众的精神合一,这就是实践仁道的善政。)
91、苗而不秀:《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幼苗虽然发芽,不抽穗不开花,有的虽已抽穗但却不结果实。喻人人称其神童的人,长大成人后,可能变得平庸无能)
92、功亏一篑:《论语•子罕》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堆聚一座山只差一笼土沙即可完成,但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93、先难后获:《论语•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总比别人先尝苦头,而对於应得的利益从不斤斤计较,这便是仁者的风度。
94、知者乐水:《论语•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赏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态,他的心灵也如同水一般清莹透澈。
95、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仁者的心如同山岳的万古坚贞,绝不因一时的利害和荣辱,而动摇自己的意志。
96、行不由径:《论语•雍也》选择捷径的人,往往因操之过急而走头无路。
97、箪食瓢饮: 《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形容颜回饮食简单安贫乐道。)
98、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对於己经成为过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说些悔不当初的话。
99、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遇到困惑难解的事情,恭敬地请教比自己年轻或地位比自己低贱的人,并不是不件可耻的事。
100、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形容颜回十分地聪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叁』 初中常用成语解释摘抄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疑邻盗斧
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班门弄斧 ”。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凿壁偷光 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后生可畏 赞扬少年聪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塞翁失马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阿豺折箭”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
『肆』 中学生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拼音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无缘无故:没有来由的。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狂风暴雨:猛烈的大风,突然而猛烈的大雨。 勃勃生机:精神旺盛而有活力。 座无虚席:坐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意想不到:事先没有想到或料到。 惊心动魄:形容给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零七八碎:比喻零碎比较小的事情或事物。 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发生新的变化。 张灯结彩:将灯笼和彩色的绸布悬挂起来。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能歌善舞:即能唱歌又能跳舞。 别无所求:没有多余的要求。 蜂拥而至:象蜂群似的拥挤的来到这里,比喻人比较多。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重于泰山:比喻死得很伟大。 轻于鸿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好劳动。 落荒而逃:离开大路,向荒野逃去。 鱼贯而入: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接连着(走)。 满不在乎:根本不在意。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 闻所未闻:从未听到的。 与世隔绝:与世界上的人和事都断绝来往。 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绩和效果。 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嫦娥奔月:神话中由人间飞到月亮上去的仙女。 炎黄子孙:指中华民族的子孙。 积劳成疾:长期经受劳累而患病。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旺盛。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饶有趣味:丰富而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百炼成钢:比喻久经锻炼成为坚强的英才。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意见和智慧,使收效更多更好。 独出心裁:构思筹划,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不耻下问:形容虚心好学。 发愤图强:下定决心谋求发展。 群策群力;形容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举一反三:比喻善于学习,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接触同类事物,由其类推出通晓其他事物。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革故鼎新:革除旧的,建立新的。 实事求是:弄清事实,求得正确的结论。 精益求精: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 标新立异:指特意创新与众不同,又指故意提出新奇主张。 各抒己见:各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古代的优秀遗产,使它为今天服务。 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考虑细枝末节。 迎难而上:遇到困难不退缩。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无缘无故:没有来由的。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狂风暴雨:猛烈的大风,突然而猛烈的大雨。 勃勃生机:精神旺盛而有活力。 座无虚席:坐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意想不到:事先没有想到或料到。 惊心动魄:形容给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零七八碎:比喻零碎比较小的事情或事物。 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发生新的变化。 张灯结彩:将灯笼和彩色的绸布悬挂起来。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能歌善舞:即能唱歌又能跳舞。 别无所求:没有多余的要求。 蜂拥而至:象蜂群似的拥挤的来到这里,比喻人比较多。 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重于泰山:比喻死得很伟大。 轻于鸿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好劳动。 落荒而逃:离开大路,向荒野逃去。 鱼贯而入: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接连着(走)。 满不在乎:根本不在意。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 闻所未闻:从未听到的。 与世隔绝:与世界上的人和事都断绝来往。 卓有成效:有卓越的成绩和效果。 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嫦娥奔月:神话中由人间飞到月亮上去的仙女。 炎黄子孙:指中华民族的子孙。 积劳成疾:长期经受劳累而患病。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旺盛。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饶有趣味:丰富而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百炼成钢:比喻久经锻炼成为坚强的英才。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意见和智慧,使收效更多更好。 独出心裁:构思筹划,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不耻下问:形容虚心好学。 发愤图强:下定决心谋求发展。 群策群力;形容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举一反三:比喻善于学习,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接触同类事物,由其类推出通晓其他事物。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革故鼎新:革除旧的,建立新的。 实事求是:弄清事实,求得正确的结论。 精益求精: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 标新立异:指特意创新与众不同,又指故意提出新奇主张。 各抒己见:各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古代的优秀遗产,使它为今天服务。 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考虑细枝末节。 迎难而上:遇到困难不退缩。 没有拼音
『伍』 初中生用的成语及解释和造句有哪些
闻鸡起舞
读音:[ wén jī qǐ wǔ ]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造句:他有闻鸡起舞的精神,所以他进步快。
出处: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锲而不舍
读音:[ qiè ér bù shě ]
释义:锲:镂刻;舍:停止。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造句:他认定的目标就会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从不在乎别人的挖苦。
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鸡鸣而起
读音:[ jī míng ér qǐ ]
释义:鸡叫时就起床。 形容勤奋不怠。
造句: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废寝忘食
读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造句:姐姐废寝忘食地复习功课,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出处: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自强不息
读音:[ zì qiáng bù xī ]
释义: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造句:许多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陆』 四字词语大全及解释 初中语文四字词语解释
1、形容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2、描写夏天的成语: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热浪炙人、烈日当空3、形容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秋风习习、硕果累累4、形容冬天的成语: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白雪皑皑、鹅毛大雪寒冬腊月5、描写山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6、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7、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8、含有云的成语:腾云驾雾壮志凌云、云雾迷蒙风卷残云彤云密布9、描写建筑物的成语:亭台楼阁、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10、描写花的成语: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红柳绿11、形容长江的成语: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峰浪谷、浊浪排空、波澜壮阔、风急浪高12、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色欲流古色古香13、描写雨大的成语: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倾盆大雨14、描写雪景的成语:鹅毛大...
遇到生冷的作文题,不要害怕,缩小其范围,发现其核心,即可行文;
『柒』 初中成语大全及
哀兵必胜:1、形容受压迫而悲愤地奋想反抗的军队一定能胜利. 2、也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一方必然胜利.
哀而不伤:1、形容诗歌、音乐等表现的伤感情调适度.2、形容感情或行为有节制,不太过也无不及.3、形容装出悲哀的样子,但并不真正悲伤.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2、也比喻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黯然失色:1、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2、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八面玲珑:1、原指四面八方通明敞亮.2、也形容特例外观挺拔秀丽. 3、后多用来形容从处世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
百花齐放:1、各色的鲜花一齐开放.2、后多比喻文艺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地发展.
暴虎冯河:1、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2、也比喻果敢勇猛.
暴殄天物:1、指任意残害各种生物.2、也指不爱惜物品,任意挥霍浪费.
逼上梁山:1、比喻被迫进行反抗.2、也比喻不得已而去做某事.
避重就轻:1、指避开重要繁难而选择轻松的.2、也指避开要害问题,只谈次要的.
不动声色:1、形容遇事沉着、镇静自如.2、形容轻而易举,不费气力.
不分彼此:1、形容没有区别.2、形容同样对待.
不尴不尬:1、形容处境困难,左右为难.2、形容态度不自然.3、形容不成样子,不正派.
不加思索:1、形容对事情不进行认真考虑或不动脑筋.2、也形容说话办事敏捷、果断.
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不三不四:1、形容不伦不类,不像样子.2、形容品行不端,不正派.
不明不白:1、不清楚,不知底细.2、不明白,糊里糊涂.3、暧昧,不清白,不正派.
不偏不倚:1、态度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2、也形容不偏斜,正中目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不务正业:1、不从事正当职业.2、也指不搞好本职工作而去干其他的事.
姹紫嫣红:1、指各种颜色的花朵.2、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超凡入圣:1、指道德修养极高,超越了普通人,达到了圣人的境界.2、也指超越一般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超然物外:1、超脱于尘世之外.2、也指置身事处.
承上启下:1、承接上一代引出下一代.2、也指连接上文,引起下文.
垂涎三尺:1、形容非常馋的样子.2、也形容十分贪婪,见到别人好的东西就渴望得到.
风花雪月:1、指四季的自然景色.2、指华丽空洞的诗文或谈话.3、比喻男欢女爱的风流事.
峰回路转:1、形容山峰、道路曲折环绕.2、也比喻事情经过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顾影自怜:1、形容孤独失意的情状.2、后多用来形容自我欣赏.
拐弯抹角:1、没着弯弯曲曲的道路行进.2、比喻想问题不简单化,说话、写文章不直截了当.3、比喻关系远.
『捌』 成语大全及解释500个
1,炫服靓妆:炫服:华丽的服装;靓妆:美丽的装饰。形容服饰打扮十分艳丽。也指打扮得十分艳丽的人。
2,乐尽悲来: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3,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5,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6,捶胸跌足: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7,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8,泣歧悲染:泣歧:见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见染丝而悲伤,因可以染成黄色或黑色。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9,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10,乐极悲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11,形夸骨佳:夸:柔软,美好。形容女子外貌美丽,体形优美。
12,兰姿蕙质: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13,捶胸跺脚:捶:敲打。捶击胸口,用脚跺地。指十分悲伤或痛愤。
14,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
15,呕心抽肠:形容极度悲伤。
16,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17,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18,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19,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20,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21,女貌郎才:女子美丽,男子有才华。比喻姻缘十分美满。
22,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3,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24,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25,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6,风木叹: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27,目断魂消: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28,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29,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0,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31,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32,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3,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34,香喉玉口:形容美丽女子的演唱。
35,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36,悲喜交至: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来到。
37,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38,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铁铸的的神佛也会伤心,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形容极其悲伤。
39,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0,捶胸跌脚: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41,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积着白雪。形容女子洁白而美丽。
42,叩角商歌:角:牛角;商歌:悲伤的歌。敲着牛角,唱着低沉悲凉的歌。形容用言语和歌声自荐求官。
43,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44,摧胸破肝: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同“摧心剖肝”。
45,触目崩心: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46,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47,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48,撕心裂肺:形容极度悲伤。
49,芝焚蕙叹: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50,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