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经验少成语

经验少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21 07:21:36

㈠ 表示经验的成语

经历。缺乏经验:处世经验。指经验不多。身经百战:经历。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富有经验;裕如。少不更事。也指高明的医道:师。措置裕如,照抄别人的办法,经验多。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老马认识路。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隔年皇历,富有经验。老马识途,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驾轻车,为良医。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指经验不多:措置:老: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就乱加猜测,走熟路:处理。入铁主簿;更:借鉴白面书生。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年轻: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经验丰富,很能打仗。三折肱,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成为内行。初出茅庐,很有办法的样子,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生吞活剥;更。年纪轻,很熟悉。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见多识广。生搬硬套。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年纪轻。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耳闻不如目见。驾轻就熟:茅庐: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安排,知道的广。盲人摸象: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后事之师。指不顾实际情况。老于世故:少,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原比喻新露头脚:老练。形容阅历深:年轻:从容不迫:生硬。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能征惯战:草房;世故:生,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少。事不师古:见过的多,做起来容易: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想做出全面的判断。前事不忘:几次断臂。比喻况历多。少不经事、理论等

㈡ 形容人有经验的成语

老马识途、轻车熟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措置裕如
一、老马识途 [ lǎo mǎ shí tú ]
【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自】:秦 韩非《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译文】: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来冬回来,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用了。’就放老马来跟随他。于是找到了路“
二、轻车熟路 [ qīng chē shú lù ]
【解释】: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出自】: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译文】:如果马儿驾轻车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他先后啊。
三、驾轻就熟 [ jià qīng jiù shú ]
【解释】:驾:赶马车。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到了场期日迫,只得把功令所有条件略为照顾,以求风檐寸晷,有驾轻就熟之乐。
四、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自】:战国 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译文】:不慢不快,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五、措置裕如 [ cuò zhì yù rú ]

【解释】: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出自】: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译文】:前签署苏松、福山等人镇守篆事务措置裕如,可以用很令署理

㈢ 人生阅历少的成语

少不更事 [shào bù gēng shì]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专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属验不多。
贬义
出 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骤;言少不更事之人;无所涵养;而骤膺拔擢;以当重任。”
例 句
对于~的中小学生,我们理应加强国情知识教育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年幼无知
反义词
老成持重 少年老成 老马识途

㈣ 形容长时间积累经验的成语有哪些

众毛攒裘 攒:聚;裘:皮衣。聚集许多小块皮毛,能够缝成一件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铢积寸累 铢: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形容一点一滴地 积 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生众食寡 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岁丰年稔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稔年丰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

日积月累 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聚沙成塔 把细沙堆积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积水成渊 比喻积小成大。

积微成著 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积铢累寸 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积小成大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寸积铢累 铢:古计量单位,20铢为一两。点点滴滴地积累

㈤ 形容年轻没经验的成语

形容年轻没经验的成语:

未经人事 、初入江湖、 资历浅薄、
涉世未深 、初生牛犊、初出茅庐、
少不更事等。

㈥ 形容有很多经验的成语有哪些

学富五车驾轻就熟见多识广

老马识途老于世故身经百战

㈦ 形容“读书人缺乏阅历经验”的成语有哪些

一知半解、白面儒冠、初出茅庐、纸上谈兵、不经世故

一、一知半解

1、释义: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
2、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译:虽然了解但是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
二、白面儒冠

1、释义: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2、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四:“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

译: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已经无人问津,此生只羡慕做官的人。

三、初出茅庐

1、释义:东汉末,诸葛亮在刘备的再三请求下,离开他在襄阳住的茅屋,去当刘备的军师。首战设奇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

2、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译:吓破了曹操的胆,这是出山的第一次胜战。

四、纸上谈兵

1、释义: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五、不经世故

1、释义: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2、出处:近代鲁迅《花边文学·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㈧ 有很多经验用成语形容

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措置裕如: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隔年皇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驾轻就熟:驾轻车,走熟路。比喻对某事有经验,很熟悉,做起来容易。
见多识广: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老于世故:老:老练,富有经验;世故:处世经验。指对社会上的一切有很深的阅历。
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能征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入铁主簿: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
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少不经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生搬硬套: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事不师古: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㈨ 有哪些是形容经验不足的成语或能力不够的成语

【不经世故】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初出茅庐】
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少不经事】
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少不更事】
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新学小生】
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不胜其任】
胜:能担当.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
【才短思涩】
才:才识.短:短浅.涩:迟钝.见识短浅,思路迟钝.指写作能力差.
【褚小杯大】
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赶鸭子上架】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绠短汲深】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举鼎绝膑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力不胜任】
能力担当不了.
【蚍蜉戴盆】
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无能为力】
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知小谋大】
指能力太差,不能胜任重大的任务.
【力小任重】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力有未逮】
能力做不到
【褚小怀大】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解释】褚:口袋.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绠短绝泉】
〖解释〗犹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㈩ 形容见识少,没有经验的成语

这些成语,大部分如下:
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足。

【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乳臭未干】——臭:气味。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新来乍到】——乍:刚才,起初。形容为时不久或刚刚来到一个新地方。

【初露头角】——比喻刚刚显示出能力或才干。

【初露锋芒】——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

【涉世不深】——涉:经历。初入社会,对一切世事还不很懂事。

【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新硎初试】——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口尚乳臭】——乳臭:奶腥气。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黄口孺子】——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驹齿未落】——驹:小马。小马的乳齿尚未更换。比喻人尚年幼。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浅见寡识】——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少见多怪】——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才疏学浅】——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井蛙之见】——见:见解。井底之蛙那样狭隘的见解。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目光短浅】——解释:眼光不远,见识不深。形容缺乏远见。

【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目光如豆】——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蜀犬吠日】——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