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典故别具一格

成语典故别具一格

发布时间: 2020-11-21 09:00:38

⑴ 《中国成语故事》(35)别开生面

别开生面[ bié kāi shēng miàn ]

详细释义

  • [ bié kāi shēng miàn ]

  •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意思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来已经褪色了,只是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后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另创新的形式、风格等。

  • 出 处

  • 唐·杜甫《丹青引》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 例 句

  • 1. 无场次话剧,真是~。

  • 近义词:

  • 面目一新别出机杼另具匠心别出新裁别具一格独出心裁自出机杼匠心独运异军突起不落窠臼独具匠心别树一帜标新立异别出心载别出心裁独出新裁独具一格

  • 反义词:

  • 循规蹈矩述而不作依样葫芦亦步亦趋衣冠优孟照本宣科规行矩步家常便饭依样画葫芦步人后尘千篇一律优孟衣冠

⑵ 别具一格用来形容什么

别具一格用来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风格独特。

别具一格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ié jù yī gé,意思是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译文:咏见面的赠诗,风格别致新颖,与众不同。

例句:

1、布鲁塞尔大广场卢鸣广场侧面的天鹅咖啡馆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

2、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别有韵味。

用法:主语为人,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文学、艺术、书法等。

近义词:标新立异、别开生面、别有风味、独具一格、不拘一格、风格迥异、别出机杼、别具匠心

歇后语:王羲之的字帖 ————别具一格

(2)成语典故别具一格扩展阅读

别具一格的反义词有:如出一辙、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如法炮制

1、如出一辙

拼音:rú chū yī zhé

解释: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成语典故:宋朝时期,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指出:历史上一些名将威震一时,立过盖世之功,由于恃功自傲,骄傲轻敌,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汉将关羽、西魏名将王思政、北齐名将慕容绍宗和南朝名将吴明彻四人所犯错误都如出一辙。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言论和行动。

近义词: 千篇一律、毫无二致、一模一样、如同一口、大同小异、一模一样

反义词: 别树一帜、大相径庭、背道而驰

例句:远相隔的民族有着这样如出一辙的民族传说。——秦牧《宣扬友爱的民族传说》

2、千篇一律

拼音:qiān piān yī lǜ

解释:原指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现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也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的意思。

成语典故:晋朝时期,张华经常模仿东汉时期著名诗人王粲的作品作诗,他的诗多叙写儿女柔情,讲究绮丽的辞藻和修辞。在当时小有名气。但真正内行人并不十分欣赏他的作品。南朝诗人谢灵运评价他的诗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近义词:千人一面、如出一辙、老生常谈

反义词: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别具一格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一个模式。

例句:她又开始说起千篇一律的恳求的话语来了。——沙汀《磁力》

3、老生常谈

拼音:lǎo shēng cháng tán

解释: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老生:老书生。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译文:这是老生常谈的话。

近义词:陈词滥调、老调重弹

反义词:标新立异、真知灼见、远见卓识、奇谋高论、珠玉之论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没有新意的话。常用作谦词。

例句:我懒得应酬,说来说去,全是听腻了的老生常谈。——夏衍《心防》第二幕

4、如法炮制

拼音:rú fǎ páo zhì

解释: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出处: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炮制,一箱书又变成了

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事物。

例句:我们不妨如法炮制,用白话来尝试。——朱自清《古文学的欣赏》

⑶ 有故事的成语-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
[bié chū xīn cái]

更多图片(1张)
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中文名:别出心裁
出自:水浒全书发凡
语出:李贽
用法:动宾式
使用频度:经常使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发音:bié chū xīn cái
分享
成语解释

【成语】: 别出心裁

【拼音】: bié chū xīn cái

【解释】: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成语典故

【出处】:

清 顾观光 《武陵山人杂著·杂说》:“ 敖继公 释《仪礼》,屏弃古注,别出新裁,於经文有难通处,不以为衍文,即以为脱简。”

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举例造句】: 只好别出心裁,鼓吹女人自杀。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

词语辨析

歇后语

丑八怪演花旦——别出心裁;胸口挂剪刀——别出心裁。

灯谜

巧用边角料——别出心裁

近义词

独出心裁、别开生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别出新裁、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自出机杼、独出机杼、别出机杼、另具匠心、匠心独运、别具匠心、独树一帜。

反义词

千篇一律、鹦鹉学舌、如法炮制、照本宣科、按部就班、例行公事、亦步亦趋、依样葫芦、照猫画虎、东施效颦、人云亦云。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

【英文解释】try to be unique <try to be different; adopt an original approach;be-originalbreak new ground>

【日语解释】新机轴(しんきじく)を出す,新しく工夫 (くふう)をこらす

【俄语解释】оригинáльно

【德语解释】von ausgefallener Idee <eigenartig>

【法语解释】avoir une idée originale <faire oeuvre originale>

【相关成语】别出新意 独出心裁 别出机杼 自出心裁 别出手眼 别出心裁

⑷ 成语故事

夜郎自大

【典故】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 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 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 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释读】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⑸ 求两个成语典故

齐国都城临淄有13座城门,其中有一西门叫雍门。韩娥鬻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出自《列子·汤问》其余音绕梁大意是: 战国时,韩国有个歌女名叫韩娥,到东方齐国来缺了粮食,在雍门卖唱乞饭吃,但无人给她吃的,她离去之后,歌声的余音三天绕梁不断,人们都认为她不曾离去。她到客店里,店里的人还侮辱她。韩娥难过极了,那长长的哀悲哭声,使得一里之内的老幼都随之悲愁,相对流泪,三天不吃饭。当人们急忙把她追回来,给她吃的和盘费,她转悲为喜,唱起婉转悠扬的欢歌,一里内的男女老幼都情不自禁的随着她的欢歌而跳起舞来,忘掉了以前的悲伤。 人们都说,至今临淄雍门一带的人还善歌善哭,就是摹仿韩娥传留的歌哭声。 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下》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此事被儒家传为美谈。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这件事向孟子提问:“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样东西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公孙丑说:“那么曾参父子一定都爱吃脍炙了,可为什么父亲死后,曾参只戒羊枣,不戒脍炙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曾晰的特殊嗜好,所以他死后,曾参会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根据以上记载,后人引申出“脍炙人口”这句成语,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⑹ 别具一格的成语典故

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示例:布鲁塞尔大广场卢鸣广场侧面的天鹅咖啡馆是一座别具一格又独有意义的建筑。
示 例
布鲁塞尔大广场卢鸣广场侧面的天鹅咖啡馆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
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别有韵味。
成语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⑺ 别具匠心的成语故事

没有对应的成语故事。
【成语】: 别具匠心

【拼音】: bié jù jiàng xīn
【解释】: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出处】: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举例造句】: 《蕃锦集》运用成语,别具匠心。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拼音代码】: bjjx
【近义词】: 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独辟蹊径
【反义词】: 拾人牙慧、老生常谈、平淡无奇
【用法】: 作谓语、定语;同“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英文】: show ingenuity

⑻ 求几个有趣的成语故事,300字左右,要别具一格,谢谢

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 有个大将军叫李广.李广生来口才笨拙, 不善言谈, 可身材高大, 膂力超人, 精通射箭.
有一次, 他到郊外去打猎, 忽然发现前面草丛里有一只猛虎正蹲卧在那里, 好像正在等待扑捉食物的时机.李广立刻神情振作, 瞄准老虎, 拉弓搭箭, 使足力气”嗖”地射出一箭.这一箭射出, 正中要害.可是李广在那等了一会儿, 看老虎动也没动一下, 他很奇怪, 大着胆子走近, 仔细一看, 被射中的不是什么老虎, 而是一块形状像老虎的大石头.当他寻找射出的那支箭时, 发现那支箭不仅深深地射中了石头老虎, 而且连箭瓴都几乎看不见了.
李广自己也感到很惊奇, 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接着他又连射几箭, 却始终不能再射进去了.
后来, 当他对别人说起这件事时, 人家告诉他说: ”见其诚心, 而金石为开.”
这句成语比喻对人真诚, 能产生极大的力量.也比喻意志坚定, 能克服一切困难.
黄粱一梦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穷困潦倒的卢姓书生,在一次路过邯郸的途中,在一家旅店里巧遇一位吕姓道士,两人相谈甚欢。
交谈了一阵子后。卢生感到疲倦,想休息一下,此时旅店的主人正在蒸煮着黄梁饭。于是道士就拿了一个枕头给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好好睡一觉,就可以如你所愿,得到荣华富贵。
睡梦中,卢生梦到自己娶了一个崔氏大户人家的女儿为妻。仕途非常顺遂,不但考取了进士,还连连升迁到节度使,最后还当上了十年位高权重的宰相;拥有许多良田、宅地、美女和马匹。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一直活到很老才死去。此时,卢生因为伸了个懒腰而醒了过来,发现自己睡卧在旅店中,而道士仍在身边,旅店主人的黄梁饭都还没有煮熟呢!他感到很惊讶,所看到的事物都和真实的一样,就说:“难道那荣华富贵,都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吗?”道士回答说:“现在你应该知道,人一生所追求的,不过就是一场梦而已!”
粱上君子
东汉时期,在颍川有个县官叫陈实,他办事公正,很有声望。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溜进了陈实的家里,躲在房梁上,被陈实发现了。他没有喊叫,装着没有看见一样。他穿好衣服后,就把儿孙们叫醒来到自己住的房间里。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 "你们长大了一定要爱惜名声,努力向上,从严要求自己,不能做那些损害别人的事。有些人原来并不坏,而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染上了坏习惯,又不及时改正,慢慢地变坏了的。这些人如果严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君子的。"
陈实说到这里,马上用手指向房梁上边说: "你们看,梁上的那位君子堕落到了这般地步,是慢慢地变成的啊!"
躲在梁上的小偷听到后,又惭愧,又惊慌,连忙从房梁上跳下来,向陈实磕头认罪。陈实的儿孙们要找绳索捆绑小偷,但被他制止了。陈实见小偷苦苦求铙,便说: "看你这个样子,并不像个坏人,你大概是因为生活上贫困,才不得不这样做的吧?"
说完,让家人取出两匹绸缎,,送给小偷,劝他改邪归正。
小偷痛哭流涕,感恩不尽地一再表示今后决不当小偷了,要重新做人。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梁上君子"这句成语。"梁"是房梁,"君子"是古代对有教养的读书人的称呼,用在这里含有幽默的意思。"梁上君子"被用作小偷、窃贼的代称。
后来"梁上君子"还用来比喻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脱离实际的人。
感恩图报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
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去吴国。」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渔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著船桨:「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打渔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爸爸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伍子胥一听:「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够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我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经救过您,不要来攻打郑国,也让我回去能得到一些奖赏。」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够活着当上大将军。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我一定会帮你这个忙的!」伍子胥一说完,马上把吴国的士兵通通带回去。打渔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定公。一下子,全郑国的人都把打渔郎当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渔的大夫」,郑定公还送给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为了报答打渔郎的爸爸帮助过他,他不但不攻打郑国还让打渔郎得到奖赏,这就叫做“感恩图报”。

⑼ 别具一格的成语故事

别具一格_成语解释

【拼音】:bié jù yī gé

【释义】: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

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

《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9)成语典故别具一格扩展阅读:

【近义词】标新立异、别开生面、别有风味、独具一格、不拘一格、别出机杼、别具匠心

【反义词】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依样葫芦、普普通通、老生常谈、如法炮制

【成语】: 标新立异

【拼音】: biāo xīn lì yì

【解释】: 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文字》:《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不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支道林,名遁,是东晋时的佛教学。有一次,支道林在洛阳白马寺同太常护国将军冯怀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支道林说出了一种新的道理,大大高于郭象、向秀的解释,树立了一种新的见解,超出当时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

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见解,都是那些著名学者苦苦搜求思索没有能够解决的。后来人们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见来解释《逍遥游》。

⑽ 4个成语的典故

引人入胜
释 义: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示 例: 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
★秦牧《虾趣》

雅俗共赏
释 义: 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出 处: 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示 例: 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才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

妙笔生花(我没查到 不好意思啦!)

别具一格
释 义: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出 处: 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示 例: 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