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一挥儿就

成语一挥儿就

发布时间: 2020-11-21 11:23:08

1. 成语“一挥而就”意思

一蹴而就,成语,作谓语、宾语、定语。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你说对不对)亦作“ 一蹴而成 ”、“ 一蹴而得 ”。出自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2. 成语故事动画《一挥而就》高清

一挥而就
[读音][yī huī ér jiù]
[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出处]宋·朱弁《曲洧旧闻》:“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近义]下笔千言一气呵成一目十行一蹴而就不加思索不假思索轻而易举一语破的易如反掌
[反义]千锤百炼精雕细刻一笔勾销一笔抹煞谈何容易咬文嚼字

3. 一挥而就的成语解释

【成语】: 一挥而就
【拼音】: yī huī ér jiù
【解释】: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4. 一挥而就成语故事

【成语】: 一挥而就
【拼音】: yī huī ér jiù
【解释】: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成语故事】:
《三字经》是儿童的启蒙读物,内容非常丰富。自南宋到民国,经元、明、清三朝的七百余年之中,这部书一直是儿童上学的启蒙书之一,几乎家喻户晓。但对于作者,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这部书的作者是南宋学者正应麟。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正应麟任会试主考官时发现的人才。正应麟向当时的皇帝宋理宗推荐文天祥的文章时说:此人肝胆如铁石,文章如龟鉴。意思是意志坚强如钢铁和石头,文章简直如同经典著作。文天祥这份殿试考卷一万多字,是不加思索一挥而就的。文章针对时弊作了全面中肯的针砭,令人读后耳目一新,有拨云见日的感受。
文天祥的文章写得如此之好,又如此之快,一方面是文思敏捷,更重要的是他平日读书之外,留心天下大事,关注民间疾苦。
文天祥中状元以后,被派到江西当地方官。后来元军逼近首都临安,文天祥把家产全部卖掉,充作军晌,并亲自率领部队赶到临安,准备与元军作战。文天祥到了临安,立即被任命为右丞相,并作为南宋使臣赴元营谈判。
文天祥到了元营,怒斥元军首领背信弃义。元军首领理屈辞穷,恼羞成怒,强行将文天祥扣押。
文天祥千方百计从元营脱身,一路饱经艰险,到达江西,集合南宋官军,奋起抵抗元兵。他转战广东、福建,几次给敌军以沉重打击,最终因敌众我寡,不幸兵败被俘。
元军将领张弘范原是宋军将领,他投降了元兵,又劝文天祥归顺。文天祥把过零丁洋时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抄给他,表明心迹。全诗如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了诗,知道文天祥绝不会屈服,便将文天祥押解到元朝京城大都。文天祥在押解途中几次自杀不成,绝食七天七夜没有饿死。在狱中还写下《正气歌》,这首诗现在读起来还令人肃然起敬。
文天祥终因宁死不降被元兵杀害,以他自身的壮举谱写了又一首正气歌。

5. 成语谜语:一挥而就(打一成语)的相关文章

仁义礼智信(打一成语)(打一成语谜语) 谜底:二三其德
『二三其德』
『拼音』 èr sān qí dé
『首拼』 esqd
『释义』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康熙字典』 二、三、其、德。
『出处』 《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示例』 我旧许甘家二郎,因家贫远途,遂绝耗问。近方归,复闻郎家~,背弃前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

6. 成语“一挥而就”是什么意思

【解 释】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出 处】 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俞良一挥而就,做了一只词,名《过龙门令》。”亦作“一挥而成”。《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
【典 故】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扞王璘呴复为鸟散馀花 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后因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7. 成语 什么挥就

一挥而就[yīhuīérjiù]

【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出自】: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示例】: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立石墓侧,时人奇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出处

宋·朱弁《曲洧旧闻》:“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例句

1.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

一蹴而就[yīcùérjiù]

【解释】: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出自】: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示例】: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于繁赜,毋乃不可!

◎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出处

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8. 一挥而就这个成语怎么用

一挥而就
[ yī huī ér jiù ]
基本解释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详细解释
1. 【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2. 【出自】: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9. 成语“一挥而就”是什么意思

一挥而就
【读音】:yī huī ér jiù
【解释】: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10. 一挥而就的成语意思

【解 释】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出 处】 宋·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俞良一挥而就,做了一只词,名《过龙门令》.”亦作“一挥而成”.《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
【典 故】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扞王璘呴复为鸟散馀花 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后因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