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晨钟暮
古人划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分别以地支(子丑寅卯)序之,每个时辰相当于今日的两个小时。以圭表或铜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但鼓声传的范围有限,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首开先河。为了使钟声传播更远,除了铜钟越铸越大之外,还建较高的钟楼,与鼓楼相对,朝来撞钟,夜来击鼓。
因为“晨钟暮鼓”这个词条,谐音:臣忠目古,很多人以为寺庙是早上敲钟晚上敲鼓。其实不然,不论早晚,寺庙都既要敲钟又要击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钟后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这是询问了寺庙的高僧后得知的。
晨钟暮鼓与晨鼓暮钟
敲钟击鼓,确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但是并不在除夕之夜作为除旧迎新之举,而是每天早晚撞击。在城楼响起钟声鼓声,既可用来报时,也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佛教传人,寺内也敲钟击鼓,则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2. 晨钟暮什么成语
暮鼓晨钟 ( mù gǔ chén zhōng )
解释: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声音或言语,形容时光推辞。
出处: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示例 :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数种祸惊心惨目,述阴谋~。”
近义词:暮鼓朝钟(mù gǔ zhāo zhōng )解释: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 暮鼓晨钟 ”。 出处:宋 · 苏轼 《书双竹湛师房》:“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3. 晨钟暮鼓的成语
指寺庙中早晚来报时的钟鼓声自,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如陆游的“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亦特指金陵四十八景中的一景。也指古时(汉魏除外)城内的报时法。
4. 晨钟暮鼓相似的成语
朝三暮四,朝花昔拾,前呼后拥,寒来暑往,南来北往,冬暖夏凉
5. 晨钟暮什么成语
晨钟暮鼓 [chén zhōng mù gǔ]
基本释义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 处
宋·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例 句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
6. 成语晨钟暮()
晨钟暮鼓 [chén zhōng mù gǔ]
基本释义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回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答的话。
出 处
宋·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例 句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
7. 晨钟暮鼓成语故事的英文翻译
这个是【惊弓之鸟】的,我以前用这个做过presentation,有故事情节最后还有大道理。Therelivedawell-.Oneday,,.Withconfidence,GengYingsaidtotheking,"Thetwangofmybow-stringmightbringdownabird."TheKingdoubtedmuch.,lowandslowinitsflight,sadanddolorousinitscry..Twang!..GangYingthenexplained:"Thebirdwasflyinglowandslow,becauseitwasalreadyhurt;itwascryinginabittertone,becauseithadlostitscompanions.,thetwangofmystrongbow,thatbirdsdreadedmost,startledit.,itswingsweak,itsbalanceuneven.-sticks,atthethunder-stroke,atadinnertable."Henceforthcomestheidiom"-string",ewsituation.
8. 有些成语来源于声现象,以下几个成语中,与声音的音色相关的是()A.人声鼎沸B.绕梁三日C.晨钟暮
A、“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说明声音多而杂,主要是响度大.不符合题意;
B、“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说明声音的传播时间长.不符合题意;
C、“晨钟暮鼓”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早晨是钟声,傍晚是鼓声,区分不同的乐器,说明的是音色不同.符合题意;
D、“声振屋瓦”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说明响度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成语谜语:晨钟暮鼓(打一成语)的相关文章
朝闻夕改
[zhāowénxīgǎi]
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出处
《晋书·周处传》:“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10. 成语,巧言如什么,晨钟暮什么。
巧言如什么——巧舌如簧
晨钟暮什么——晨钟暮鼓
巧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解释】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多用于书面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舌;不能读作“sé”。
【辨形】簧;不能写作“黄”。
【近义词】花言巧语、巧言令色
【反义词】笨口拙舌
【辨析】~与“如簧之舌”有别:~是主谓式;谓词性的;多作谓语、定语;形容能说会道;“如簧之舌”是偏正式;名词性的;多作宾语;形容能说会道的本领。
【例句】
(1)这个~的媳妇;很得婆婆的欢心。
(2)他这个人~;经常是无理也要强辩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