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成语故事女娲补天

成语故事女娲补天

发布时间: 2020-11-21 22:01:35

⑴ 女娲补天成语故事

女娲补天的传说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女娲看到她的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十分关切,决心炼石以补苍天。于是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选择了东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天台山是东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别由神鳌用背驼着,以防沉入海底。女娲为何选择天台山呢,因为只有天台山才出产练石用的五色土,是炼补天石的绝佳之地。
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
天是补好了,可是却找不到支撑四极的柱子。要是没有柱子支撑,天就会塌下来。情急之下,女娲只好将背负天台山之神鳌的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极。可是天台山要是没有神鳌的负载,就会沉入海底,于是女娲将天台山移到东海之滨的琅琊,就是今天日照市涛雒镇一带。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娲补天台、补天台下有被斩了足的神鳌和补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称之为太阳神石。女娲补天台

⑵ 成语故事的女娲补天视频

女娲补天抄_成语解释
【拼音袭】:nǚ wā bǔ tiān
【释义】: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⑶ 女娲补天是成语故事吗

女娲补天是成语故事
典 故
传说盘古开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撑天内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容将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女娲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炼了36501块五彩石把天的裂缝补了起来,砍大鳌腿支撑天,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女娲补天:
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⑷ 女娲补天 成语故事

【拼音】nǚ wā bǔ tiān
【成语故事】传说盘古开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撑天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将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女娲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炼了36501块五彩石把天的裂缝补了起来,砍大鳌腿支撑天,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出处】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释义】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用法】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近义词】炼石补天

⑸ 女娲补天是不是成语故事

女娲补天 是成语。故事。
基本释义
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出 处
《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⑹ 写两个关神话的成语故事

有关神话的成语故事有许多,以下为女娲补天和补天浴日两成语的故事:
女娲补天:
1.主要见於《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鷙鸟攫老弱。於是,女娲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当此之时,禽兽虫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蛰毒,无有攫噬之心。”
2.还见於《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於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鰲足以立四极。
3.传说盤古开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撑天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将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女娲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鍊了36501块五彩石,然後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又砍大鰲腿支撑天,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补天浴日(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
上古时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战。
共工大败,气得向西方不周山一头撞去,把不周山撞坏瞭。
不周山是撑天的大柱,大柱一断,天就坍塌瞭一大块,地也陷裂瞭很多;同时,山林起火,洪水横流,世界发生瞭可怕的灾难。
创造世界万物的女神娲(女娲是邯郸市涉县人,娲皇宫就坐落在涉县境内),在大江大河中挑选瞭许多五彩的石子,架起火来,把石子炼成熔液,然後用这种熔液去修补破坏瞭的天。她又杀瞭一只大得无法形容的乌龟,斩下它的4脚,作为4根天柱,竖立在四方,把天撑住。还利用大火後遗留的芦草灰,堵住瞭洪水。一场大难,始告平息。
太阳女神羲和,生有10个儿子,也就是10个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那里有一棵大树,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
这棵大树有几千丈高,10个太阳,就住在这棵大树上。
他们每天一个,轮流在天空值班。早上,不论哪个太阳值班,都由他们的妈妈羲和架车伴送。这辆车子很壮观,是由6条龙拉著的。
从起点汤谷到终点蒙谷,共有16个站,正好一天的路程。
车到第14站悲泉,太阳就得下车步行,妈妈羲和架著空车赶回汤谷,为伴送明天值班的儿子去作准备。
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阳离开扶桑,登上龙车之前,一定先要在咸池里洗一个澡。羲和还常常带著儿子们在东南海外的甘渊一块洗澡,甘渊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儿子们一个个都洗得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
後来人们形容无可比拟的极大的功绩时,就借用“女娲补天”和“羲和浴日”这两个故事来作比喻,称为“补天浴日”。

⑺ 你听说过哪些比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填卫填海和后羿射日这样的成语故事

大禹治水
仓颉造字
吴刚伐桂

⑻ 成语故事 女娲补天 视频

女娲补天nǚ wā bǔ tiān

【成语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成语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成语简拼】:nwbt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女娲补天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 钟敬文先生在序言中说,这本故事集"是沈恒志在六七十年前,听民间艺人口授的:上起女娲补天、三皇五帝;中跨秦汉;下至戊戌变法;正史、野史、神话、故事、传说均有涉猎。
◎ 在中国古代,同样有过一个神话时代,《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等神话故事成为后世许多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土壤。
◎ 天气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洪水猛兽等,对原始人来说,都是难以克服的巨大的威胁,因而就产生了"羿射九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

⑼ 成浯故事有那些

1.【成语】弃之可惜

【拼音】qì zhī kě xī

【解释】吃它的话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它却又未免可惜。其引申意应为某种利益太小,争取的话没有多大意思,放弃掉又觉得可惜。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故事】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 两军相持不下。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又无法取胜,心正烦恼。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这家伙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兵问其故。杨修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这便是关于鸡肋的典故。

2.【成语】亡羊补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 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