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错常用成语

错常用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22 04:07:29

1. 求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常用成语的意思!!

其实还有很多的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2. 高中常用成语及部分错例

普通高中的目标就是要通过高中会考。获得了业士文凭就等于得到了两个证明:高中毕业和大学入学资格

3. 有哪些容易错又常见的四字成语

经常容易出错的成语有:1、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2、阴谋诡计(阴谋鬼计)3、再接再厉(再接再励) 4、别出心裁(别出新裁)5、以逸待劳(以逸代劳) 6、贻笑大方(遗笑大方)7、出类拔萃(出类拔粹) 8、伶牙俐齿(伶牙利齿)9、优哉游哉(悠哉悠哉) 10、戛然而止(嘎然而止)11、矫揉造作(娇柔造作)12、漫不经心(慢不经心)13、发人深省(发人深醒)14、直截了当(直接了当)15、揠苗助长(偃苗助长)16、振聋发聩(震聋发聩)17、名声鹊起(名声雀起)18、集思广益(集思广议)19、相辅相成(相辅相承)20、纷至沓来(纷至踏来)21、指手画脚(指手划脚)22、事倍功半(事倍工半)23、入不敷出(入不付出)24、不落窠臼(不落巢臼)25、老奸巨猾(老奸巨滑)26、拈花惹草(沾花惹草)27、挑肥拣瘦(挑肥检瘦)28、相形见绌(相形见拙)29、走投无路(走头无路)

4. 200个常用且常错的成语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万人空巷:万人:形容人多;空巷:指离开家从街巷里走出来,并非说街巷空空,人都待在家里。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事物轰动一时的情景。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万巷皆空”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循序渐进: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起决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饮鸩止渴:贬义。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振聋发聩: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诛心之论:后指不问罪迹如何,仅就动机用心而加以遣责的言论。亦指深刻的言论或批评。
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二、经常用错的成语(200个)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注意语境。易犯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易误用为贬义。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名:占有。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与教训无关。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强,振奋。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大杖则走:父亲拿着棍棒狠打,儿子就逃跑。因为要是被打死,就会使父亲陷于不义。
呆若木鸡:本指已训练好的斗鸡,能心神安定,镇定自若,跟木雕的鸡一样。后来形容呆笨或因恐惧、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指坏人准备上台。
当务之急:当前急需办的事。
灯红酒绿: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像或极其奢侈的生活。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抵掌而谈: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抵掌:击掌,鼓掌。
回复位粉丝楼丁公凿井: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个劳力,就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凿井时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豆蔻年华:专指代女子十三十四岁。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对床夜雨: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形容亲友或兄弟久别相聚,倾心交谈。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二三其德: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三心二意。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方外之士: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也指僧人、道人。方外:世外。
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粉墨登场: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付之梨枣:指刻板刊印书籍。
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理会。
改头换面:只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贬义。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狗尾续貂:比喻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一般用作贬义,或用作自谦。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
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
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改行。
借箸代筹:原意是借你面前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来表示代人策划。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误用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苦心孤诣:苦心是指费尽心思。孤诣指独到之处,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所不及的境地。
脍炙人口:原来比喻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人人称赞传颂。
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窃贼的代称。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没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绿衣使者:指鹦鹉。后用来指邮递员。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回复位粉丝楼美女簪花:形容书法的隽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声名鹊起:褒义。
明日黄花:过了重阳节的菊花。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比喻过时的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囊中盛锥:口袋里藏锥子,藏不住。比喻硬出头,管闲事。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藕断丝连: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掌权当政。
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指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评头品足: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毛病。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例句所谈的是久别重逢,并不是彼此素不相识,不应当使用萍水相逢来形容,可以改为不期而遇。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
七月流火:是指七月里火星沉向西,流火,火星向下沉落;流:下沉;火:星名, “七月流火”说的是时令节气,没有一点气温高低的意思。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样一次时机。形容很难遇到的机会。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
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很多,难以说完。多指罪恶很多。
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易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
去天尺五:比喻离宫廷极近。天,指宫廷。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如蚁附膻:就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污秽的事物。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与“景物”无关。
若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深孚众望:很使人信服。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贬义。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回复位粉丝楼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首鼠两端:首鼠:犹豫,进退两难。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
醍醐灌顶: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
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万人空巷:万人:形容人多;空巷:指离开家从街巷里走出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事物轰动一时的情景。 不能误解为“万巷皆空”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一般用于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什么坏事都干。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另有“举案齐眉”。
相濡以沫:患难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想入非非:指想进入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休戚相关:休,喜悦。戚,忧愁。形容关系紧密与利害相关。与患难与共不同。
循序渐进: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起决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以儆效尤:以处理一个案例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儆,警戒,告诫。尤,过错。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亦步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饮鸩止渴:贬义。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振聋发聩: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正襟危坐:的确是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指手画脚:原来指一边说话,一边做各种动作。现在多指不负责任地乱加指点、批评,或任意发号施令。
炙手可热: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诛心之论:后指不问罪迹如何,仅就动机用心而加以遣责的言论。亦指深刻的言论或批评。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5. 生活中常用错的成语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An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Xing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Qi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易混淆的成语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近义成语辨析
1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 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 养痈遗患 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 无所不能 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 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 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 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Xing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 披肝沥胆 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 貌合神离 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 色厉内茬 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 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 涣然冰释 烟消云散 化为乌有 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16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 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 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9 步履维艰 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20 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1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Xing。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22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23 不堪设想 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25 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Xing;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6. 容易用错的成语100个

容易用错的成语有:曾几何时、目无全牛、感同身受、差强人意、文不加点等。

一、曾几何时 [ cé jǐ hé shí ]

释义: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出处:宋·赵彦端《介庵词·新荷叶》:“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译文:回想当初分开的时候,雨后初晴,和风习习,柳条垂落,花香浓郁。才过了没多少时间,故乡的风光都变了,这一切似梦非梦。

二、目无全牛 [ mù wú quán niú ]

释义: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体情况。

出处:《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译文:我刚开始杀牛的时候,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熟练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三、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释义: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


四、差强人意 [ chā qiáng rén yì ]

释义:指尚能使人满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吴公差强人意。”

译文:吴汉很能振奋其部下的意志。

五、文不加点 [ wén bù jiā diǎn ]

释义:文章一气写成,不用涂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出处: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译文:祢衡于是为之作赋,一时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7. 成语中常见的错别字有哪些

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
11、饭店菜单:鸡“旦”
12、五金店标牌:“扦”座
13、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
1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15、农贸市场标牌:“蕃”茄
1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
17、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
18、某机场横幅:年“青”
19、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
20、某食堂菜牌:鱼“园”
二、故意写错的(引号中为错别字)
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
2、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
3、补品广告:“鳖”来无恙
4、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5、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6、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
7、网吧广告:一“网”情深
8、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
9、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
10、空调广告:终生无“汗”
11、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
12、某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
13、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
14、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15、胃药广告:一“不”到“胃”
16、赛马广告:乐在“骑”中
17、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
18、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
19、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
20、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21、治结石病广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22、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键”
23、涂料广告:好色之涂
24、冰箱广告:制冷鲜锋
25、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
26、花园公寓广告:随寓而安
27、跳舞机广告:闻“机”起舞
28、海鲜广告:领“鲜”一步
29、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
30、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
网上抄来的,其中有些错别字。

8. 成语中常见易错字全部

成语中常见易错字抄
哀声叹气袭(唉) 安如盘石(磐) 按步就班(部) 按图索冀(骥)
暗度陈仓(渡) 暗然神伤(黯) 暗习水战(谙) 敖敖待哺(嗷)
白璧微暇(瑕) 百无聊懒(赖) 板上走丸(阪) 拌脚石(绊)
) 暴燥如雷(躁) 暴诊天物(殄) 卑恭屈膝(躬) 蔽帚自珍(敝)
筚路篮缕(蓝) 鞭僻入里(辟) 编篡辞典(纂) 变本加利(厉) 变换莫测(幻) 别出机抒(杼) 别出心才(裁)

9. 记住这二十个你常用错的成语,下次不要再乱用了

阴差阳错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拼音]
yīn chā yáng cuò
[出处]
明·王逵《蠡海集·专历数》:“阴错阳属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
[例句]
他们阴差阳错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
[近义]
三差五错 牝鸡无晨 铸成大错 鬼使神差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