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高山流水的成语
1. 高山流水 成语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 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 句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知音难觅 流水高山
2. 高山流水类似的成语
高山流水
gā复o shān liú shuǐ
[释义] 比喻知己或知音制。也比喻乐曲高妙。
[语出]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近义] 知音难觅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例句] 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3. 描写高山流水的成语很多
沃野千里 含苞待放 汹涌澎湃 白练腾空
山民水秀 山重水复 山高水长
4. 有关高山流水的四字词语
奇峰突兀 孤峰突起 高耸入云 千峰万仞 怪石嶙峋 飞珠溅玉 水波粼粼 水天一色 碧波荡漾 溪流潺潺 细水长流
5. 高山流水的成语
高山流水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自】: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典故】: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6. 高山流水相对应的成语
1、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即知音难得。
2、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示例】: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呢!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7. 成语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自]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8. 疯狂猜成语有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意思: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拼音:
gāo shān liú shuǐ
简拼:
gsls
同义词:
知音难觅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9. 类似高山流水的成语
依山傍水
腾云驾雾
春去秋来
移花接木
一草一木
人山人海
月明风清
10. “高山流水”是成语吗
是。“高山流水”本意为乐曲优美动听,后来比喻知己或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