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丰衣足食成语故事

丰衣足食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 2020-11-22 12:07:31

㈠ 中华成语故事(743)忘恩负义

忘恩和负义的故事有两只可怜的小虫,说其可怜是因为它们的名字,忘恩和负义. 在这个还有点人情味的世界里它们的生存可谓是难上加难如果说上帝是公平的那么真的是这样它们曾经有可爱的朋友,有它们赖以生存的天地,丰衣足食. 可是它们并不满足所以它们作茧自缚有两只可怜的小虫, 忘恩收了别人的礼物负义中了爱情的毒然后忘恩每天要别人送它一件礼物然后负义因为爱情忘记了朋友的礼物一天又一天它们把世界当作它们的天它们把朋友当作它们的地一年又一年它们得罪了上帝的箴言它们遗忘了曾经朋友为它们受的苦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堕落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颓靡最后故事还没有结局忘恩负义是两个相依为命的好朋友最后忘恩和负义这两只小虫就真的生活在所谓忘恩负义的口水中终日不得悔悟孤独致死事情就是这样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身边有两条小虫在蠕动那么请小心你身边的忘恩负义正在慢慢蔓然后腐烂开来

㈡ 成语故事安居乐业读书札记

安居乐业 [ān jū lè yè]
出 处
《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
典 故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 称。 老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 民”的理想社会。 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㈢ 成语故事安居乐业mp3

【成语】安居乐业
【读音】ān jū lè yè
【拼音代码】ajly
【释义】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近义词】丰衣足食、安身立命、休养生息、太平盛世、安家立业、国泰民安
【反义词】 民不聊生、离乡背井、浪迹天涯、无家可归、家破人亡、流离转徙
【感情色彩】褒义词
【举例】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
【故事】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 称。 老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 民”的理想社会。 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㈣ 坐吃山空的成语故事

坐吃山空 [zuò chī shān kōng]
基本释义
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贬义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那钱物则有出去的,无有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南宋时临安有个人叫刘贵,原是读书人,妻刘氏,妾叫陈二姐。家道衰落,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天,他岳父对他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三寸喉咙深似海,你须计较个常便。我女儿嫁了你一生,也指望丰衣足食。今日赍助你些本钱,胡乱去开个柴米店,却不好么?”便借了十五贯钱给他。刘贵背了钱回家,喝醉了酒,进门后和妾陈二姐开玩笑,说这十五贯钱是因穷得没法,把陈二姐卖给别人的身价钱。陈二姐又伤心又怕,等刘贵睡着后悄悄开了门逃回娘家去了。这时一个小偷进来,杀死刘贵,把钱偷走。第二天,人们发现了凶杀情况,又发现陈二姐跑了,怀疑是她和奸夫杀人携款潜逃,便来追捕她。当他们追上她时,恰恰看见她和一个男人名叫崔宁的一起走,崔宁背着的钱又恰恰是十五贯,便愈发肯定这两人是凶手。扭送官府。官府也不调查研究,抓住两人一阵苦打,逼供成招,就把这两人冤杀了。原来崔宁是个绸布商人,这天卖了布得了十五贯钱回家,见陈二姐孤身步履艰难,好心帮助她携扶同行,和陈二姐从不相识,又是什么奸夫和凶手呢?这件冤案编成京戏就叫《十五贯》或《错斩崔宁》。后来虽然意外发现真凶手,可是这两个人冤枉死了,再也不能复活。
后人用“坐吃山空,立吃地陷”的这个典故比喻光消费不生产,那么就是有山样高的财产也会逐渐吃空了;就是有地那么厚的财产也会吃陷下去了。

㈤ "安居乐业"的成语故事

安居乐业
词 目 安居乐业

发 音 ān jū lè yè

释 义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 处 《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示 例 反动军阀的残暴统治,使广大人民无法~,只能四处逃亡。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中性,褒义,形容工作生活都很好

近义词 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反义词 民不聊生、水深火热 流离失所

灯 谜 家有喜事;甘当专职作曲家

英文: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典 故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 称。 老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 民”的理想社会。 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二十二:安居乐业

图案:鹌鹑、菊花、枫树。
解题:「鹌」与「安」同音。「菊」与「居」谐音。枫树,落叶乔木。叶掌状三裂,到了秋季变成红色,甚美。枫树落叶是秋季佳景。「乐业」与「落叶」谐音。「安居乐业」,谓安于所居,乐于从业。《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

㈥ 家徒四壁成语故事

家徒四壁
jiātúsìbì
[释义]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语出] 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正音] 壁;不能读作“pì”。
[辨形] 壁;不能写作“璧”。
[近义] 一贫如洗 翁牖绳枢
[反义] 丰衣足食 家给人足
[用法] 用于形容家境贫穷得什么也没有。一般作定语、谓语、补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一贫如洗”;都形容非常穷困;一无所有。但~偏重在“家”;“一贫如洗”偏重在“人”。
[例句]
①毒品害得许多人~;一文不名。
②解放前;城市贫民穷得~;而且就连这“四壁\"也并不是他的。

[英译] ahouseemptyofallfurniture
[成语故事]
汉朝的司马相如是当时一个有名的才子,不过他的家境很不好。

有一天,大财主卓王孙邀请他到家里吃饭,顺便让司马相如表演他的琴艺。卓王孙的女儿那时候刚死了丈夫,名叫文君,对音乐很有兴趣。当司马相如在宴会上弹琴时,知道文君也在场,就用音乐表达他的爱意。宴会结束后,司马相如贿赂卓文君身边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帮忙转达他的感情。结果,当天晚上,卓文君就离家出走到司马相如住的旅舍,两个人一起回到成都。

可是回到司马相如的家,屋子里除了四面墙壁外,根本没有任何东西。

他们生活得十分艰困,靠着朋友的帮忙,才在卓王孙家的附近开了一间酒店。没多久,邻居们都晓得,卓王孙的女儿居然在街上卖酒!卓王孙为了面子,不得已只好送给卓文君一百名仆人和一百两黄金,让他们购买田产、房屋。

㈦ 成语故事《哀鸿遍野》sh

故事: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成语】: 哀鸿遍野
【拼音】: āi hóng biàn yě
【解释】: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出处】: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举例造句】: 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满眼凄惶。清·梁启超《新罗马》
【拼音代码】: ahby
【近义词】: 啼饥号寒、饿蜉载道、民不聊生
【反义词】: 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灯谜】: 满地燕悲鸣
【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英文】: 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

㈧ 安居乐业成语故事

安居乐业
ānjūlèyè
[释义]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语出] 《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
[正音] 乐;不能读作“yuè”。
[辨形] 乐业;不能写作“落叶”。
[近义]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反义] 民不聊生 水深火热
[用法] 中性;含褒义。形容生活、工作两方面都很好。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 称。 老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 民”的理想社会。 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㈨ 成语故事风衣足食怎么讲

你好 是丰衣足食吧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 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成语解释编辑
【成语】: 丰衣足食
【拼音】: fēng yī zú shí
【解释】: 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成语典故编辑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堂头官人,丰衣足食,所住无不克。”
【举例造句】: 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
“丰衣足食”一语出于《盐铁论》。
这部书主要是记载西汉时代,昭帝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以及他的下属辩论盐铁营和酒类专卖等经济政策的经过。其中有“赋省而民富足,温食饱衣,藏陈出新”的主张,这是认为,动员老百姓参加劳动生产,国家减少税收,人民就会吃饱穿暖,生活改善。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