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干扰朝政的成语

干扰朝政的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22 12:52:28

① 描写朝廷的成语有哪些

典册高文 典册高文,成语,出自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原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后指典雅高深的文章或经典性著作。 基本信息编辑 拼音:diǎn cè gāo wén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② 古代男子为了女人荒废朝政叫什么成语

【百堕俱举】:堕:荒废;废弃。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百废俱兴】: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旷日持久】: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③ 形容在朝廷有势力一家几代做官的成语

【成语】: 世代簪缨
【拼音】: shì dài zān yīng
【解释】: 簪缨:头簪和内束发的缨络,古代达容官贵人的冠饰。接连几代都是做高官的的仕宦之家。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久闻公世代簪缨,何不立于庙堂,辅佐天子,乃区区作相府门下一吏乎?”

④ 形容朝廷的成语

半壁江山
bàn bì jiāngshān
【解释】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出处】清·蒋士诠《冬青树·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结构】偏正式。

【用法】指保存丧失的部分国土。一般作主语、宾语。

【正音】山;不能读作“sān”。

【辨形】壁;不能写作“璧”。

【近义词】半壁河山、山河破碎、残山剩水

【反义词】一统天下、一统河山、金瓯无缺

【例句】
(1)南宋小朝廷建都杭州;守着~;不思收复沧陷于金兵的北方大片国土。
(2)文天祥辗转回到永嘉;面对南宋王朝的~;心中感慨万千。

⑤ 形容不容于朝廷,或者被朝廷迫害的人,有什么成语典故或者诗词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楚辞·卜居》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屈原《离骚》
PS:可参考《离骚》全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皎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乡。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西江月
宋江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配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抱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字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那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致酒行》

典:比干、伍子胥、文种、蒙恬、李广、韩信、孔融、崔琰、许攸、嵇康、岳飞、方孝孺、袁崇焕……
PS:可参考《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

⑥ 对不理朝政之人用什么四字成语来形容

不务正业
bù wù zhèng yè
【解释】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结构】动宾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正;不能读作“zhēnɡ”。

【辨形】业;不能写作“叶”。

【近义词】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不求上进

【反义词】埋头苦干、奋发有为

【辨析】~和“游手好闲”;都含有“不从事正当的工作”的意思。但~偏重指丢下本职工作;而去搞其他无关的事情;“游手好闲”偏重指游荡懒散;贪图安闲、玩耍。

【例句】
(1)他游手好闲;~;终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他有班不上;成天钓鱼摸虾;~;真没出息。

【英译】do not attend to ones proper business (ties)

⑦ 朝廷官臣的成语有哪些

朝廷的成语
1.小朝廷----指处于偏安一隅,范围狭小的中央政权。有时也指拥有众多人才的地方政权。

2.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3.一蛇二首----首:头。一条蛇长了两个脑袋。比喻朝廷两个人掌权,政令不一,权力分散。也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4.三公九卿----三公: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九卿: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5.三征七辟----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指朝廷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形容朝廷多次征召选拔。

6.三槐九棘----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7.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8.四世三公----世:父子相继;三公:执掌朝政的大臣。指世代官居高位。
9.八府巡按----]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10.九年之蓄----蓄:积聚,储藏。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11.口含天宪----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12.上书言事----指向朝廷书面提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或建议。现多指向上级写信提建议或意见。

13.大逆不道----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14.大隐朝市----朝市:朝廷和市集,泛指人口稠密的热闹之处。指大彻大悟的隐士,不必隐居大山,大闹市也可隐居。

15.门外之治----旧指朝廷和政治。

16.山林钟鼎----山林:指隐居;钟鼎:古代的乐器钟和盛食物的鼎,这里比喻贵族生活。到朝廷做官和隐居山林。

17.心驰魏阙----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同“心在魏阙”。

18.心存魏阙----魏阙:古代天子及诸侯宫门外筑有高楼,其下两旁悬布法令,故代称朝廷。形容臣民忠君,关心国事。

19.心在魏阙----指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20.亡国之臣----使国家灭亡的臣子。现比喻对国家有损害的官员。
21.天高听下----指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22.玄谋庙算----玄谋:神妙的计策;庙算:庙堂上的筹划。指朝廷的重大决策和谋略。
23.分陕之重----陕:指古代地名,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一带。原指周成王时代周公和和召公划分陕地而统治。后指朝廷委任守土的重臣。

24.龙楼凤阁----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
25.出榜安民----榜:旧指官府的告示。贴出告示,安抚人民。

26.正色立朝----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在朝廷上态度严肃。比喻不阿谀逢迎。

27.舟水之喻----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28.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29.庙胜之策----庙:庙堂,指朝廷。朝廷制定的克敌制胜的谋略,

30.庙算如神----庙算:庙堂的策划。指朝廷的重大决策非常高妙。

31.以言为讳----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32.权倾中外----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33.奸臣当道----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34.怀柔天下----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顺。使天下归服。
35.作乱犯上----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36.安民济物----济:救济;物:指人,公众。安抚百姓。旧时常用以形容朝廷大臣的抱负。

37.民脂民膏----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38.弃逆归顺----指脱离叛军而归顺朝廷。

39.审势而行----审:详察细究。对形势朝廷周密考察之后,再采取行动。

40.虎体鹓班----虎体:老虎勇猛强健,比喻有才能的将相;鹓班:鹓鸟飞行有序,比喻朝官行列。比喻朝廷文武大臣。

41.虎体元斑----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42.国中之国----指一个国家内,国家政府管辖不到的地方。

43.面折廷争----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44.明明庙谟----谟:计策;庙谟:朝廷的谋略。非常明显的国家大计。

45.顶冠束带---头上戴着朝冠,腰上束着玉带。旧指朝廷命官的装束。

46.征敛无期----征:征收。敛:聚。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
47.钦差大臣----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48.政出多门----政:政令;门:部门。原意是政令出自几个卿大夫的门下。指中央领导软弱,国家权力分散。
49.经官动府----谓惊动官府,引起官府干涉。
50.典册高文----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51.晋阳之甲----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52.官逼民反----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53.苟安一隅----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54.金闺国士----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55.金闺玉堂----指朝廷官宦。

56.金鸡放赦----金鸡:古代大赦时,立一长杆,杆头设一黄金冠首的金鸡,口衔绛幡,然后如今罪犯,击鼓,宣布赦令。指朝廷大赦。

57.振鹭充庭----振:群飞的样子;鹭:白鹭。白鹭群飞,集于庭中。比喻朝廷里人才济济。

58.振鹭在庭----振:群飞的样子;鹭:白鹭。白鹭群飞,集于庭中。比喻朝廷里人才济济。

59.振缨公朝----缨: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公朝:在朝廷上做事。整理好头冠,入朝处理政事。

60.强本弱枝----本:树干;枝:枝叶。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61.强枝弱本----比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

62.高文大册----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63.高文典册----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64.帝王将相----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65.食肉之禄----禄:官吏的薪俸。指在朝廷做官的人。

66.垂绅正笏----绅:古时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笏:指朝笏,用于记事。垂下大带的末端,双手端正地拿着朝笏。形容朝廷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

67.等夷之志----等夷:匹敌。指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即夺权篡位之野心。

68.离削自守----离:分散;削:削弱;自守:使之能安分守己。指古代中央政权对诸侯的势力实行分散、削弱的办法,使之安分守己,不再叛乱。

69.绿林好汉----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70.朝迁市变----朝:朝廷;市:集市。朝廷改换,市肆变迁。形容改朝换代,社会动荡。

71.朝奏夕召----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72.朝奏暮召----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73.朝章国典----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同“朝章国故”。

74.朝章国故----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

75.朝野上下----朝野:指朝廷和民间;上下:从中央到地方。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做官的到老百姓。

76.朝野侧目----朝野:旧指朝廷与民间,不论官吏还是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形容权势极大。

77.得胜回朝----朝:朝廷。旧指打了胜仗回到朝廷去报功。现泛指胜利归来。

78.隔年皇历----皇历:原指清朝廷颁发的历书,后泛指历本。隔了一年的黄历。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79.班师回朝----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80.班师回俯----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同“班师回朝”。

81.倒植浮图----植:树立;浮图:塔。倒立宝塔。比喻本末倒置,边戍力量大于朝廷,难以掌握。

82.喉舌之官----掌管主要机关的官吏。比喻国家的重臣。旧时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

83.策名委质----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84.鼎足之臣----鼎由三足支撑。比喻共同处理国事的朝廷重臣。

85.薄赋轻徭----减轻徭役,降低赋税。比喻统治者让劳动人民担负的义务比较轻。

86.瞻天恋阙----阙:古代宫殿外的高建筑物;天、阙:均借指帝王。指仰望与依恋帝王。形容臣下留恋朝廷。

87.割据一方----割据:割地占据。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

88.黼黻皇猷----犹言辅佐朝廷。

89.天高皇帝远----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90.捉将官里去----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91.挟天子以征四方----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

92.朝里无人莫做官----旧时俗语。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93.朝中有人好做官----朝:朝廷。指因有权势的人做靠山就能得到重用。

94.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95.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96.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统治阶级对下属或奴才的任意使唤。

⑧ 荒废朝政是不是成语

你好,荒废朝政不是成语,它是指形容君王对朝政之事不怎么上心,无所作为的一句话,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改革开放一样,不是成语的。

⑨ 形容朝廷黑暗的成语有哪些

1、暗无天日复

【拼音】:ā制n wú tiān rì

【释义】:形容社会极端黑暗。

【出处】: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一节:“﹝ 撒的尼亚国王 ﹞而亦压於羣雄,奄奄残喘,盖至是而 意大利 闇无天日矣。”

2、惨无天日

【拼音】:cǎn wú tiān rì

【释义】:犹言暗无天日。

【出处】: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3、不见天日

【拼音】:bù jiàn tiān rì

【释义】: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八:“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然某尤为绛所苦者也。”

【例句】:俺平生只是性情不好,不肯做那~的勾当,才走到这山穷水尽的地步。 ★清·遁庐《童子军·越墙》

⑩ 关于朝廷的四字成语

典册高文

典册高文,成语,出自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原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后指典雅高深的文章或经典性著作。
基本信息编辑
拼音:diǎn cè gāo wén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高文典册
反义词:断烂朝报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