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示头的词语有哪些成语
㈠ 形容脑袋的成语有哪些
呆头呆脑、摇头摆脑、有头没脑、笨头笨脑、探头缩脑。
一、呆头呆脑
拼音:dāi tóu dāi nǎo
释义: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出处: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白话释义:像这样呆头呆脑劝不回。
二、摇头摆脑
拼音:yáo tóu bǎi nǎo
释义: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出处:宋 王明清《挥薼余话》第二卷:“相得端明似虎形,摇头摆脑得人憎。”
白话释义:你能端明似虎形,摇着头摆脑得人憎恨。
三、有头没脑
拼音:yǒu tóu méi nǎo
释义:形容心神不定,言行丢三落四。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如痴如呆,有头没脑,说着东边,认着西边。”
白话释义:如痴如呆,有头没脑,说在东部,认为在西部边境。
四、笨头笨脑
拼音:bèn tóu bèn nǎo
释义:笨:愚钝。形容不聪明,头脑反应迟钝。
出处: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示例:你也知道,我笨头笨脑的,从来不会管钱。
五、探头缩脑
拼音:tàn tóu suō nǎo
释义:小心胆怯张望貌。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到了园中,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挣前走,跟的人都探头缩脑的。”
白话释义:到了花园里,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努力往前走,跟的人都探头缩头的。
㈡ 古代代表男人的词语有哪些
1【成语】: 清新俊逸
【拼音】: qīng xīn jùn yì
【解释】: 指诗文清美新颖,不落俗套。
【出处】: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举例造句】:清新俊逸,庾子山、鲍明远也只如此。
2【成语】: 风流倜傥
【拼音】: fēng liú tì tǎng
【解释】: 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出处】: 明·许三阶《节侠记·私仰》:“羡英年壮节堪多,似冰心在玉壶,散财结客,侠比三河,风流倜傥,名倾六辅。”
【举例造句】: 其中虢国夫人,更风流倜傥,玄宗常与相狎,凡宫中的服食器用,时蒙赐赉,又另赐第宅一所于集庆坊。
3【成语】: 英俊豪杰
【拼音】: yīng jùn háo jié
【解释】: 英武俊秀且有才能、有作为的人。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
【举例造句】:令公子真是位英俊豪杰啊。
4【成语】: 气宇轩昂
【拼音】: qì yǔ xuān áng
【解释】: 气宇:指人的仪表、风度;轩昂:精神饱满的样子。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到此人必来游说。”
【举例造句】: 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
5【成语】: 威风凛凛
【拼音】: wēi fēng lǐn lǐn
【解释】: 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州府节制诸军》:“亲从对对,衫帽新鲜,士卒威风,凛凛可畏。”
【举例造句】: 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㈢ 古代代表财富的词语或成语有哪些
荣华富贵,金玉满堂,富甲一方,富可敌国,腰缠万贯,挥金如土,日进斗金,钟鸣鼎食
㈣ 古代形容皇帝的词语或成语有哪些啊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
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6、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7、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
8、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9、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11、君人:指皇帝。《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12、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3、先君:古代帝王称其先代君王的称呼。《诗经。邺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14、先后:先世君王的称呼。《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颜师古注:“先后,即先君也。”
15、先正:先代君长,已故的帝王。《礼记。缁衣》引逸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郑玄注:“先正,先君长也。”
16、先皇:前代帝王的称呼。唐,杜甫《忆昔》诗之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17、先主:对开国君主的称呼。《三国志》有《先主传》。
18、先公: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韦昭注:“先公,先君也。”
19、先圣王:古代的贤明君主。《吕氏春秋。论人》:“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20、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21、大王:对帝王的尊称。《旧唐书。玄宗纪上》:或曰“先启大王。”
22、大君:古时天子的别称。宋。范仲淹:《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23、大皇:对帝王的尊称。《昭明文选。晋。陆机。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
24、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25、大行、大行皇帝:对初死皇帝的讳称。《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26、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都是对皇帝的尊称。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赌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
27、上:在上者,有时特指君主、帝王。《礼记。王制》:“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28、今上:对当时帝王的称呼。有时也称当今。《史记.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29、上皇:上古的帝王。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
30、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称呼。《荀子.王霸》:“百王之法不同。”
31、足下:战国前后,臣下对君主的敬称词。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怀念介之推。《战国策.燕一》:“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32、万岁:古代臣民对王侯的祝贺之词,秦汉以后演变成皇帝的尊称。
33、陛下:秦以后专称皇帝为陛下。
34、孤、寡、孤寡、寡人、不彀:古代王侯的自称的谦词。《老子》:“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彀。”《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彀?’”
35、寡君:人臣对别国称自己国家君主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36、国王:君主或帝王的称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汉至明一直沿用。
37、国主:国君、国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38、帝、帝王:古代君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
39、后王:古代君主的称呼。《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后王:当今之王。
40、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
41、世主:国君。
42、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43、社稷主:国君的代称。《大唐新语》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于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异议?’”
44、元后:对天子或君主的称呼。后世又称帝王嫡妻为元后。
45、社君:对幼主的称呼。
46、元首:君主。
47、元君:善良的君主。
48、嗣皇、嗣君、嗣圣、嗣王:继位的帝王。《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49、驾、大驾、车驾、御驾、圣驾、尊驾:原为帝王车乘的总称,后来常用为帝王的代称。《旧唐书.宦官传》:“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
50、万乘:帝王的代称。《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有千�\之家。”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故以万乘称天子。
51、乘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后汉书.耿弇传》:“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醨酒,以待百官。”
52、皇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53、真主:帝王别称,即所谓真命天子。《后汉书.王常传》:“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
54、真人:帝王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55、天子:君主。《礼记.曲礼》:“君天下曰天子。”
56、天王:殷周时天子只称王。春秋以后,一些诸侯例如楚、吴等相继称王,于是尊称周王为天王。后来泛指封建帝王。杜甫《忆昔》诗:“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57、天颜:帝王的容颜,代称帝王。
58、天囚:对帝王的蔑称。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戴此失地之天囚,以为汉族之元首,是何异取罪人于囹圄而奉之为大君也。”
59、所天:帝王的别称。旧时又代指父亲和丈夫。《后汉书.梁竦传》:“(窦)宪兄弟奸恶继伏辜诛,海内旷然,各获其宜。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
60、小童:周代帝王居丧时的自称。《左传》僖公九年:“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61、冲人:帝王年幼即位者自称的谦词。
62、太祖、高祖:对开国帝王的尊称。多用为庙号。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
63、世祖:对开国帝王的尊称。多用为庙号。如元世祖、清世祖等。
64、皇考:本为人名。(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皇考忠)常在清代,指当朝皇帝已死的父亲。
65、大行:是指刚刚崩逝,未称庙号,谥号的皇帝
66、太上:本指远古帝王时代。《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后世尊称帝王为太上。
67、太宗:对开国第二代皇帝的尊称。
68、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三世纪时最先用于鲜卑族。
69、单于:两汉时匈奴称其君长为单于。郎主:辽、金时期对北方君主的称呼。
70、人牧:国君的别称。即治理人民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71、九重:原指宫禁,帝王之居处。《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后又代称天子。《旧唐书.宦官传》:“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
72、朝廷:本来指帝王接见臣下纥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中央政府和帝王的代称。
73、明上、明王:对帝王的尊称。
74、后主:后嗣君主。有些末代帝王习惯上也称后主。如南朝陈后主、五代李后主。
75、县官:皇帝的代称。古时称王畿内都邑为县,所以又以县官为朝廷的代称。
76、官家:皇帝、朝廷的别称。胡三省:“西汉谓天子为县官,东汉谓天子为国家,故兼而称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称之。”白居易《喜罢郡》诗:“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岁月属官家。”
77、至尊:皇帝的代称。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
㈤ 古代形容美食的词语有哪些
你好,口齿留香
垂涎三尺
望眼欲穿
食指大动
玉盘珍馐
秀色可餐
饕餮大餐
凤髓龙肝
回味无穷
唇齿留香
色味俱佳
垂涎欲滴
八珍玉食
其味无穷
脍炙人口
爽滑酥嫩
肉汁四溢
口感饱满
回味悠长
软嫩滑爽
入口即溶
酥脆香口
㈥ 请问古代代表财富的词语或成语有哪些
家财万贯,富可敌国,腰缠万贯,金玉满堂,钟鸣鼎食,日进斗金,陶朱之富.等等……
㈦ 古代描写人物常用的比喻词语有哪些
目光炯炯;贼眉鼠眼;唇如朱砂;齿如白玉;
白发苍苍;鹤发童颜;炯炯有神;舌如唇焦
粉脸含春;睡眼朦胧;满面红光;粗眉大眼;
横眉竖眼;浓眉大眼;鼻若悬胆;脸色铁青;
鼻歪眼斜;银眉鹤发;唇似绽桃;唇红齿白
㈧ 形容“古代女子梳妆打扮”的成语有哪些
梳云掠月
【拼音】: shū yún lüě yuè
【解释】: 指妇女梳妆。“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枉蠢了他梳云掠月,枉羞了他惜玉怜香。”
花枝招展
【拼音】: huā zhī zhāo zhǎn
【解释】: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珠光宝气
【拼音】: zhū guāng bǎo qì
【解释】: 珠、宝:指首饰;光、气:形容闪耀着光彩。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闪耀着珍宝的光色。
【出处】: 清·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沉鱼落雁
【拼音】: chén yú luò yàn
【解释】: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闭月羞花
【拼音】: bì yuè xiū huā
【解释】: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㈨ 形容古代爱情的成语有哪些
1、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2、连枝共冢 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3、至死靡它 之死靡它 云心水性 一见锺情 英雄气短 一见钟情 喜新厌旧 无冬无夏 桃花流水 天长地久 山盟海誓 如影随形 弃旧迎新 倩女离魂 情窦初开 暮翠朝红 眉目传情 离魂倩女 流水桃花 恋新忘旧 连枝共冢 佳人才子 红豆相思 好事多磨 海誓山盟 风花雪月 耳闻目染 儿女情长 笃新怠旧 醋海翻波 碧海青天
4、情窦初开 指刚刚懂得爱情(多指少女)。
5、流水桃花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6、恋新忘旧 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7、佳人才子 年轻貌美的女子和才华横溢的男子。泛指年貌相当,有婚姻或爱情关系的青年男女。
8、红豆相思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海誓山盟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9、风花雪月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10、儿女情长 指过分看重爱情。
11、醋海翻波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㈩ 有哪些形容古老的成语
形容古老的成语:源远流长、古木参天、古色古香。
1、源远流长
意思是为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示例:秦牧《一个黑人战士的豪迈声音》: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是源远流长,影响仍然是相当深广的。
2、古木参天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繁叶茂,高入云天。
示例: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六回:不一时来到一个所在,古木参天,藤萝满径。
3、古色古香
形容器物、书画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情韵。
示例:徐迟《真迹》:你可以从明亮的窗玻璃后面看到古色古香的字画、瓷器、铜鼎和小铜佛等等。
(10)古代表示头的词语有哪些成语扩展阅读:
形容年轻的成语:
1、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像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示例: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2、朝气蓬勃
形容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的样子。
示例: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党的最高领导层就能够实现新老合作和交替,成为更加朝气蓬勃的战斗指挥部。”
3、生机勃勃
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示例: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