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常见成语辨析
A. 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400条(4
选D.因为自怨自艾\垂头丧气\怨天尤人都属于外向行为词,而这个空之前的孤独\苦恼则属于内向行为词,所以排除了前3个选项
B.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成语辨析
【首当其冲】是其中之一。首当其冲_金山词霸【拼 音】: shǒu dāng qí chōng 【解 释】: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出 处】:《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示 例】:在扑灭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战斗中;人民解放军~;与烈火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C. 2012公务员考试常见近义成语辨析集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D.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100组高频成语辨析
颐指气使态度傲,改弦易辙态度变
不绝如缕声细长,屡试不爽都不错
知微见著小见大,扬汤止沸不彻底
未雨绸缪先准备,出奇制胜不带宾
文不加点一气成,无可厚非本有错
不刊之论删不得,明日黄花过时物
改弦更张制度变,评头品足挑毛病
敬谢不敏婉推辞,耸人听闻多夸大
釜底抽薪才彻底,汗牛充栋藏书多
罄竹难书罪恶多,休戚与共同祸福
师心自用太自负,狗尾续貂坏接好
左右逢源事圆滑,不容置喙莫插嘴
不绝如缕情势急,风声鹤唳太惊恐
振振有词强夺理,浅尝辄止重表面
同舟共济共患难,骇人听闻真正怕
鳞次栉比屋多齐,沆瀣一气是小人
粉墨登场政客坏,十室九空人口少
噤若寒蝉不敢声,目无全牛技艺熟
天马行空诗书文,执迷不悟不省悟
殚精竭虑要学习,苦心孤诣勤钻研
处心积虑带贬义,差强人意还满意
浩如烟海资料多,三人成虎谎变真
罚不当罪处罚重,无所不至坏事多
不负众望不辜负,不瘟不火恰到好
不可理喻太蛮横,如沐春风受教化
胸无城府无心机,空穴来风有根据
韦编三绝太刻苦,庆父不死制动乱
倚马可待文思敏,万人空巷真热闹
首当其冲遭头炮,不名一文太贫穷
以邻为壑嫁祸人,望其项背可赶上
谁执牛耳有权威,心劳日拙费心机
感同深受代谢人,言不及义话无聊
厚此薄彼有区别,别无长物是贫穷
安之若素如平常,不可名状说不出
暴虎冯河勇无谋,得意忘言相默契
步人后尘模仿人,开门揖盗招祸患
七月流火天气凉,仰事俯畜养一家
得陇望蜀贪无厌,移花接木暗更换
独树一帜自一家,明火执仗是强盗
绵里藏针内心毒,想入非非思想奇
遇人不淑嫁错人,赏心悦目心舒畅
耳熟能详听得多,莫衷一是有分歧
耐人寻味意味深,半斤八两带贬义
左右为难难决定,格格不入不协调
济济一堂人才多,置若罔闻不理睬
化为泡影未实现,重整旗鼓败再来
目不交睫睡不着,隔岸观火看热闹
贻笑大方内行笑,东山再起任要职
跌宕起伏变化多,蔚然成风好风气
鱼目混珠假乱真,各有千秋有特色
上下其手暗作弊,呼之欲出指人物
痛心疾首是痛恨,琳琅满目好事多
相得益彰是配合,指日可待好事现
卓尔不群超常人,唇齿相依关系密
各司其职尽职责,管窥蠡测小见大
春意阑珊氛围衰,在劫难逃是灾难
痛不欲生很悲伤,大快朵颐享口福
如出一辙是相似,同室操戈内部争
亦步亦趋乱模仿,歧路亡羊误歧途
泥牛入海不复返,裹足不前有顾虑
长此以往情况坏,百里挑一人出众
隔岸观火只旁观,更仆难数人事多
骨鲠在喉好难受,顾影自怜人失意
顾影自怜自欣赏,过犹不及好过头
海外奇谈无根据,含沙射影暗诽谤
含英咀华细琢磨,汗牛充栋书籍多
好高骛远不实际,河清海晏世太平
恒河沙数数量多,呼天抢地极悲痛
狐死首丘不忘本,狐死首丘念故乡
虎踞龙盘地势险,怙恶不悛恶不改
花里胡哨不实在,缓不济急行动慢
恍如隔世太沧桑,毁家纾难捐家产
讳疾忌医掩缺点,火烧火燎身体热
火烧火燎心中焦,祸起萧强内部乱
积不相能不和睦,吉光片羽指文物
佶屈聱牙不顺口,间不容发间距小
间不容发情势急,见风是雨判断错
见风使舵含贬义,见缝插针善利用
江河日下情况糟,胶柱股瑟太固执
焦头烂额很狼狈,矫揉造作不自然
竭泽而渔重眼前,戒骄戒躁防骄躁
E. 公务员考试里的成语辨析怎么搞定
(1)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2)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
(3)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
(4)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
(5)了解成语的特殊用法
考生们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并积累常见成语的正确含义和适用范围,区分成语的感情色彩,掌握成语句法及其特殊用法。就能轻松搞定这一类题型。
此类型的题目一般是有两种考察模式。
(1)判断句子中的划线的成语是否使用正确。
(2)根据成语的适用范围选择符合句意的成语。
(一)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题型核心知识
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闹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例: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_______,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A.目无全牛
B.目不识丁
【答案】A
【中公解析】在这句话中,成语“目无全牛”的使用是不正确的,说话者没有准确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目无全牛”是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而说话者却将它理解为缺乏整体观念,是错误的。
(二)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题型核心知识
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有一些成语自身就附带有展示褒贬态度的感情色彩。
例:今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______,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A.蠢蠢欲动
B.心驰神往
【答案】B
【中公解析】“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学生报考显然不对。
(三)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题型核心知识
成语作为一种长期流传下来的固定的词语形式,其含义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其适用范围也是固定的,不可乱用、滥用。
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______。
A.汗牛充栋
B.多如牛毛
【答案】B
F. 公务员中常见成语辨析300例及近义词辨析
正因为申论测试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给了考生以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
G. 涨分,行测考试72对高频成语辨析
在公考中,什么题目最让你头疼呢?我猜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逻辑填空。逻辑想要做的好,一定是要语义理解+词语辨析一起,这样才能提高正确率。那今天中公教育就为大家辨析一些公考中的高频成语,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成语、记忆成语。
1. 【积重难返 根深蒂固】
积重难返:经过长时间形成的坏思想作风或坏习惯,很难改变。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差异:“积重难返”侧重旧习或旧思想很难改变,“根深蒂固”侧重基础牢固。积重难返后一般跟的是不好的事情,根深蒂固可以形容坏习俗、坏习惯,也可形容好的东西。
2. 【捉襟见肘 顾此失彼】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借以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亦比喻成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
差异:都有“处境窘困,穷于应付”的意思。不同点在于: “捉襟见肘”侧重于指窘困,具有形象色彩,常形容经济困难; “顾此失彼”侧重于指穷于应付,常形容做事无法照顾
全面。
3. 【五花八门 琳琅满目】
五花八门: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差异:“五花八门”侧重于花样多或变化多端,“琳琅满目”侧重于美好的事物多;“琳琅满目”适用范围较窄,常形容商品、装饰品、工艺品等美好的事物,“五花八门”范围较广。
4.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差异:两词语为易混淆词语。“不以为然”侧重不认为是对的,“不以为意”侧重轻视。
5. 【日新月异 翻天覆地】
日新月异:是指每天每月都有新气象,形容事物进步很快。
天翻地覆:形容发生根本的变化。也形容秩序大乱。
差异:两个词语都能形容变化,但是“日新月异”更侧重于变化的快,而“翻天覆地”更侧重于变化的大。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先带大家辨析这5组公考中常见的成语,当然公考中常见成语还有很多,需要大家自己下去不断积累,你才能成为一本中华小词典,才能在逻辑填空这部分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每位即将考试的小伙伴都能取得一个自己满意的好成绩。
H. 公务员考试必看成语辨析
一、考查力度——不断加大从2007年行测言语理解部分将选词填空作为一个稳定的考查题型以来,成语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断加大的。年份题量 2007 2 2008 7 2009 11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7年只有两道题,在2008年就激增到了7道题,在2009年更是占到了一半以上,达到11道之多。从此可以看出在选词填空之中成语考查力度在明显加大。二、考查方式——组合考查 1.与实词混合考查。成语类的题目在2007年只有两道题目,并且这两道题目都是单独考查的成语的用法。在2008年和2009年的成语类题目中,分别有5道题和6道题是和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的,占成语类试题的绝大部分,所以成语加实词的考查方式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2.多空都选成语。随着题目难度的加大,在选词填空之中往往会出现多个空的题目。在2009年的试题中,第30题和第39题不仅是多个空的题目,而且两个空都是成语,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得出正确答案的难度。三、考查角度——复杂多元从成语类试题考查的角度来看,该类试题的考查角度也在逐渐的复杂化。早期的题目中,成语考查主要集中在对易误用成语的考查上,掌握了此类成语解题难度不大。但是,现在又逐渐加大了对常见成语的考查,重点考查常见成语的侧重点的不同,增大考试难度。例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第36题: 2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边地城市风貌的千姿百态,原本就是的事情。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顺其自然B.顺理成章C.水到渠成D.司空见惯选项之中的四个成语并不会引起歧义和望文生义的误用,但是放在句子之中具体辨析侧重点的不同,并不是每一位考生都能够选出正确答案的。那么在这种成语类试题逐渐加大考查力度和难度的情况下,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之中,如何准备成语类题目的考试呢? 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在备考成语辨析试题的过程中,根据成语辨析题在考查角度上的特点,结合其考查形式从积累入手:一方面,考生要注意对易误用的成语的记忆。比如“文不加点”、“不刊之论”等等,不要望文生义;“筚路蓝缕”、“休戚相关”等要注意适用对象;“始作俑者”、“高谈阔论”等要注意感情色彩。这要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能保证在做题目的时候,在实战之中不至于犯低级的错误。另一方面,注意常见成语的积累。常见成语的准备可以从国考和地方的考题之中寻找。仔细分析会发现在常考成语部分是存在着很多成语的重现,这并是巧合现象,这符合这些成语是常用成语的情况的。比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30题出现了“A.自上而下不可逆转B.一呼百应铺天盖地C.有条不紊举世瞩目D.运筹帷幄波涛汹涌这样”一些成语。实际上其中的“举世瞩目”这一成语在国考的2003就出现过“A.界限举世瞩目B.界限举足轻重C.范畴举足轻重D.范畴举世瞩目”另外,2008年考查的“顺其自然”,在2009年再次考查。这种重复考查的现象也出现于国考和省考的交叉之中。例如,2008年湖南省就考查了“A.相差甚远B.各有所求C.截然不同D.南辕北辙”这样四个成语。其中的“南辕北辙”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考到了,而且这两道题都是在考查表示事物有区别这一意思的成语。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务员的备考过程之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题目之中的信息,注意日常的积累。这样在考试之中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公务员考试网建议各位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充分挖掘历年真题中包含的信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积极备考。最后祝愿各位考生最终在国考的道路上取得理想的成绩。
I. 如何轻松辨析国考行测中的高频成语
2019年国考如何轻松辨析行测中的高频成语
在国考行测中,我们会遇到一类经常会考的题目——逻辑填空。一般情况下逻辑填空的题量在20道左右,常以两空、三空为主。两空题目每道考查8个词语,三空题目每道考查12个词语,相对来说考查的词汇量还是非常大的,这就需要考生在平常有一定的积累。那么今天就带大家做一些积累,一起来辨析国考中的常见高频成语。
第一组:
【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泥沙俱下】释义:指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鱼龙混杂】释义: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良莠不齐】释义: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杂在和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差异分析:适用范围有所不同,【泥沙俱下】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适用范围较窄,一般情况下只用于人。
第二组:
【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释义:像是鬼神制造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巧夺天工】释义: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差异分析:适用范围有所不同,【鬼斧神工】一般用于形容大自然景物的神奇;【巧夺天工】多用于形容人的技艺精湛。
第三组:
【鞭长莫及】【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释义:鞭子虽长,也不能打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望尘莫及】释义: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差异分析:两词含义侧重有所不同。【鞭长莫及】侧重因某种原因或条件的限制不能做到某事。【鞭长莫及】侧重在能力等方面与他人相比差距较大
第四组:
【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林林总总】释义:形容人和事物众多。
【五花八门】释义: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琳琅满目】释义: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差异分析:含义侧重有所不同,【林林总总】侧重多而杂乱;【五花八门】侧重花样多
或变化多端;【琳琅满目】侧重美好的事物多。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琳琅满目】使用与美好的物品,多用于商品、装饰品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适用范围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