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邯郸出的成语大全

邯郸出的成语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1-22 23:31:47

『壹』 关于邯郸的成语有哪些

邯郸学步
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解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的故事
示例: 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邯郸学步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近义: 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数典忘祖
反义: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贰』 邯郸成语有哪些

邯郸xx成语有哪些 :
邯郸匍匐、
邯郸学步、
邯郸重步

『叁』 邯郸在历史上都出了什么有名的成语

智者千虑 背水一战 毛遂自荐 破釜沉舟 南辕北辙 不遗余力 利令智昏 旷日持久 一枕黄粱 奉公守法 黄粱美梦 鹬蚌相争 邯郸学步 奇货可居 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价值连城 胡服骑射 窃符救赵 梅开二度 伤弓之鸟 因人成事*三寸之舌 一日千里 欺世盗名 罚不当罪 拒谏饰非 孤注一掷 不学无术 梅开二度 白云亲舍 以人为镜 当局者迷 剖腹藏珠 徙宅忘妻 始终不渝 载舟覆舟 犯颜直谏 唱筹量沙 坚壁清野 鹿死谁手 怙恶不悛 生灵涂炭 狗尾续貂 推心置腹 乌合之众 疾风劲草 未可厚非 山鸡舞镜 巧夺天工 箭在弦上 袖藏金椎 身无可击 无出其右 二鲍纠慝 左提右挈 人人自危 死有余辜 声名狼藉 取而代之 纲举目张 徐市求仙 举措失当 一叶障目 志在四方 轻虑浅谋 天下无双 燕雀处堂 安然无恙 居心叵测 乐极生悲 唱筹量沙 食不甘味 因势利导 犯颜直谏 无功受禄 载舟覆舟 始终不渝 大儒纵盗 徙宅忘妻 羽毛未丰 剖腹藏珠 坐享其成 争先恐后 掩耳盗铃 当局者迷 按兵不动 以人为镜 天经地义 中饱私囊 天夺之魄 董狐之笔 言犹在耳 赏罚分明 退避三舍 河伯娶妇 补天浴日 坐怀不乱 步履蹒跚 难至节见 市道之交 鹿死谁手 路不拾遗 瓜田李下 以卵击石 管窥锥指 前倨后卑 顶天立地 三人成虎 一狐之腋 犹豫不决 攻难守易 围魏救赵 舍本逐末 窃符救赵 太多了,邯郸是闻名全国的成语典故之乡。据考证,直接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多达200余条,邯郸人对成语典故 情有独钟,随口就能说出十几条,“胡服骑射”、“毛遂自荐”、“纸上谈兵”、“一言九鼎”等,每条成语典故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或传说。

满意请采纳

『肆』 什么邯郸成语大全

一枕邯郸、比喻虚幻的梦想。同“一枕黄粱”。

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伍』 带邯郸的成语有哪些

带邯郸的成语 :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邯郸匍匐 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邯郸重步 比喻进入梦乡。
一枕邯郸、

『陆』 关于赵国 邯郸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关于赵国邯郸的成语典故有:
奉公守法、完璧归赵、邯郸学步、胡服骑射、负荆请罪
1、奉公守法
【解释】: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译文:以您的尊贵地位,奉公守法就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家强。
【示例】:我们每个人都要~,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奉公不阿、克己奉公、谦洁奉公、廉洁奉公
2、完璧归赵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译文: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
【示例】: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
【近义词】物归原主、完好无损、全璧归赵
3、邯郸学步
【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而且,你难道不知道那燕国寿陵你的学习行为在邯郸和?没有国家能得到,又失去了所以走了,直爬着回去了。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西颦东效、寿陵失步、东施效颦、邯郸匍匐、衣冠优孟、寿陵匍匐、哎哟东施、邯郸重步、鹦鹉学舌、步人后尘、亦步亦趋、鸲鹆效言、数典忘祖、优孟衣冠、枉辔学步
4、胡服骑射
【解释】: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出自】:战国·无名氏《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译文:现在我(赵武灵王)要穿胡人服装骑马射箭来教育百姓。
5、负荆请罪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近义词】面缚舆榇、引咎自责、肉袒面缚、登门谢罪、知错即改、肉袒负荆

『柒』 谁知道有关于邯郸的成语有哪些

你好,智者千虑 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
梅开二度 窃符救赵 胡服骑射
价值连城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奇货可居 邯郸学步
鹬蚌相争 黄粱美梦 一枕黄粱
奉公守法 旷日持久 利令智昏
不遗余力 南辕北辙 破釜沉舟
毛遂自荐 背水一战 围魏救赵
智者千虑 舍本逐末 攻难守易
犹豫不决 一狐之腋 三人成虎
顶天立地 前倨后卑 管窥锥指
以卵击石 赏罚分明 瓜田李下
路不拾遗 鹿死谁手 市道之交
难至节见 步履蹒跚 坐怀不乱
补天浴日 河伯娶妇 退避三舍
言犹在耳 董狐之笔 天夺之魄
欺世盗名 一日千里 中饱私囊
天经地义 以人为镜 按兵不动
当局者迷 掩耳盗铃 大儒纵盗
争先恐后 坐享其成 剖腹藏珠
羽毛未丰 徙宅忘妻 始终不渝
载舟覆舟 无功受禄 犯颜直谏
因势利导 食不甘味 唱筹量沙
乐极生悲 居心叵测 安然无恙
燕雀处堂 天下无双 轻虑浅谋
志在四方 一叶障目 举措失当
徐市求仙 纲举目张 取而代之
声名狼藉 死有余辜 人人自危
左提右挈 无出其右 身无可击
袖藏金椎 箭在弦上 巧夺天工
山鸡舞镜 未可厚非 疾风劲草
乌合之众 推心置腹 狗尾续貂
生灵涂炭 怙恶不悛 坚壁清野
白云亲舍 不学无术 孤注一掷
拒谏饰非 罚不当罪 叶公好龙
效颦学步 伤弓之鸟

『捌』 带邯郸的成语有哪些

和邯郸有关的成语有一本书之多,不便一一列举,说几个代表性的:邯郸学步,黄粱一梦,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等

『玖』 邯郸成语故事大全

【出处】1、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2、昔有学步于邯郸者①,曾未得其仿佛②,又复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归耳④——《汉书》。
【释读】邯郸:地名,战国时赵国都城,今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和中国散文之城、太极之乡。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和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邯郸市位于河北省的最南端,东临山东聊城,南邻河南安阳,西邻河北峰峰,北临河北沙河。
步:行走,走路。 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从前有个人在邯郸学习怎样走路,结果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忘了以前自己是怎样走的,于是只好爬着回家去。
【故事】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拾』 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有多少

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共有1584条。

邯郸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2005年10月26日,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邯郸举行命名颁牌仪式。

成语典故文化是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历史典故脍炙人口,还有众多的成语典故遗址景观。为使成语典故文化发扬光大,邯郸市将之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专家认为,邯郸是一座露天博物馆,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10)邯郸出的成语大全扩展阅读

成语简介:

1、邯郸学步: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他们如何走路。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各异,但都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结果,他什么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2、胡服骑射:战国时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3、黄粱美梦:有个人在邯郸店里向一道士诉说自己的贫困。道士得知他的情况后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此人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最后,一梦醒来,发现小米饭还没煮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