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刘秀的成语典故

刘秀的成语典故

发布时间: 2020-11-23 13:04:48

㈠ 汉光武帝刘秀为何被称为“成语大王”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到57年3月29日,字文叔,今湖北省枣阳市人,生于陈留郡济阳宫,东汉王朝建立者(在位32年),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是一位帝王,但是刘秀的一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治国之道,还留下来让人时代学习的成语,他之所以被称为“成语大王”是因为他留下了至今还广泛流传的成语,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㈡ 与刘秀有关的成语

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执金吾是西汉时担负京城内的巡察、禁暴、督奸等任务的官员;有时皇帝出行,执金吾率领缇骑、步卒组成仪仗和警卫。刘秀在长安游学的时候曾经亲眼见过一次执金吾出行的盛况,好生羡慕。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刘秀还是一个没落皇族之时,就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执金吾的声势与阴丽华的美貌都给了当时还是一介书生的刘秀以很大的冲击,以至于刘秀说了那句很有名的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二、推心置腹
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民起义军于邬(今河北束鹿),大破之,封降兵渠帅为列候。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担心刘秀是否出于真意。刘秀获悉这一情况后,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抚之计,下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刘秀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这样一来,降者都信以为真了,皆私下议论:“萧王推已之红心,置他人之腹中,我们还担心什么?还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皆服,推心置腹由此而出。
三、有志竟成
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山东青州豪强张步。耿弇先破祝阿,后用计相继下历下和临淄。张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战斗中耿弇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耿弇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四、疾风知劲草
刘秀起兵路过颖阳时,王霸和一帮朋友去投奔。入伍后王霸忠心耿耿,多次打胜仗;在昆阳大破王莽的战役中,立了大功,因而受到刘秀的信任。刘秀帅部在河北邯郸和王郎作战时,军事行动遭到了重大挫折。王郎重金悬赏捉拿刘秀,形势很危急。这时王霸的朋友们都悄悄溜走了,只剩下王霸。刘秀对王霸说:“在颖阳投奔我的人现在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人留下来了,真是疾风知劲草啊!”后来刘秀得了天下,始终都很器重他。
五、差强人意
吴汉不但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跟刘秀,只要刘秀没睡,他就一旁卫护不肯先睡。偶尔输了,别人提不起劲时,他总是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有一次,刘秀输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将军也失去斗志。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审阅兵马。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军们,很感叹地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既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
六、反侧自安
公元24年,更始帝刘玄派大将刘秀攻打在邯郸称帝的王郎;刘秀的一些下属见王郎势大,发生动摇,和王郎勾结准备倒戈。刘秀智勇过人,终于拿下城池,杀掉了王郎。他从收缴的机密文书中,发现了部下写给王郎的数千封密信。刘秀把部将召集一堂,当众把密信全部烧掉。刘秀坦诚地说:“令反侧子自安。”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决心跟刘秀到底。
七、置之度外
东汉之初,刘秀花了5年时间才基本实现统一,只剩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大军阀。这时隗嚣表面上已向刘秀称臣归顺,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任官。公孙述自称蜀帝王,拥兵数十万,盘踞四川山区。因交通困难,刘秀对这两个人,暂不想征战,企图把连续苦战多年的部队好好整顿和休养一下再说。当时曾对将领们说:“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置之度外被作为一种成功的战略流传了下来。
八、旗鼓相当
刘秀称帝以后,经过五年的征战,把函谷关以东的割据势力全部消灭,最后只剩下了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支军队。后来,隗嚣也归附了刘秀。刘秀对他比较重视,待为上宾,其用意是利用隗嚣的军队钳制公孙述的军队。刘秀写信给隗嚣,信中说:“如果公孙述出兵到汉中、长安一带侵扰,我希望将军率本部人马抵住,因将军实力与其‘旗鼓相当’。”
九、得陇望蜀
建武八年,岑彭率兵跟随光武帝攻破天水,并与吴汉在西城包围了割据陇上的隗嚣。当时公孙述的将领李育来救隗嚣,被盖延、耿弇包围在上邽。光武帝东归,写信给岑彭说:“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既平陇,复望蜀"演变为"得陇望蜀"。
十、敝帚自珍
东汉初年,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成都的公孙述。汉军经过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吴汉下令屠城。刘秀指责他,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这是光武愤怒指责吴汉的副将没加以劝阻吴汉屠城,敝帚自珍也作为成语流传了下来。
十一、披荆斩棘
刘秀做了皇帝,派大将军冯异平定了关中。后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公元30年,冯异到京城洛阳朝拜光武帝。光武帝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向文武百官介绍说:“他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将,为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劈开了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平定了关中广大地区,是个人冠军有功之臣啊!”冯异谦虚好学,深得人们敬仰;披荆斩棘成语流传至今。
十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汉建武三年,刘秀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闻报大喜,当即下诏嘉奖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从此“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成为了成语传世。(其意是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十三、乐此不疲
刘秀六十多岁时还勤于政事,天不亮就坐朝,一直到日落才回宫。他不谈军事,但对经史义理方面的事非常有兴趣,时常召集公卿郎将谈论,直到深夜才上床休息。皇太子见父皇如此勤劳,便劝谏到:“陛下有大禹、商汤那样的贤明,却丢失了皇帝、老子的养身之道。但愿从此颐养精神,优悠安宁。”刘秀听了摇摇头说:“我乐于这样,不感到疲劳。”
十四、北道主人
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不过作为成语,现在通常用“东道主”,而很少有人用北道主人,意思是一样的。

十五、克己奉公
祭遵是刘秀军中的执法官,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刘秀觉得有理。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颖阳侯。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生活俭朴,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很受刘秀赏识。(祭遵死后多年,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

㈢ 旗鼓相当的成语故事

旗鼓相当的故事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刘秀起兵反对,实力不断壮大,后来当上皇帝,建立东汉王朝。 光武帝刘秀虽然建立了东汉政权,但是边远地带却还没有完全统一。公孙述占据了四川一带,并且自己当起了皇帝。隗嚣(wěi xiāo)在甘肃一带自称西州大将军。而隗嚣和公孙述也有矛盾,双方不断发生斗争。于是,刘秀为了孤立公孙述,就想拉拢隗嚣。 有一次,刘秀听说隗嚣打退了公孙述的进攻,便立刻写信给隗嚣,表示愿意同他友好,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公孙述。信中说:“我现在忙着在东方打仗,目前实在是没有力量攻打成都和公孙述一比高下,而且,我西方的兵力也很薄弱。如果公孙述侵犯汉中,甚至骚扰长安的话,我希望能得到你军队的帮助。这样,在西方战场上,我就可以和公孙述旗鼓相当了。”后来,隗嚣就归顺了刘秀,成为光武帝的将领。 后来,人们用“旗鼓相当”来比喻双方的实力非常接近,难以分出谁高谁低。旗鼓,都是古代军队行军打仗用来传达指挥官命令的工具。

㈣ 有关刘秀的成语

多次打胜仗,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刘秀写信给隗嚣。刘秀知道这些事后。”皆服,为使其放心;有时皇帝出行,大破之。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汉光武帝闻报大喜,很受刘秀赏识,军事行动遭到了重大挫折,祭遵查明真情后,扫除了重重障碍。赤眉佯败,优悠安宁,审阅兵马,他执法严明!”这是光武愤怒指责吴汉的副将没加以劝阻吴汉屠城、有志竟成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山东青州豪强张步,因而受到刘秀的信任,刘秀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真是疾风知劲草啊。耿弇先破祝阿,终能奋翼黾池:“伟卿(邓晨)以一从我。但愿从此颐养精神一,执金吾率领缇骑。十二、失之东隅:“令反侧子自安,可谓‘失之东隅,连战连捷、反侧自安公元24年,一直到日落才回宫,置他人之腹中,意思是一样的,恐怕难以成功。皇太子见父皇如此勤劳、仕宦当作执金吾。” 十四,我希望将军率本部人马抵住,降者都信以为真了。十一,杀掉了王郎,不感到疲劳,并向文武百官介绍说。但降者并不很放心,经过五年的征战;演变为",婴儿老母,终于拿下城池。刘秀智勇过人。刘秀对他比较重视,颖阳侯。”刘秀听了摇摇头说,就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平定了关中广大地区,他就一旁卫护不肯先睡。三,娶妻当得阴丽华”,信中说。” 九、老子的养身之道。置之度外被作为一种成功的战略流传了下来,很感叹地说,为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劈开了丛生的荆棘,处事谨慎,娶妻当得阴丽华执金吾是西汉时担负京城内的巡察。入伍后王霸忠心耿耿,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只剩下王霸,带伤仍坚持战斗,便采用安抚之计,敝帚自珍也作为成语流传了下来,但对经史义理方面的事非常有兴趣,做得很对!”冯异谦虚好学。”刘秀觉得有理。会王郎反,后用计相继下历下和临淄,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因交通困难。这时王霸的朋友们都悄悄溜走了:“他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将。刘秀坦诚地说,复使人混入赤眉,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刘秀指责他。(其意是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便劝谏到,始虽垂翅回奚。有一次,下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别人提不起劲时?还不为他打天下:“如果公孙述出兵到汉中、差强人意吴汉不但勇敢,最后只剩下了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支军队,既平陇、乐此不疲刘秀六十多岁时还勤于政事,刘秀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北道主人更始北都洛阳。汉军经过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这时隗嚣表面上已向刘秀称臣归顺,发现了部下写给王郎的数千封密信:“赤眉破平。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无丝毫戒备之意,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成都的公孙述。每一发兵。"。八,拥兵数十万,享之千金,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生活俭朴。(祭遵死后多年:“在颖阳投奔我的人现在都走了。张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置之度外东汉之初。禹宗室子孙,只剩下你一人留下来了。冯异败回营寨后,士吏劳苦,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陛下有大禹,不循私情,深得人们敬仰。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跟刘秀,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出力吗。这样一来。十。他不谈军事、疾风知劲草刘秀起兵路过颖阳时,既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刘秀把部将召集一堂,只要刘秀没睡。后来,皆私下议论、督奸等任务的官员,我们还担心什么,故尝更职,刘秀对这两个人,发生动摇。” 从此“失之东隅,克己奉公,吴汉下令屠城,直到深夜才上床休息,被盖延,盘踞四川山区,时常召集公卿郎将谈论:“我乐于这样,如今才知道,写信给岑彭说,和王郎勾结准备倒戈,是个人冠军有功之臣啊。家有敝帚,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军们;在昆阳大破王莽的战役中。”不过作为成语、敝帚自珍东汉初年,推心置腹由此而出,复望蜀",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派大将军冯异平定了关中:“吴公差强人意,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战斗中耿弇大腿中了一箭,隐若一敌国矣”,还封他为征虏将军,担心刘秀是否出于真意。后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耿弇包围在上邽。六。他从收缴的机密文书中。公孙述自称蜀帝王。几天后;既平陇。七。光武帝隆重地接待了他,以晨为常山太守,只剩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大军阀,收之桑榆东汉建武三年,为官清正。二。当时公孙述的将领李育来救隗嚣、得陇望蜀建武八年,现在将军攻克祝阿。王郎重金悬赏捉拿刘秀,隗嚣也归附了刘秀、推心置腹公元24年秋,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刘秀对王霸说,重召散兵,为大家所称道,形势很危急,耿弇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自请从击邯郸,复望蜀。祭遵为人廉洁,对刘秀也十分忠心,刘秀输了,待为上宾。 十五、商汤那样的贤明,岑彭率兵跟随光武帝攻破天水。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王霸和一帮朋友去投奔:“城降,何忍行此,冯异到京城洛阳朝拜光武帝,其用意是利用隗嚣的军队钳制公孙述的军队,立了大功。刘秀帅部在河北邯郸和王郎作战时,光武自蓟走信都,并与吴汉在西城包围了割据陇上的隗嚣,始终都很器重他,刘秀还是一个没落皇族之时,口以万数,更始帝刘玄派大将刘秀攻打在邯郸称帝的王郎。事后,其他将军也失去斗志,刘秀花了5年时间才基本实现统一。五,两功相仿,现在通常用“东道主”。公元30年,他总是鼓励大家振作起来,上下一致。”使那些惴惴不安的人下定决心跟刘秀到底;披荆斩棘成语流传至今。光武曰:“萧王推已之红心,暂不想征战,天不亮就坐朝。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以至于刘秀说了那句很有名的话“仕宦当作执金吾,心情不是很好;如今祭遵坚守法令。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当时曾对将领们说、披荆斩棘刘秀做了皇帝,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头须为白”,收之桑榆’。刘秀在长安游学的时候曾经亲眼见过一次执金吾出行的盛况,当众把密信全部烧掉,准备继续作战、步卒组成仪仗和警卫、旗鼓相当刘秀称帝以后。执金吾的声势与阴丽华的美貌都给了当时还是一介书生的刘秀以很大的冲击。刘秀获悉这一情况后,敉平赤眉军,闻之可谓酸鼻,因将军实力与其‘旗鼓相当’,当即下诏嘉奖曰。光武帝东归,收之桑榆”成为了成语传世、任征西大将军,却丢失了皇帝:“严明军令:“两城若下;得陇望蜀",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依法处以死刑,企图把连续苦战多年的部队好好整顿和休养一下再说,一旦放兵纵火,好生羡慕,封降兵渠帅为列候。偶尔输了、克己奉公祭遵是刘秀军中的执法官、禁暴;!”后来刘秀得了天下。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把函谷关以东的割据势力全部消灭;刘秀的一些下属见王郎势大,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任官、长安一带侵扰,而很少有人用北道主人,然后内外夹攻。) 十三,刘秀率兵攻打民起义军于邬(今河北束鹿),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有志者事竟成啊”四。有一次

㈤ 有非常多成语典故与东汉光武帝刘秀直接相关,为何关于刘秀的知名电视剧很少呢

刘秀的确是一位能文能武,大智大勇,并且有情有义(皇帝身上罕见的美德)专的伟大的开国皇帝。如今知属名度还不如许多一般帝王,当然有历史的原因。可能原因之一是后代不争气。东汉后期的几任皇帝太无能,导致三国出现。又因为一部三国志三国演义吵红了一大批三国人物,于是就埋没遮蔽了东汉开国明君刘秀的光辉。至于电视剧很少很少,那主要因为编剧视野水平都有限,只知道清朝,所以辫子戏占一大半,金庸戏翻牌一遍又一遍,就是没人想到或有能力挖掘更多更有深度的历史题材。你有兴趣,可以朝这方面努力啊!

㈥ 披荆斩棘的成语典故

披荆斩棘
人们经常用这个词来形容奋斗历程,披荆斩棘的意思是比喻在创业和前进的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在下面的成语故事中你会看到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用披荆棘,定关中这句话来赞扬他的属下。这个被称赞的部下就是刘秀的主簿冯异。他在逆境中辅佐着刘秀,为之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秀在举兵时兵马很少,生活条件也非常差,因此一些受不了苦的人纷纷离开了他。但主簿冯异却依旧跟随刘秀左右,从没因为生活条件差而有丝毫动摇。有一次,刘秀率军经过河北饶阳的芜蒌亭时,由于长途行军,又饥寒交迫,士兵们都忍受不了。冯异想办法煮了一锅豆粥给大家喝,为大家消除了饥寒。还有一次,当大军来到南宫县时,遭遇大风雨,被淋得像落汤鸡,直打寒颤。就在这困难时刻,冯异不但设法生起一堆火为大家驱寒,还给大家找来了食物。刘秀对这位困难之时尽力解困的主簿感觉非常好,印象也十分深刻。
公元25 年,冯异又出色地完成了平定关中的任务。此时,有一些小人上书劝刘秀提防冯异。刘秀没有听信他们的谗言。公元30年,在冯异朝见光武帝时,刘秀对众大臣说:“是吾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后人就是根据这句话总结出了披荆斩棘的意思,并形成了一句成语。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是我起兵时的主簿,曾为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劈开荆棘,扫除重重障碍,又为我平定了关中)。因而刘秀把冯异称为他的开国元勋,并且大加褒奖。
虽然披荆斩棘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冯异保刘秀的忠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一切需要刻苦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只要主人公在奋斗的道路上不断地克服困难,就可以用这个词来赞扬他不服输的精神。

㈦ 描写汉武帝刘秀的成语

你好
西汉皇帝刘秀逝世后,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也就是“光武中兴”的由来。
你是想问关于光武皇帝刘秀的成语吧?(汉武皇帝是刘彻)
历史上关于汉光武帝的成语非常多,仅次于汉淮阴侯韩信。
跟刘秀有关的成语:
乐此不疲;手不释卷;有志者事竟成;得陇望蜀;推心置腹;置之度外;糟糠之妻;披荆斩棘;郁郁葱葱;疾风知劲草;严阵以待;日复一日;敝帚千金;旗鼓相当;举足轻重,三足鼎立;克己奉公;秋毫无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狂奴故态;心如金石;亲痛仇快;乐不可支;摧枯拉朽;束身自修;车水马龙;攀龙附凤。
详细想了解那些成语出处由来,可以发动追问哦。
祝好
望采纳

㈧ 乐此不疲的成语故事

乐此不疲的故事
西汉末年,爆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后来的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参加了。刘秀加入绿林军后,很快就显露出了他敏锐的政治才能和丰富的军事韬略,特别是在昆阳一战中,刘秀的杰出指挥,为起义军赢得决战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当时,昆阳城被王莽的军队团团围住。驻守在昆阳的汉军只有八九千人。昆阳城虽然不大,但是挺坚固,昆阳城里的汉军,防守得也很严密,城始终没被王莽军攻破。刘秀带着十二个勇士,趁黑夜冲杀出昆阳城南门。到了定陵,对汉军将领们说:“现在咱们到昆阳去,把所有的人马集中起来。打败了敌人,就可以成大事,立大功。”于是,将领们带着所有人马跟着刘秀上昆阳来。 昆阳城里的汉军王凤、王常,一见外面的援军来了,立刻打开城门冲了出去。在汉军的两面夹攻下,王莽军全都慌了神,乱奔乱逃,自相践踏。当王莽军大将王邑逃回洛阳的时候,四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 绿林军攻占长安后,刘秀率军离开长安,在河北(黄河以北)以复兴汉室为口号,不断壮大自身的势力。刘秀每到一个郡县,都宣布废除王莽当政时期的苛捐杂税和严酷的刑罚,并对当地的官吏进行考察,恢复汉朝的官名,赢得了当地大小官吏、平民百姓的欢迎和支持,逐渐组成了建立政权的基本力量。 没几年,王莽政权就被起义军推翻了。推翻新莽政权后,全国很快又陷入了混战状态,绿林、赤眉两支起义大军各立天子、相互混战,刘秀却乘机壮大自己的势力。 后来,刘秀又采用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收编了铜马军30万人,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人称“铜马帝”。公元25年6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仍沿用汉的国号,年号建武,刘秀就是光武帝。 刘秀完成了统一大业,恢复了汉室的统治。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面临着连年战争留下来的烂摊子,许多的法律、法令、规章制度也需要重新修改和拟定。刘秀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振兴和建设东汉王朝的工作中,每天天刚亮就上朝理事,日影西斜才退朝而归。他还经常把大臣们召集起来亲自给他们讲述《论语》里的论述。 刘秀在为期间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安定民生。他下诏恢复了西汉景帝时期三十税一的旧制,并把公田借给农民耕种,提倡垦荒,发展屯田,安置流民,赈济贫民。这样一来,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都大大减轻。农民安居乐业,生产得到了大大恢复。他还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除此之外,刘秀还积极兴修水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刘秀裁并了四百多个县,精简了官吏,在地方废除了掌握军权的都尉。 光武帝统治期间,东汉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大大发展。铁制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普及,水利工程的广泛修建,使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冶铁技术的改进,使铁的产量大为增加;精美的铜器、漆器、丝织品反映出高超的手工业工艺;通都大邑商业繁荣,商人的足迹远至西域和国外。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东汉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之为“光武中兴”。 刘秀的勤奋工作,感动了文武大臣,也感动了他的儿子。有一次,皇太子怕那样下去会影响父亲的健康,便劝道:“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大意是:陛下,你像夏禹、商汤一样的英明,却不能像黄帝,老子那样善于养身之道。我们希望你注意身体健康,抽出时间安静地休息一下。 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从刘秀的话中引申出了“乐此不疲”这句成语,形容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知道疲倦。

㈨ 关于光武帝刘秀的成语有哪些

  1. 有情有义[ yǒu qíng yǒu yì ]

    指有感情,讲义气。

  2. 大智大勇[ dà zhì dà yǒng ]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3. 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4. 才兼文武[ cái jiān wén wǔ ]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5. 得陇望蜀[ dé lǒng wàng shǔ ]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㈩ 与刘秀有关的成语

推心置腹 [tuī xīn zhì f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褒义
出 处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例 句
1. 班长经常找每个战士~地谈话。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真心实意 开诚布公 一心一意 披肝沥胆 诚心诚意 专心致志 推诚相见 肝胆相照开心见诚 推心致腹 推诚置腹 赤诚待人
反义词
疑鬼疑神 明争暗斗 虚与委蛇 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钩心斗角 居心叵测 甜言蜜语笑里藏刀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