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论语色难一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论语色难一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发布时间: 2020-11-23 14:01:59

㈠ 孔子在《问孝》中回答子夏的答案:“色难。”是什么意思

色难:(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这是论语里的一句话。色,脸色。难,改变。全文大致是说子女孝顺父母要做到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译文: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 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

㈡ 孔子说惟孝者--色难,请问色难是什么意思

意识是:保持适宜的态度很难。

出自:出自《论语·为政》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céng)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孔子说:“孝顺父母并且时刻保持适宜的态度是难以做到的事情。遇到需要解决的事情,晚辈替父母长辈做了;有了好吃的,让父母去享用,难道这些就足以称得上是孝了吗?”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2)论语色难一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扩展阅读:

1、《为政》:

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2、孔子及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网络—论语·为政篇

㈢ “色难”是什么意思

  • 色难:(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 色:古时候意思是 :所见到的。也指:生气;变脸。如:色作(作色,改变脸色);色勃(骤然变色。发怒的样子);色动(脸色改变)。

  • 色难:字面解释:很难见到,寓意:(孝敬父母不能仅仅用)和颜悦色来衡量,发自于内心!

㈣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什么意思及寓意

【意思】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寓意】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人来说不成问题,但是有的人敬爱之心不够恳切。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中真正所想所愿,孝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脸色只是内心的体现之一,心生孝顺,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

【出自】《论语·为政篇 》

【作者】佚名

拓展资料

【节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翻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㈤ 论语中的“色难”怎样解释

论语中“色难”其实就是面对父母、长辈,保持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很难。

㈥ 色难是什么意思

色难的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多指对待父母要真心实意。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出处:《论语·为政》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 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

(6)论语色难一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扩展阅读:

对待父母,儒家讲求孝道,此乃君子之首要之品质,即“入则孝”。而要尽好孝,首先在于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即要态度端正地顺着父母。

此处的“色难”,指的是对父母的孝道,最难以长期做到的是和颜悦色的态度。仅仅是替父母做事、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需求,这还不算孝,顶多只是养的层次,而真正的尽孝应该是发自内心、态度恭敬、声色柔和地赡养父母,否则与犬马无所分别。

除了要在态度恭敬和包容的基础上赡养父母外,还应该时时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如有疾病,应当高度重视并及时给予治疗。最后,对待去世的父母,也讲求孝的态度,即通过祭祀之礼来体现视死如生。

㈦ 论语中的“色难”怎样解释

论语中“色难”其实就是面对父母、长辈,保持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很难.

㈧ 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请问是什么意思

子夏来问孝,孔子说色难。什么叫色难呢?就是态度很难。 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像我们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 (先生是现代的一般称呼,古代对前一辈的人都尊称为先生。”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长辈吃。“曾是以为孝乎?” (“曾是”是假定的意思)你以为这样就是孝吗?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 为什么呢?“色难”。态度很重要,好像我们下班同家,感到累得要命,而爸爸躺在床上,吩咐倒杯茶给他暍。做儿女的茶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把茶杯在床前几上重重的一搁,用冷硬的语调说:“喝嘛!”在儿女这样态度下,为父母的心理,比死都难过,这是绝不可以的。 所以孝道第一个要敬,这是属于内心的;第二个则是外形的色难,态度的。

㈨ 谁知道孔子说的:惟孝者,色难,色难--是什么意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古代的单音节词,多做双音节使用~!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