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不好的事情词语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不好的事情词语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0-11-24 16:56:17

A. 指事物烦得使人受不了的词语(成语)是什么

不胜其烦

B. 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词语成语的意思

前因后果是指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出处《南齐书·高逸传论》。回
【拼音答】qián yīn hòu guǒ
【解释】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论》:“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
【示例】振德说完~,深叹一声。 ◎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近义词】来龙去脉
【反义词】一支半截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线索。
[例句]大海上的灯塔,能帮助船只测定方向,因为它定时的闪射光芒。改成前因后果就是因为大海上的灯塔能定时的闪射光芒,所以它能帮助船只测定方向.

C. 指事物、情况坏得很的意思成语(词语)

千疮百孔 [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
释义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出 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近义词
八花九裂 满目疮痍 疮痍满目 千疮百痍
反义词
天衣无缝 白玉无瑕

D. “老马识途”这个成语的是有关什么和什么的事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老马识途
lǎo mǎ shí

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回来时迷失了路途。管仲放老马在前面走,就找到了道路(见于《韩非子·说林》)。比喻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E. 形容事情起因和结果的词语或成语是什么

形容事情起因和结果的词语或成语有以下这些: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本义是种什么,收获什么的意思。

  2.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指一点非常微小的误差,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毫厘:指长度的小单位,十毫为一厘。失:失误 ,差:差错。

  3. 因小失大的意思是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很大的利益,有得不偿失的意思。

  4. 积少成多是指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5.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是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嘴上没毛是说这个人年纪尚小,还没长胡子。办事不牢是指办事不牢靠。

  6. 唇亡齿寒是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事物的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指经常流动的水不会发出臭味,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遭到虫蛀。户枢:门轴的意思。蠹:这里是蛀蚀的意思。流水指流动的水,腐:是腐臭的意思。比喻经常运动,生命才会更有活力,生命力才会持久。

  8. 打草惊蛇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做事不密,使人有所戒备。

  9.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比喻付出一份劳动,就会得到一份的收获。它的意思就是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收获。

  10. 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华:花。春华就是春天开花,秋实就是秋天结果。


F. 有什么成语或者是词语暗示有些事不能说来

心照不宣

【近义】心中有数、心领神会、心心相印
【反义】一窍不通、百思不解
【释义】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
【用例】哦,哦,那算是我多说了,你是老门槛,我们~,是不是!(茅盾《子夜》十一)

G. 有什么成语或者是词语暗示有些事不能说来

暗示有些事不能说来——难言之隐、难以启齿、不可告人、秘而不宣、三缄其口、内守口如瓶容。

难言之隐
nán yán zhī yǐn
【解释】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总觉得无论何等人家,他那家庭之中,总有许多难言之隐的;若要问其所以然之故,却是给妇人女子弄出来的,居了百分之九十九。”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于指内心有不便说出的事情或原因。一般作宾语。

【正音】难;不能读作“nàn”。

【近义词】难以启齿、不可告人、秘而不宣

【反义词】公布于众、开诚布公

【辨析】~和“有口难言”都有“难以说出口”的意思。但~偏重在难说出口的内心的话;“有口难言”偏重在由于种种原因不敢说或不便说。

【例句】追问别人的~是不礼貌的行为。

【英译】apainfultopic

H. 指事物、情况坏得很的意思成语(词语)

指事物、情况坏得很的意思成语(词语)
一塌糊涂
[读音][yī


tú]
[解释]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例句]爸爸妈妈不在家,小弟弟把屋里弄得~,不堪入目。
[近义]杂乱无章乌烟瘴气一无可取

I. 改正缺点,错误是什么意思用一个词语或成语解释

释义:一个人能看到自己不足之处,主动去提升自己,向好的方面靠近。

成语:知错就改(zhī cuò jiù gǎi)

J. 意思是好好的东西被用的很不好了的成语或词语是什么

面目全非 【拼音】:miàn mù quán fēi
【解释】:非:不相似。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手则面目全非。”
【示例】:它的厄运,是在好书被有权者用相似的本子来掉换,年深月久,弄得~。 ★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近义词】:面目一新、改头换面
【反义词】:依然如故、一成不变
【歇后语】:蝌蚪变青蛙;大世界里照哈哈镜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变化大
【德文】::ein ganz anderes Gesicht bekommen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