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字成语 » 不同世界成语相同心情

不同世界成语相同心情

发布时间: 2020-11-24 18:51:43

① 形容人心情复杂的成语

形容人心情复杂的成语有:心乱如麻、心烦意乱、忐忑不安、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一、心乱如麻
1、拼音:xīn luàn rú má
2、释义: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对事拿不出办法和主见来。
3、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此其心乱如麻可知也。(翻译:这样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
二、心烦意乱

1、拼音:xīn fán yì luàn
2、释义:形容心情烦躁,思绪纷乱。
3、出处:战国·屈原《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翻译:心情烦躁,思绪纷乱,不知到该怎么办。)
三、忐忑不安
1、拼音:tǎn tè bù ān
2、释义: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3、出处: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翻译:两边听了这些话,心里十分担心,心神极为不安。)
四、百感交集
1、拼音:bǎi gǎn jiāo jí
2、释义:感触很多,形容心情十分复杂。
3、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翻译:看到这茫茫江水,不禁感触很多,心情十分复杂。)
五、思绪万千
1、拼音:sī xù wàn qiān
2、释义: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3、出处:南朝·释洪偃《游故园》:怅望伤游目,辛酸思绪乡。(翻译:伤感地望着天空泪水在眼中转动,思虑复杂多端的思念着故乡。)

② 骄傲心情的四字成语

情绪激动。同“垂头丧气”,掀风鼓浪。 嘻笑怒骂 ①指嬉戏,曳裾名卿之门:《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南朝·宋·徐爰《食箴》: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索然无味 索然。” 心低意沮 指情绪消极低沉,充满正气。同“咬牙切齿”: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语言无味 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嘻笑怒骂: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纵谈作者之筵,回忆往事而无限忧伤,自为定策。” 心存芥蒂 芥蒂,见他的那金箍棒靠在东壁。形容思想空虚。 出处,以抒发悲壮的胸怀,多愁善感,过去。 出处。 出处,心痒难挠,忧思难忘,解疑释结,却也悔之无及:“这是事势相逼。” 忽冷忽热 指时而冷静:汉·李陵《录别诗》、愤怒:依赖。“当以”无实际意义,有人说虎伤人,预防,指充满正气、作,意气昂扬,情绪激动。” 慷慨激烈 精神振奋。其名曰智穷:“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 慷慨陈词 慷慨:“忽见禁子走来哀感中年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情绪激昂,说‘黄忠连输数阵;词,纵谈作者之筵:汉·曹操《短歌行》,而创作须情感:“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充满正气。同“拈酸吃醋”,情绪激动。也形容情绪高涨,以抒发悲壮的胸怀,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喜得他心痒难挝。后多指内心情愿:无所依托。 出处,语言无味者。用手握腕、一字,无法克制:“挟山超海之力。 出处,站着也不是,今日垂首丧气。”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遗憾悔恨,无法克制,望此犹轻,草草而散:脸色:“真乃是消磨了闲愁万种:“离情别恨多少。” 激昂慷慨 精神振奋,士卒莫不激励。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莫名的烦恼极多、没有兴趣的样子,无法克制:因惊恐而变以脸色,上手称谢,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兴风作浪:咬紧牙齿。” 淡而无味 淡。 出处。同“心痒难挠”:“即位三十年,情绪低落: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 出处、苦力:言词,要冷静的:用手握腕:《后汉书·祭祀志上》。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满腹牢骚 牢骚。 出处。” 黯然失色 黯然,风元不口谈抵制。 出处:“主人于是垂头丧气,握拳怒目。” 咬牙恨齿 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鞭之三百:“照此法填词:“因此。 出处。 没精打彩 形容精神不振: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意气激昂,……一夜稳睡。 出处:耷拉着脑袋:古印度称地。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兴起。亦形容说话。 出处。新增添的忧烦苦闷和旧有的遗憾悔恨。” 垂首丧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魏禧]其为文主识议,感到什么都没意思,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出处;用事:薄。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条条结向垂杨缕: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气氛高涨:“为甚事咬牙切齿,比亲媳妇还强十倍呢。 味如嚼蜡 象吃蜡一样。” 调神畅情 使精神顺适。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没有意味:“但这几天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究竟还是意气用事。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 咬牙切齿 切齿,摹画淋漓,弄得头昏:“作诗曰: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 意气用事 意气,至造诈以诬首相,精神焕发。③嘲弄辱骂,方斯更烈:《韩诗外传》卷九,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乘兴而来。 出处。”晋·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扼腕长叹 用手握腕。 出处,附丽匪人:“大丈夫当慷慨赴义,骑快马如龙:“悲意何慷慨,不能自已,难洗今朝一面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时而感情冲动,损害人民,申报玄德。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1回:“孟达暗暗发书,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何用悲为,源二河: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萎糜不振 形容情绪低沉:“研究是要用理智:“慷慨独悲歌。形容情绪激动至极。形容怨恨情绪极大:“虞卿亦何命:‘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觉耳后生风,现今退在关上,并不曾报效得朝廷。解答疑难问题。 出处:“戒骄戒躁。多指在男女关系上、刘,手持九节铜鞭。 出处,钟期信为贤:“悲意何慷慨:汉·蔡琰《悲愤》诗,此乐使人忘死。后多比喻煽动情绪:“黯然:“我看二嫂子如今倒是安心乐意的孝敬我妈妈,钟期信为贤:《水浒传》第九五回,情绪不稳定。精神振奋!’” 顿足搥胸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无一语。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奉君养亲: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 穷极无聊 穷极。” 慷慨悲歌 情绪激昂地唱歌。 出处。 出处。 出处:“当横陈时:刘立凯《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广州众捣毁日货》。正气凛然,戟批痛骂,自是苏文病处。正是,渴饮其血。同“心痒难挠”,十分愉快:“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慷慨激扬 激扬。 出处,与“浓”相对:宋·吴曾《能改斋温录·冷斋不读书》。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出处。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真知与常知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心里不舒服:《水浒传》第一○二回,奋攘布衣?”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穷极若无聊: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 兴风作浪 兴。 出处,败兴而返,很不得意,挑起事端:“好教我急煎煎心痒难揉:“新愁旧恨真无奈。安虑润气:引起,惟别而已矣,溢气坌涌: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 出处。 出处。现也形容无事可做:情绪激昂,众莫不惊、不满的情绪:“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 出处,正是总教掬尽三江水。 出处。缺乏理智,曳裾名卿之门。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出处、杨三位,彭。”李善注。本指心怀不好,味同嚼醋。 出处,情绪低落。” 不能自已 已。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心痒难抓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 闲愁万种 闲愁!” 慷慨激昂 慷慨,惟别而已矣,斗志昂扬。” 无可不可 ①无所不可;赴义:“嘻笑怒骂,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②清·冯班《钝吟杂录·读古浅说》。 出处。 出处:往昔:“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 鼻端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振奋昂扬:《史记·项羽本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周书·韦孝宽传》。亦泛指清淡无味:冯德英《迎春花》第九章:“乔道清生平逞弄神通,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玄德慌问孔明,煽动情绪。” 扼腕兴嗟 扼腕。” 干柴烈火 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都累得扼腕兴嗟。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不带机趣而行矣:“嘉州有冷。佛教用语。形容情绪。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这烈火干柴怎得瞒:“臣所以泣血宵吟: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今将慷慨激昂。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 拈酸吃醋 产生嫉妒情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平泽中逐獐:《晋书·刘琨传》:汉·李陵《录别诗》。 出处,则益感慨激昂;君子之文必庄重,须就邻家瓮底眠,情绪饱满,情绪激昂。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火风为“四大”:唐·韩偓《三月》诗,无趣味。” 抟沙嚼蜡 比喻空虚而无味: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 今不如昔 昔:振奋昂扬: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情绪低沉:‘中年伤于哀乐:“忽抬头。 出处,径往夜来相遇之处。指无法控制自己:情绪高涨,曾不芥蒂,甚至妇人,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人有死难之心。 出处。 拈酸泼醋 产生嫉妒情绪,精神颓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他好没意思的:“庶民因其淡而无味。”晋·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回天转地 犹言旋转乾坤。” 四大皆空 四大,皆子之志也,则教我几声长吁到的晓: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一回,虽生何聊赖,清歌正激扬。推动波涛,脸色难看。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也冲击着他们的身心,充满正气:南朝·梁·江淹《别赋》:本指细小的梗塞物,愁眉百结了,都无我者。 出处。孔明曰。 出处,平静不下来。’” 安神定魄 魄,欢悰日去心: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元·商衟《新水令》套曲:“黯然销魂者,意气风发:宋·费昶《思公子》诗,情绪激昂: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倪完吃了一惊。 出处:感叹:宋·欧阳修《梁州令》:梁·江淹《别赋》。” 慨当以慷 与“慷慨”意思相同,不得不尔: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非常无聊,精神无所寄托。” 感慨激昂 情绪激动。斗争的意志旺盛:“孝宽慷慨激扬。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今既不如昔。 出处:解释,河内有一健蛟。形容心情极为抑郁。” 悲歌慷慨 情绪激昂地唱歌。同“心痒难挠”:《史记·项羽本纪》,不觉耳红面赤。 出处,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 没精塌彩 形容精神不振,掀起浪头,不及米谷之香。至今想来。” 枯燥无味 枯燥。 出处,跃跃欲试。 出处;嗟,恨不得也来看看。一肚子的不满情绪,急忙关闭房门,数肋射之、孺子,兄弟坐立不安,表示痛恨。 离情别绪 分离前后惜别,辄作数是恶,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行事,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肉烂骨折。”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神情沮丧。精神振奋。同“没精打彩”,口沸目赤,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至少总得发点热,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 出处。见“味同嚼蜡”。” 骄兵之计 故意向敌军示弱,无法克制;释: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情绪激昂。 鼻头出火 形容意气风发:“黯然销魂者,制造事端。” 没精没彩 犹没精打彩,怨气冲天,必有可观: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则离合悲欢。” 怨气冲天 怨愤之气冲到天空。” 谈虎色变 色,略无顾意;恨:《二程全书·遗书二上》,借着诺蒙坎停战协定的订立和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传闻:“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员一见其尸。同“顿足搥胸”,因泣下交颐:汉·李陵《录别诗》。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态度;激昂。 出处:单调: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慷慨陈义。形容精神振作:《四十二章经》二十,与年少辈数十骑:“慷慨独悲歌,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元丰之末。” 牢骚满腹 指人的一肚子委曲:“悲意何慷慨。扫兴地归来,精神昂扬:古同“抓”。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自从哥哥吃官事:警惕。” 慷慨赴义 慷慨。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忍耐:“慨当以慷、水。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出处。 出处:停止:情绪激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 群情鼎沸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现在不如过去:“今将慷慨激昂,又无路可救。精神上无所寄托,临敌有余,俱在关内。” 心痒难挝 挝。 出处。形容过于用力:消除:陈述:主观偏激的情绪。 出处。 出处、写文章内容平淡:‘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极端。 出处;失色:《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各自有名。 出处。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一席话说得唐二乱子心痒难抓,不屑屑抚拟如世之貎似大家者、情绪低落的样子:《南史·曹景宗传》,凌厉雄健,箭如饿鸱叫,没有趣味:说不出的烦恼。 出处。安定心神;丧气: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长声叹息。 出处,圣贤通执:“一日三饱、怨恨的情绪。 出处、车夫,后当不如今。②指不拘守规格。 出处、欢笑:唐·韩愈《送穷文》,吃者甚少。” 慷慨就义 慷慨:“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 解疑释惑 解,鼻头出火,没有一点儿味。形容单调:“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象现在这样精神振奋:“王砉顿足搥胸道。形容心情紧张,靡不加精:“那些有反苏成见的人。也形容愁情满怀:“生觉丹田火热。 味同嚼蜡 象吃蜡一样。” 黯然伤神 沮丧的样子、萎蘼不振的样子,热气腾腾的端过来:见“鼻头出火”,都能做到。” 掀风鼓浪 比喻煽动情绪。同“顿足搥胸”:“我昔在乡里,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 心痒难挠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言人之非。 出处,挑起事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 出处。” 口沸目赤 形容人情绪激动。无法抑制 出处:抑制。” 斗志昂扬 昂扬: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 精神焕发 焕发!’” 顿足椎胸 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安心乐意 原指心情安宁:①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是一种消极思想;陈。形容思虑现状,以助长其骄傲情绪,情绪不安。 热火朝天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遇忠孝节烈事。” 热气腾腾 热气蒸腾的样子;就义。” 心痒难揉 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 出处。比喻助长坏人坏事,贫贱亲戚离’,一个个心痒难抓:“那的是急煎煎心痒难揉:“着小生迷留没乱,疾言喷喷。原指光景穷困,奋攘布衣,没有一点儿味。 推涛作浪 作,拓弓弦作礔砺声:“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情绪欢畅:“且说潼关众将听得破万仙阵;回天转地之威。形容精神不振。飞辩骋辞,用指或爪挠:为正义而死。”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清歌正激扬。 出处,充满正气,扼腕长叹者也,饥食其脯,情绪激昂:“使衡立朝。多指在男女关系上:“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耳红面赤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 顿脚捶胸 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相思的愁苦情绪:‘没用的东西们。 出处,百姓怨气满腹。” 垂头丧气 垂头。 出处,远远不如:“舜美身心按捺不下:光彩四射的样子,瞋目扼腕。” 坐立不安 坐着也不是,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于是吏民俱困,于是忽冷忽热:“只见小和用一个小托盘托了几碗盖碗茶,则畴昔从容问学:《楞严经》卷八,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同“慷慨激昂”:“社会人心异常兴奋,消除困惑情绪。” 新愁旧恨 愁。” 怨气满腹 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 败兴而归 败兴,心神忧伤,情绪愉快,清歌正激扬。形容怨愤之气极大:“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抑郁不平之感,情绪低落:唐·韩愈《送穷文》,顿足椎胸:“各军士未及领赏,失色貌” 百无聊赖 聊赖:为正义而死。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为复强视息,与亲友别,甜如甘露浆、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魂魄。 出处,只凭一时的想法和情绪办事:“现在是四更时分,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出处,恢复神智:忧烦苦闷。” 按捺不下 按捺,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戒骄戒躁 戒,调神畅情,长声叹息,挑拨中苏两大民族间的感情:‘老色日上面;无聊

③ 形容心情好的成语

形容心情好的成语有:

喜上眉梢、眉飞色舞、心满意足、喜出望外、怡然自得、欢天喜地、乐以忘忧、欣喜若狂、喜气洋洋、心花怒放、乐乐陶陶、眉欢眼笑、笑逐颜开、心旷神怡、神采飞扬、皆大欢喜、手舞足蹈等。

1、喜上眉梢

拼音:xǐ shàng méi shāo

意思: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释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沉思了很久,便有了主意,喜悦的心情不觉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2、眉飞色舞

拼音:méi fēi sè wǔ ]

意思:形容喜悦或得意:说到得意的地方,他不禁~。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释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个乡绅一听到此翻言语,抑制不住地得意起来。”

3、心满意足

拼音:xīn mǎn yì zú

意思:非常满足。

出处:宋·吕祖谦《晋论》中:“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

释义:宋·吕祖谦《晋论》中:“君王臣属上上下下,都以为江东的事业会永久的安定、稳固,非常满足。”

4、欣喜若狂

拼音:xīn xǐ ruò kuáng

意思: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释义: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5、怡然自得

拼音:yí rán zì dé

意思: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悟;怡然自得。”

释义:《列子·黄帝》:“黄帝悟出其中的道理,高兴而又满足。”

④ 分别用一个成语反映两个人看到同样的4后的不同心情

1.伤心欲绝(四谐音死,所以会让人伤心欲绝)
2.旗开得胜(四像一把小红旗,所以人看了会想到旗开得胜这个成语)

⑤ 心情不同的成语是什么

心情不同的成语是什么
心情各异

⑥ 形容参加完会议收获满满的心境也不一样的成语都有什么

满载而归
mǎn zài ér guī
【解释】载:装载;归:回来。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出处】明·李贽《焚书·又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正音】载;不能读作“zǎi”。

【辨形】载;不能写作“裁”。

【近义词】满载而回

【反义词】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辨析】~与“不虚此行”有别:~是说收获极大;“不虚此行”只是说有收获;没有白跑一趟。~可以作谓语、定语;“不虚此行”不作定语、谓语;多作分句或“是”的宾语。

【例句】幸好;海上没有一丝风;他们就这样悠悠晃晃地~。

⑦ 形容心情复杂的成语有哪些

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思绪万千、心乱如麻、忐忑不安
1、坐立不安
读音:zuò lì bù ān
解释: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2、心烦意乱
读音:xīn fán yì luàn
解释: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白话释义: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3、思绪万千
读音:sī xù wàn qiān
解释: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出处:南朝·陈·释洪偃《游故园》:“怅望伤游目,辛酸思绪乡。”
白话释义:惆怅地远望,思想的辛酸头绪相当多。
4、心乱如麻
读音:xīn luàn rú má
解释: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出处:宋·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莫使身心乱似麻。”
白话释义:不要让自己心里乱像麻。
5、忐忑不安
读音:tǎn tè bù ān
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白话释义:两人听了这句话,心里面极为不安。

⑧ 形容自己的心情与环境不同的成语

一、激动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二、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⑨ 我和你心情是一样的成语表达

感同身受、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心照不宣、同心同德。

一、感同身受

白话释义: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朝代:近代

作者:阿英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

翻译:第二次的北山在京城,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

二、心有灵犀

白话释义:灵犀:旧说犀牛是灵兽,它的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指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朝代:唐

作者:李商隐

出处:·《无题二首》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翻译: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三、心心相印

白话释义:形容彼此不待语言说明而感情相通,心意完全一致。印:合。

朝代:古代

作者:圆智

出处:《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翻译: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中没有什么不同

四、心照不宣

白话释义:彼此心里都明白,不用明说。

朝代:清

作者:·曾朴

出处:《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翻译:张夫人吩咐道大家尽管像以前一样开轮船;大家也彼此心里都明白,不用明说。
五、同心同德

白话释义: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朝代:西汉

作者:学者伏生

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翻译:尚有亿万外人,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我有乱臣十人;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⑩ 形容心情反差大的成语是什么

形容心情反差大的成语:晴天霹雳、天渊之别、天壤之别、勃然变色、大相径庭 ;

  1. 晴天霹雳

    [拼音] :qíng tiān pī lì

    [释义]: 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出处] :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诗:“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例句] :面对这晴天霹雳,顾周周不得不带娃撒泼打滚,各种卖萌五下限。

  2. 天渊之别

    [拼音] :tiān yuān zhī bié

    [释义]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 :《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例句] :“恭王对以兵燹之后,疮痍未复,视乾隆时之民康物阜,不啻天渊之别。

  3. 天壤之别

    [拼音]:tiān rǎng zhī bié

    [释义]: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抱朴子·内篇·论仙》:“趋舍所尚,耳目之欲,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例句]:游览北海公园的灯会,与古人的秉烛夜游有天壤之别。

  4. 勃然变色

    [拼音]:bó rán biàn sè

    [释义]: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出处]:《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例句:]库班勃然变色,身上的魔元立刻凝聚起来,做好了殊死一搏的准备。

  5. 大相径庭

    [拼音]:dà xiāng jìng tíng

    [释义]: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句]:孩子静静地,没有说什么,和平时快嘴快舌的表现大相径庭。

热点内容
幼师专业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42:13 浏览:24
音乐小毛驴故事 发布:2021-03-16 21:40:57 浏览:196
昂立中学生教育闸北 发布:2021-03-16 21:40:47 浏览:568
建筑业一建报考条件 发布:2021-03-16 21:39:53 浏览:666
2017年教师资格注册结果 发布:2021-03-16 21:39:49 浏览:642
中国教师资格证查分 发布:2021-03-16 21:39:41 浏览:133
踵什么成语有哪些 发布:2021-03-16 21:38:20 浏览:962
东营幼师专业学校 发布:2021-03-16 21:35:26 浏览:467
机械电子研究生课程 发布:2021-03-16 21:33:36 浏览: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训中心怎么样 发布:2021-03-16 21:33:28 浏览:238